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中学生居家学习状况调查与分析

    薛玲玲 申沁灵

    

    

    【摘 要】本文调查了疫情期间学生、家长和教师对学生居家学习的表现,并发现:学生、家长、教师多数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学生对亲子关系总体满意;学生很快适应在线课堂授课形式但自主学习是挑战;抗疫事迹对学生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以此提出建议:进一步完善线上线下协调配合的心理健康服务机制;多部门联手,加强家校合作;加强教师信息化培训;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等。

    【关键词】疫情;心理健康;居家学习;亲子沟通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0)06-045-04

    为积极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入做好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工作的通知》精神,了解中学生新冠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居家学习现状及特点,探寻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规律及防范未来风险,开展此次调研。

    本研究采用12项一般健康问卷(12-Item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GHQ-12)和自编问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问卷星系统实施。该问卷调查信效度良好,匿名进行,对重庆市6个区县初一至高三年级的821名学生(男413,女408)、625名家长(男196,女429)和59名教师(男21,女38)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与分析

    1.群体总体心理状况良好,女生问题较突出

    (1)学生、家长、教师多数心理状况良好。调查发现,86%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7%的学生存在一般心理健康问题,7%的学生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95%的家长心理健康状况良好,3%的家长存在一般心理健康问题,2%的家长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参与本次调查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均显示良好,无一般心理健康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的个体。总体而言,学生、家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人数比例略低于2018年发布的《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数据(16.1%)。学生在这三个群体中的心理问题检出率最高,需给予更多关注。家长、教师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心理环境。

    (2)学生和家长情绪感受正常。在疫情期间,学生和家长最常体会到的前三种积极情绪有:平静、乐观和希望,这也是学生和家长整体心理状况良好的原因和表现。在排名前列的消极情绪中,学生体会到的是无聊,家长体会到的是担忧,这也符合疫情隔离居家生活的情形。

    (3)女性心理健康问题较突出。女生心理健康水平(M=1.87)显著低于男生(M=1.51)。女性家长心理健康水平(M=1.41)低于男性家长(M=1.28),差异不显著。女性教师心理健康水平(M=0.97)低于男性教师(M=1.43),差异不显著(见表1)。

    已有研究表明,在青少年群体中,女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并且这种差距还在随着时代的变迁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尤其要关注女生的心理健康。

    2.亲子关系双方总体满意,但沟通方式有待改善

    (1)学生和家长对亲子关系总體满意。亲子关系满意度测量,采用10点评分,1分表示“完全不满意”,10分表示“非常满意”。学生亲子关系满意度评分均值为8.58,众数为10。家长评分均值为8.96,众数为8。这表明学生、家长普遍对亲子关系感到满意,家长对亲子关系的满意度稍高于学生。

    学生和家长均认为,交流、陪伴能促进亲子关系。学生认为,疫情居家期间,促进亲子关系的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尊重理解增加(66%)、彼此交流增多(62%)、陪伴时间增长(57%)、更多关心照顾(57%)、父母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业压力有了进一步了解(55%)、情感连接加强(44%)、亲子隔阂减少(40%)。而家长也认为以上前三种因素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

    (2)双方认为正确的沟通方式有利于改善亲子关系。调查发现,亲子交流时的情绪失控和缺乏沟通技巧是影响亲子关系的主要因素。学生认为影响亲子关系的重要因素依次为:父母唠叨催促(51%)、自己生活不够自律(40%)、控制不了自己情绪(40%)、缺乏正确沟通(39%)、缺乏理解尊重(38%)、达不到父母的要求(35%)、玩手机或游戏(34%)、没有共同语言(32%)、爱与父母顶嘴(30%)、父母过度干预(30%)、父母过于挑剔(20%)、亲子产生隔阂(19%)。家长也认识到:对孩子唠叨催促、缺乏正确的沟通方式、缺乏正确的管教方式是影响亲子关系的重要因素。双方都意识到沟通技巧、情绪管理能力缺乏是造成亲子矛盾的重要因素。

    3.学生很快适应在线授课但自主学习是挑战

    (1)相对缺乏教师的监督和引导、同伴的互助和交流,约半数的学生自主学习有困难。面对线上学习形式,10%的学生基本没有负担,24%的学生有一点负担,51%的学生有负担,12%的学生负担较大,3%的学生学习负担难以忍受。进一步调查发现,在线学习的负担主要来源于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学生的学业负担主要来源于线上学习中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和问题,依次有:没有上课氛围(57%)、问题讨论不方便(48%)、注意力不集中(41%)、很缺乏自控力(39%)、线上学习不方便(37%)、学习效果不佳(36%)、学习动机不强(34%)、学习资料缺乏(28%)、学习环境不够好(25%)、各科作业太多(22%)、上课进度太快(22%)。

    现在的中学生本就是互联网世界的原住民,对于在线课堂这种授课形式,他们适应很快。但学生的挑战有两个:一是制定明确、合理的学习计划,并按照情况变化及时调整和认真贯彻执行;二是能否整合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提高学习实效性。

    (2)家长、教师共忧学生“自律”。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对匆忙开启的在线教学的效果大体感到满意,认为居家网络化教学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可以提升学生独立学习能力(75%)、提升学生独立思维能力(49%)、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48%)。但同时也认为:线上学习对学生自控力要求很高(86%),对学生无法实施有效管理(70%),因此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制约在线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而75%的家长因为孩子学习自律性不强、缺乏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感受到增加了监管负担。

    4.抗疫经历对学生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

    (1)疫情促使学生尊重生命、关注健康、敬畏自然、担当责任。此次疫情对学生长期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多思考(69%);开始关注健康,关注生活的细节(68%);对自然有了更多敬畏(65%);对自身的责任有了更多理解(47%);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或许会成为一名医护人员(27%)。

    (2)疫情促使学生认识到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重要性。在本次疫情中,学生认为重要的积极心理品质分别是:自律、坚持、热爱学习、希望、爱和勇敢。家长认为学生应具有的重要积极心理品质分别是:感恩、自律、热爱学习、坚持、勇敢和爱。

    对策与建议

    1.完善线上线下协调的心理健康服务机制

    在特殊的疫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团队要做好心理预警与干预,识别筛查突出问题,及时为学校教育管理提供决策。要启动疫情在线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正式复学后继续维持线上心理健康服务,实现线上线下互相支持、协调配合的心理健康服务机制。应及时关注女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把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提高女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

    2.多部门联手,加强家校合作

    调查显示:缺乏有效的亲子沟通方式是影响亲子关系的主要因素。建议学校和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帮助家长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日常的学习习惯、学习风格和心理特点及相应辅导的策略,协助家长提升对学生的教育引導能力。同时提供线上辅导平台和资源,缓解父母的辅导督促压力。

    建议媒体、学校、妇联等多部门联手展开针对家长的心理援助活动,要聚焦亲子沟通效能、普及亲子沟通的语言技巧和情绪管理技巧。

    3.加强教师信息化培训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系统思考、科学决策,进行综合设计,制定教育信息化的长远发展规划,实现在线教育的普及与跨越式发展,促进教育的系统性变革,催生新的教育生态。要鼓励教师加强研究学习,提高信息化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增进交流和加强团队合作,对取得成效的学校和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促进区域在线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4.探索混合式教学,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停课不停学”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当前在线教育的发展,也必然会影响到线下课堂教学的改革。探索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推进探究式、合作式教学,成为必然趋势。这不仅要求教师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贯穿始终,更要求各方共同探索如何利用好网络平台提升学生线上学习效果。

    5.战“疫”育人相结合,加强人生观教育

    这场突发疫情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人,为每位学生上了一堂“立德树人”的教育大课。建议学校、教师和家长将战“疫”与育人相结合,把鲜活感人的事例与素材变成教材,充分利用学生亲身经历的现实情况,引导学生对自我负责、对社会关注、对未来担当,激发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勇气、决心和自信。学校要以此对学生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科学教育、公德教育活动。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