全球视野下长征精神再认识及其当代意义

    何一民+关浩淳+邓真

    〔摘要〕数十年来,有关长征精神的探讨比较多,相关研究的成果也十分丰硕,但却较少有研究者从全球的视野对长征精神进行探讨。长征精神是追求理想,矢志不渝,坚定不移的执著精神,是面对强敌,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英雄主义精神,是面对困难,决不后退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精神,亲密团结,严守纪律,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自我纠错,追求真理的实事求是精神。21世纪以来,中国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和巨大的挑战,在实现百年“中国梦”的新长征中,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与时俱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依靠人民群众,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地解决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长征精神;中国梦;新长征

    〔中图分类号〕K2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16)06-0072-05

    举世无双的红军长征虽离我们今天渐行渐远,但“长征精神”却一直浩气长存,未因时代变迁而失去其光辉,并对当代中国别具特殊意义。数十年来,有关长征精神的探讨比较多,相关研究的成果也十分丰硕,但却较少有研究者从全球的视野对长征精神进行探讨。我们认为,长征精神不仅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是对人类文明和优秀品格的继承与发扬,可以说长征精神就是长征途中红军指战员所表现出的一种为了人类解放,执著追求理想,不怕牺牲,敢于战斗的伟大精神。

    一、追求理想,矢志不渝,坚定不移的执著精神

    理想是人类基于现实的处境而产生的对未来的向往和美好愿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西方不仅有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国”、古罗马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法国康帕内拉的“太阳城”等,也有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的未来而不惧牺牲的精神,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俄国十月革命等系列伟大历史事件所体现的为实现人类美好理想而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执著精神;在古代中国,不仅产生有“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反映先民对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的神话传说,也产生有传统中国士大夫对上古三代理想和对“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大同社会的不懈追求。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人民忍受着国家主权逐步沦丧、领土不断被瓜分的悲惨命运。面对民族苦难,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西方先进思想和文化,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不断奋斗、不懈努力,甚至抛头颅,洒热血。长征精神就是在这种特殊国情下形成的,是近代中国人民为了实现独立、民主、富强的国家理想不断努力的精神结晶。伟大的理想产生伟大的毅力,正是这种对理想的执着支撑着红军走完长征。对于长征,这段被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誉为与人类历史上“四大史诗”并列的人类远征,〔1〕有很多的记载。美国人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曾对红军的长征做过如下的描述,在他看来,红军经历了很多的艰难险阻,“横渡中国最长、最深、最湍急的江河,越过一些最高、最险的山口,通过凶猛的土著居民的地区,跋涉荒无人烟的大草地,经受严寒酷暑、风霜雨雪,遭到全中国白军半数的追击”。〔2〕不仅如此,他们还“打败、躲过或胜过派来追击他们的中央军各部队”、“开进和顺利地穿过六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而那些地方则是中国军队“几十年所没有去过的地方”。〔3〕然而,红军不仅“通过了所有这一切天然障碍物”、“打破了粤、湘、桂、黔、滇、康、川、甘、陕地方军队的堵截”,最终胜利地到达了陕北。〔4〕究其原因,正是为实现国家的富强、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理想,中国工农红军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地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也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工农红军执著地前进,顶着“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5〕仅用自己的双脚,“走过了闽、赣、粤、湘、桂、黔、滇、川、康、甘、陕共十一个省”。〔6〕这种对理想的坚持与追求,不仅反映在红军集体参与长征这一伟大的实践中,同时也体现在广大红军指战员在长征过程中虽历经艰辛,却始终保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有着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精神状态中。陈云在其《随军西行见闻录》中曾记载有这样一则事例。在长征途中,有次军队经过一座高山,该山不仅无路,且“泥水极深”,受困的军士只好用双腿在“泥沟中爬走”,“自天明走起,后卫部队半夜才达山顶。”然而,抵达山上后,人们却发现“既无人户,当然找不到火把,所以大部伫立于泥沟中”等待天明下山。到了第二天早晨,作者惊奇地发现“赤军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为国共合作时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亦在山顶泥沟中站立一晚”,虽“满身污泥”,但看起来“仍神清气爽。”与此同时,所有红军战士也是“人人面有喜色而未出怨言”,“军心一致”,坚信“有无限之前途”。〔7〕由此可以看出,正是这种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支撑着他们奋勇前进,也正是在这种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激励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才能够胜利地完成长征,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揭开了新篇章。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金可销而不可易其刚。”长征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理想和信念的一次伟大检验,向世人宣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信念的忠贞、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不懈追求。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红军指战员有着坚定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才能坚定信念,才能不懈地追求,也才能不惜流血牺牲。在某种意义上讲,长征是在中华大地上现代不同群体所进行的一次理想和信念的较量,长征的胜利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理想和信念的胜利。时间逝去,信念永存。在当今中国,一次新的伟大长征正在进行,虽然相比当年红军所处的艰难困境和物质条件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国际国内环境却更加复杂多变,信仰和革命精神的缺失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物欲、贪欲腐蚀着很多人的心灵。没有理想,没有信念的民族将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因而中华民族要崛起,必须重树理想,重构信念,继续发挥长征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而奋斗。

    二、面对强敌,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英雄主义精神

    “英雄主义”就是人们为了完成理想、追求或者某些重大意义的任务而表现出的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行为和精神品质;是初民社会英雄崇拜的延续,也是人类社会中英雄情结的集中体现,在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反映。在西方,从古希腊的列奥尼达到古罗马的斯巴达克斯,从古代希伯来人的先知到迦太基名将汉尼拔,从古代的查理曼大帝到近代的拿破仑和加里波第等都是为人所赞美的英雄;古代中国也产生了无数的英雄人物,如后羿、廉颇、李广、岳飞、文天祥、于谦等。晚清以后,中国不断遭受外国列强的入侵,在这种情况下更是出现了很多抵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也诞生有许多为了改革和革命而牺牲性命的豪杰,如虎门炮台上的关天培,黄海海战中的邓世昌,还有“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学说是杀不了的,革命尤其杀不了”的喻培伦,与日寇周旋于白山黑水中的杨靖宇等。他们是时代的英雄,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长征精神就是对世界和中国传统英雄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1934年11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兵分两路抢渡湘江,经过多日的战斗,终于渡过湘江。然而,在这次战役中,红军损失了大批指战员,牺牲战士的鲜血将湘江染成了“赤水河”。湘江一役,尽显中国工农红军的集体英雄主义精神。此外,在长征中也涌现出许多如陈树湘之类的革命英雄主义事迹。时为师长的他,在带领部队转移道县、宁远、江华、蓝山之间的过程中,因重伤和掩护战友突围被俘。然而,英勇不屈的陈树湘在被押送途中,乘敌不备舍身成仁,牺牲了自己的年轻性命。像以上这种集体英雄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事迹,在这一远征、这一“名符其实的、前所未有的长征”〔8〕中比比皆是。鏖战独树镇、强渡乌江、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等等事迹中都有英雄的背影,也都是英雄主义精神的外现与彰显。“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忆秦娥·娄山关》这首描写娄山关战斗的著名词中将战斗的激烈与英雄们奋战的慷慨悲壮场面刻画得淋漓尽致。总的来讲,在长征中,红军面临着粮食、被服、药品等的极度缺乏,武器装备的极端落后,自然条件的极度恶劣,但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敌人进行了无数次战斗,穿越了许多高山、河流,跨过了茫茫草地;缺乏食物就以树皮、草根、皮带等来充饥,缺乏衣服和药品就依靠强大的精神信念来支撑自己〔9〕,反映出一种不惧艰险、不畏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两千多年前,孟子曾有过“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10〕一百多年前,梁启超也有发出感叹:“既有时势,必有英雄。呜呼,今日禹域之厄运,亦已极矣!地球之杀气,亦已深矣!……斯乃举天下翘首企足喁喁焉望英雄之时也。”〔11〕

    伟大的时代诞生伟大的英雄,伟大的英雄亦会改变、创造时代。时代创造英雄,时代也呼唤英雄。20世纪上半叶,人类社会面临一个伟大的转折,因而诞生了众多的英雄,红军的英雄主义也正是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下所形成的。21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百年落后,正在崛起,新的伟大时代也在呼唤着新的英雄主义精神,今天的时代不仅需要具有改革魄力、强大意志、智慧宏远的英雄式领导,也需要具有英雄主义气概的各类人物参与到中华民主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当中,同时也呼唤着吸收包括长征精神在内的人类历史上各类英雄主义内涵,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面对困难,决不后退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精神

    盛行于文学与艺术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生活中的乐观主义看似一组矛盾,然而在现实中却是密切联系。理想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浪漫主义就是现实中人们对乐观生活态度的反映,是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因子。这种思想不仅影响到西方的文学,产生了《荷马史诗》《埃涅阿斯纪》等作品,还延伸到绘画、音乐、建筑等领域,产生了德拉克洛瓦等人的绘画、贝多芬等人的交响曲、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宫等。与此同时,在这一思想的笼罩之下,中国也产生了早期神话作品和流传广远的故事,如女娲补天、嫦娥奔月、梁祝等故事,以及后来庄子、屈原、李白等人的诗歌。近代以来,由于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结合,更是出现了很多令人称道的事迹。红军在艰难困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就展现了新时代的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精神蕴含着丰富的革命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内涵,红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所表现出的浪漫的乐观主义精神,在长征进程中以及其后的革命实践中得以升华。据很多人的回忆和材料记载,在长征途中,红军不仅要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同时还需跋涉万水千山克服许多恶劣的自然环境,如大江大河主要有二十四条,在这其中著名有“于都河、信丰河、潇水、湘水、清水河、乌江、赤水河、北盘江、金沙江、大渡河、白龙河、渭水河”,翻越的高山有二十多座,“较大的有苗山、雷公山、娄山、云雾山、大凉山、夹金山、六盘山”〔12〕,此外还穿越了一万五千多平方公里的荒无人烟的草地。不仅如此,他们还时常食不果腹,毛泽东后来回忆,“从前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时候,有五十天没有饭吃,吃树皮”。〔13〕然而,面对这些艰难困苦,他们毫无退缩,乐观向前。面对着令人畏惧的雪山,陈赓等将领竟挖出山上的冰来当“冰棍”吃,甚至还调侃比南京路的冠生园、安乐园的味道“还美”;〔14〕与之相似,面对“横空出世”“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的昆仑雪山,毛泽东抒发了浪漫主义与乐观主义的情怀:“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表达了自己希望“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革命理想。不仅如此,1935年10月,红军突破敌军的封锁,翻越六盘山。在“天高云淡”的山上,回望南飞的大雁和来时的路,展望革命未来的前途,毛泽东感慨万千之余,写下“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词句,抒发了一个革命者虽然身处困境,却面对未来充满了乐观与信心,体现了红军领导人在革命的过程中不惧困难和艰险的积极进取精神。这种对待困难的乐观精神,不仅反映在工农革命红军的领导人的言语和诗句中,也体现在红军中下层官兵的歌声中。正所谓“一路长征一路歌”,据记载,在长征途中的休息期间,红军指战员经常组织一些“娱乐会”“对歌会”等活动。〔15〕与此同时,红军还创作了许多反映自己宗旨和任务与瓦解敌军的歌曲,例如《红军任务歌》《红军纪律歌》《分田歌》《致白军士兵歌》《劝朗回头》等,在这其中,以《打骑兵歌》较为著名。该歌不仅通俗易懂,而且比较实用。“敌人的骑兵不须怕,沉着敏捷来打它。目标又大又好打,排枪快放易射杀。我们瞄准他,我们消灭他……”〔16〕反映出红军上下将士不畏艰难困苦的乐观主义精神。这种勇于面对困难的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经过长征的革命实践进一步内化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特有品质,进而融入共产党人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精神资源。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继承长征精神的这一内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断地发展自己,为民族的未来开辟新的道路。

    四、亲密团结,严守纪律,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

    亲密互助的团队精神的渊源应该可以追溯至人类为生存需要而与自然抗争的早期历史,并在其后的历史演变中不断传承与发扬。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出现了古代西方温泉关之战中斯巴达三百勇士的集体协作对抗波斯的战争,也产生了古代中国的牧野之战、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不仅如此,在世界历史上还流传有诸如古希腊重装步兵方阵、马其顿方阵、古代魏国的“武卒方阵”等许多集体作战协作的方阵,以及许多团队互助合作的故事和俗语。在红军长征中,同样也产生了许多关于红军战士团结互助、关爱战友的可歌可泣事迹,如在敌机轰炸后红军战士之间的互助〔17〕、过草地时的团结互助以及照顾伤员〔18〕、芦花运粮过程中与红六团的战士分自己的馍馍等。除此之外,这种亲密团结和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在红军的领导层也多有体现。例如作为长征前期的“实际组织者”和红军重要指挥者的周恩来,在遵义会议期间不仅全力支持毛泽东进入中央领导核心,还“甘当助手”来协助张闻天和毛泽东的工作,帮助他们克服了许多政治、军事和组织上的危机。〔19〕而作为党内重要领导人的张闻天,在遵义会议后,也时常以党中央“负总责”的身份支持毛泽东的工作,并在后来“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20〕与此同时,毛泽东也对张闻天、周恩来等人的工作予以支持。例如在关于常委重新分工的鸡鸣三省召开的常委会上,毛泽东就欣然接受做周恩来“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21〕的任务,婉拒大家希望自己主持工作的意愿而推荐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此外,其他如彭德怀、王稼祥、凯丰等人也与张、毛、周相互支持与配合,这样,在党内高层逐渐形成了红军长征取得胜利“毛洛合作”的格局,这一集体协同合作的领导方式也是红军长征得以取得胜利的政治和组织保证。以上在红军官兵不同阶层、将领与士兵之间所反映出的互帮互助、亲密团结的团队精神,不仅是红军走完长征、取得革命胜利的精神资源和保障,同时也是推动中国共产党人在后来的革命与建设事业中勇往直前、众志成城、不屈不挠的思想基础。“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在当今中国面临新的发展环境和时代挑战的严峻环境下,虽然同当年的红军长征在很多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两者都具有探索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特性。因此,在这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关键时期,更需要继承长征的这一顾全大局、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发扬这种精诚团结、严守纪律、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这新的长征路上稳定前进,才能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崛起的“中国梦”的重任。

    五、自我纠错,追求真理的实事求是精神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来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长征精神的这一内涵不仅反映在红军指挥员对历史的尊重和借鉴上,还表现在对历史上战争规律的研究和学习上。例如他们不仅熟知并汲取太平天国杰出将领石达开兵败大渡河的历史教训,创造性地吸收历代农民革命中“均平”思想,并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制定土地政策,还突破传统军队无精神文化〔22〕的局限,将“党指挥枪”的思想贯彻军中,使得红军成为一支有纪律、有政治思想、有战斗精神和战斗意志、战斗文化的队伍。不仅如此,他们还尊重事实、坚持真理,勇于纠正错误,敢于进行批判和自我批评,这种自我纠错和追求真理的实事求是精神在长征途中所召开的会议上多有体现。1934年12月12日,就红军行进路线这一关键问题,中共中央在湖南通道地区召开会议。当时的中央领导人如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张闻天等人以大局为重、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支持和拥护”在党内领导层受到排挤的毛泽东提出的转道贵州的建议。〔23〕这一行军路线的变动,使得红军免去了一场灭顶之灾,也为后来的黎平会议、遵义会议作了铺垫。另外,在1935年1月遵义举行的扩大会议上,以周恩来为代表的部分党政领导不仅同意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和朱德等人对“三人团”所犯军事错误的批评,还“主动承担责任”,并“作了自我批评”;〔24〕此后,他们还认真听取党内不同的呼声、下层官兵的意见,顾全大局,从而实现了党内领导权力的和平交接。不仅如此,在之后的军事三人团改组当中,周恩来顾全大局,不贪恋权力,不仅支持毛泽东进入领导层,还时常采纳其建议,向其他干部作思想工作以服从指挥,使得军事指挥权得以平稳过渡。随后的新一届党的领导层,积极贯彻集体领导的民主作风,在多次召开的会议上,善于听取党内不同意见,一扫内部的压抑不平之气,巩固并增强了中共的团结。此外,其他党政军领导如张闻天、彭德怀、王稼祥、朱德等在很多会议上都能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支持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25〕而在遵义会议上曾抨击毛泽东正确建议的凯丰,在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敢于承认错误,不搞阴谋。这种自我纠错机制和追求真理的实事求是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进步和完善的政治保障;同时也使得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中遇到的问题,才能推动中国革命事业不断前进。因此,长征也是一次探求真理,一次实践真理的过程,一次确立实事求是原则的远征。它不仅确立了新一届党的集体的正确领导,实现了保存主力、转移国内中国革命走向的战略目标,同时还明确了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和精神、向中国和世界宣传了红军。在当下改革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需要继承这一自我纠错、追求真理的精神,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更加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更加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

    六、结语

    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影响中国和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是一段充满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浪漫主义和献身精神的伟大史诗,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而长征所展示出来的长征精神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对人类优秀资源的吸收和发展,而今天则成为支撑“中国梦”实现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它所反映出的一系列的精神内涵具有超越时空、超越民族和国家的人类普世价值。它不仅是战胜敌人、赢得胜利、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而且是联系实际、创新理论、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更是红军长征走向胜利的重要智慧保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节节胜利的重要精神资源。21世纪以来,中国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和巨大的挑战,在实现百年“中国梦”的新长征中,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与时俱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依靠人民群众,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地解决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不仅如此,还需要“不忘初心”,在新的伟大远征中,增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善于吸收古今中外的一切先进智慧成果并灵活加以运用,不断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实现新长征的伟大胜利。

    〔参考文献〕

    〔1〕 〔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4.5.

    〔2〕〔3〕〔4〕〔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173,200,173.

    〔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0.

    〔6〕〔8〕〔12〕石仲泉.我观党史:2卷〔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2.632,632,632.

    〔7〕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4-85.

    〔9〕 莫文骅.打鼓的生活〔A〕.曙霞.通过草地〔A〕.莫休.松潘的西北〔A〕.刘统亲历长征——来自红军长征者的原始记录〔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385,414-416,403-405.

    〔10〕 杨伯峻.孟子译注(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0.109.

    〔11〕 梁启超.英雄与时势(1899年)〔A〕.饮冰室合集·饮冰室专集之二〔C〕.北京:中华书局,1989.

    〔1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3.

    〔14〕〔18〕 刘统.亲历长征——来自红军长征者的原始记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389,406、415.

    〔15〕〔16〕 中共四川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红军长征在四川》编写组.红军长征在四川〔M〕.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403,404-407.

    〔17〕红军长征记(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8.

    〔19〕 黄少群.周恩来在红军长征中的伟大贡献述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4,(9).

    〔20〕 张寿春.张闻天对红军长征胜利的杰出贡献〔J〕.南京社会科学,1997,(2).

    〔21〕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央档案馆编.遵义会议文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2.

    〔22〕 陈晓律.“从无兵的文化”到“竞逐富强”〔A〕.雷海宗.中国的兵〔C〕.北京:中华书局,2005.

    〔23〕〔24〕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37-38,51.

    〔25〕陈宇.研究张闻天与长征史的新篇章——评《毛洛合作与长征胜利》〔J〕.中共党史研究,2007,(5).李东朗.彭德怀对长征胜利的重要贡献〔J〕.党的文献,2005,(2).吴晓军,董汉河.十年来红军长征研究综述(下)〔J〕.甘肃社会科学,2006,(4).

    【责任编辑:石本惠】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