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组织策略分析
曹玉芳
【摘要】《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要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所以游戏就是幼儿园小朋友的主题。整个幼儿园的教育教学都应该以孩子的游戏为基础,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进行。游戏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培养小朋友的快乐情绪,能够让他们喜欢上学习。从教学与游戏的结合这个层次来分析幼儿园游戏课程对于教学的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 课程游戏化? 户外活动
幼儿的天性就是好玩。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教学活动要在游戏活动中进行,保证幼儿能够拥有一个健康和快乐的童年。
一、课程教育游戏化
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安全等因素的考虑,幼儿园的教学只能在小范围组织各种各样的比赛,很少让他们自由活动。在组织活动时,由于小孩子比较淘气,每一个老师基本只能照顾2~3个孩子左右,分组时基本都会分成5组左右来进行。比如,进行一些小游戏,丢手绢、排队的游戏,老鹰抓小鸡、系鞋带的游戏,等等。要在传统的游戏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创新和改良。比赛能够让小孩子建立一种新的理解模式,能够很大限度地提高小孩子的积极性,也能够提高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将户外游戏和课程学习结合在一起,能够使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很多隐形的知识和经验。如在比赛时,每一个小孩子都在积极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虽然很多都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但是至少能够让孩子们自由表达。在老师的帮助下,每个孩子直接能够相互听懂每一个小朋友的意思,这就达到了一种相互沟通的结果。游戏的主体是孩子们,游戏过程没有固定,当然游戏也没有输赢。只有快乐地进行游戏才是所有活动的主题。组织游戏也就是为了能够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快乐,所以每一个幼儿都要参加。当然,在游戏中,也有一些小朋友不能够积极地配合老师的活动,这个时候就按照孩子的兴趣,设置相关的游戏项目进行。对于没有耐性的小朋友,要进行耐性的引导。
二、幼儿要在游戏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幼儿园的课程教育中,除了要进行简单的学科上面的教育,且幼儿的一日生活皆课程,所以行为习惯也是很重要的课程。比如,孩子们作完游戏后的洗手洗脸问题,还有大小便问题,午睡和吃饭问题等,这些问题对于每一幼儿来说,都是需要进行行为知道教育的。比如,有些孩子会很随便地吃手,或者看到什么就往嘴里送,这个时候,老师就要通过指导孩子不要随便吃东西,这些教育都是在行为过程中实施的。如果以说教的形式给孩子在说,可能孩子们还有抵触心理,不耐烦等,不怎么听话。这个时候,就要将这些小习惯融入到游戏中,对于孩子来说,游戏就是最幸福的活动,他们好玩好动,让洗手洗脸能够在游戏中进行,让孩子们感觉到游戏的快乐。
三、开展主题活动
我们用最常见的拼图作为例子说明:在幼儿园的教学教育中,拼图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小朋友的探究心里,相对于其他活动来说,器材简单,没有场地限制等优点。首先,老师在选用拼图的时候,要尽量选择一些比较能够激发幼儿心理的各种各样的拼图。比如说幼儿见的比较多的水果,或者可爱的小动物,如小猫小狗之类的。难易程度也要循序渐进,首先是2块的拼图,待孩子们拼完之后再选3块的。通过这些小游戲,能够激发小朋友的探究心里,也能够增强孩子的记忆能力。
虽然小孩子没有具备完整的认知能力,这也就给小朋友的想象能力有了一个很好的先决条件。小朋友不会按照大人的思维思考东西,很多时候,小朋友问的问题可能大人都没法回答。幼儿有着无可比拟的想象能力,在他们眼中,每一件东西都是新鲜的。因此,利用“三明治”的游戏不仅能够增强小朋友的排列能力,还能够为孩子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游戏开始前,老师们要准备相关的材料给孩子们。材料的样式尽量多种多样,不能对孩子们有具体的要求,如小毛巾、小棉花片等。老师在准备材料时,要考虑材料一定是无毒无害的,不能够由锋利的边缘或者太小,一定要确保孩子的安全。
四、开展社会游戏
对于幼儿来说,必要的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孩子的实践能力。首先,老师先要给小孩子讲述一下游戏的基本规则,制定规则时,一定记得不能够太难,简简单单,孩子们能理解就可以。然后,老师组织孩子一起动手实践,为幼儿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总结
综上所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和组织,需要每一个老师根据每一个孩子的具体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进行分析,采用科学和趣味相结合的游戏作为基础,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另外,在游戏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小孩子的行为动态,这样才能够促进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得到快乐。
参考文献:
[1 ]刘丹凤.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分析[J ].科学大众,2018,(11)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