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语文教学中诵读教学的思考
沈淑媚
【内容摘要】诵读教学自从叶圣陶、夏丏尊等语文教学先辈的时代起就受到极高的重视,不仅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更因为学生能在有效的诵读中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增强语言文字的积累,培养语感,熏陶情感,从而使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提升。然而许多语文教师为了迎合应试教育对分数的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却忽略了诵读能力。本文试图强调中学语文教学中诵读教学的重要意义,揭示当前语文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诵读教学
一、加强中学语文诵读教学的意义
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同时使用眼、耳、口、脑等器官,多感官参与有助于学生理解并内化语文知识。
1.诵读能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在诵读中亲自感知文本,直接受到文本思想感情的熏陶,并进而在脑海中形成文本的结构和脉络。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学生在诵读中顺着作者一开始提出的悬念“最不能忘记”的背影读下去,寻找父亲的背影之所以“最不能忘记”的理由,后面的段落先是描述了作者家境的惨淡,突出父亲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之下仍然深爱儿子,接着通过父亲和脚夫讨价还价、买橘子等细节描写使父亲的形象更立体。通过诵读,学生能深切体会儿子的思想波动,加强文本认知。
2.诵读能帮助学生准确捕捉细节
以上文列举的《背影》一文为例,如果不经过诵读,学生无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上的微妙变化,无法理解作者一再突出父亲的背影的用意。并不是说没有诵读就不能完成文本解读,但诵读中体现出的诵读者声调的抑扬顿挫十分有助于语文教师检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再如古文《核舟记》,雕刻在小小桃核上的人物及物件栩栩如生,作者对桃核的描写笔力深厚,充满趣味性与精确性,虽然是古文,但学生反复诵读,必然朗朗上口,加深对桃核上的人物及物件的印象。
3.诵读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生在朗读中能发挥想象力,在文本的字里行间体会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坚持诵读能使学生增加语言文字的积累,提升语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情感上的积极体验。初中语文教材的许多篇章都能体现这一功能,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充满柔情与诗意;林嗣环的《口技》,充满新奇与乐趣;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充满静谧与哲理。学生如果能对这些文章熟读成诵,将能在熟悉古文与现代文之间表达差异的同时体会诗词之美,使情感得到熏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二、当前中学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科学合理的诵读指导
训练学生的诵读能力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要遵循“读准 ——读通——读顺畅——读出情感”的训练顺序。学生是无法知道这个规律的,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纠正,然而许多教师没有掌握指导学生诵读的技能,对训练诵读的顺序没有清晰的认知,在开始诵读前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读了两遍到三遍后仍然要求学生“读出感情”,完全没有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实,文本中隐藏的感情岂是能够“读”出来的,如果不逐步经历读准、读通顺、读流利的过程,学生是无法挖掘文本的价值,体会文本中的思想感情的。
2.缺乏明确的诵读目标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常见的一个现象是:全班齐读之后,挑选一到两个学生单独诵读,然后再进行全班齐读。这种方式看起来既同时训练了全体同学的诵读,又以个别同学的诵读作为示范,面面俱到。但事实上,这样的诵读并不能在学生心中留下印象,因为学生缺乏明确的目标意识,诵读目的不明确,无法获得较好的诵读效果。许多语文教师在对诵读作出要求时,只是浅显简单地表示“读出感情来”、“读整齐了”。由教师开始就缺乏明确的目标,学生的诵读难免漫无目的。
3.缺乏及时到位的读后评价
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不仅因为教学评价能让学习者及时更正错误,重新确定新的学习方法和方向,更因为教学评价能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平衡,找到促进教与学的最适宜方式。教学评价应当是及时的,能够恰如其分地评估学习者的表现的。然而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并未对诵读后的评价给予充分的重视。
三、对诵读教学的反思及建议
1.在诵读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一再强调,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一要求及理念体现在诵读教学中,就是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大量诵读的机会。学生们都希望自己的价值和表现得到大家的认可,尤其是在教师范读的带领下,大多数学生都跃跃欲试,此时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热情,及时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以及指出应当注意避免的问题。
首先要引导学生疏通语言文字,把诵读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比如生字词的读音,断句等事先疏通一下,接着帮助学生把文本中的文字转化为脑海中的画面,最后在画面中生发情感体验。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旁轻声点拨语速、语调、语气等,协助学生走入文本,进入诵读状态。再精深的诵读技巧指导也比不上学生的亲身历练,这不仅是诵读训练的规律,更是新课改的精神。
2.呈现诵读范例,重视示范的作用
学生在聆听范读的过程中能获得对文本的最初也最直观的印象和认识,从而焕发出自己亲自试读的激情。范读能引发学生跟读,激发学生练读,逐步感知和体会文本字里行间的意蕴。范读对学生产生的作用既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显而易见的。潜移默化在于学生会不自觉地模仿范读的神韵,使别人的诵读技巧转化为自己的,显而易见在于学生直接通过范读知道怎么读才是优美的和恰当的。
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读,对文本有了整体感知之后播放范读录音,使学生对比范读的和自己读的,反思问题并重新诵读。学生反复诵读的过程可以用录音机记录下来,让学生自己揣摩并总结经验教训。除了为学生呈现优秀的范读材料,教师应当把加强自己的诵读水平放在第一位,可以试想,如果语文教师读出来的文章都索然无味,何以让学生对诵读一事充满信心?教师的亲自诵读更有示范性和说服力,学生在自己熟知的语文教师的范读带领下能更有兴趣练习诵读。
3.加强诵读后的评价
诵读后的评价应当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点评一定要有,也一定要有价值,有针对性。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次诵读,思索学生诵读中的优缺点,甚至可以用笔记本记录下来,并纵向对比同一个学生在诵读训练中的变化。诸如“很好”,“有进步”之类模糊性的评价应当竭力避免,因为它们不仅不具有针对性,而且显得教师缺乏诚意。如果教师取而代之以“很好,因为你这次注意断句了,并且没有读错字音”或“进步很大,大家都听出并且感受到了你诵读中的感情”!这样的点评就受用许多。即教师点评要具体化,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哪里读得好,为什么好,或是哪里读得有问题,有什么问题,下次诵读怎样避免这个问题等。
4.明确诵读目的,树立诵读目标
正如上文提到的,诵读应当遵循“读准——读通——读顺畅——读出情感”的训练顺序。语文教师不可急于求成,而要帮助学生把诵读任务分解为难度逐步递进的若干个小任务,并为每一个小任务设定目标,即每一阶段的诵读的要求。
总之,古已有之的诵读教学在今天应当得到语文教师的充分尊重和利用,以多读、熟读为诵读教学的总纲领,把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文字、获得情感体验以及提升语感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唯有重新认识诵读的重要性,并将认识投射到行动中,才能切实提高诵读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在充满自己独特情感体验的诵读中爱学语文,学好语文。
【参考文献】
[1] 张焕荣. 诵读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11.
[2] 金凌. 诵读——语文教学的基本点[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6.03.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海滨中学)
【内容摘要】诵读教学自从叶圣陶、夏丏尊等语文教学先辈的时代起就受到极高的重视,不仅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更因为学生能在有效的诵读中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增强语言文字的积累,培养语感,熏陶情感,从而使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提升。然而许多语文教师为了迎合应试教育对分数的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却忽略了诵读能力。本文试图强调中学语文教学中诵读教学的重要意义,揭示当前语文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诵读教学
一、加强中学语文诵读教学的意义
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同时使用眼、耳、口、脑等器官,多感官参与有助于学生理解并内化语文知识。
1.诵读能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在诵读中亲自感知文本,直接受到文本思想感情的熏陶,并进而在脑海中形成文本的结构和脉络。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学生在诵读中顺着作者一开始提出的悬念“最不能忘记”的背影读下去,寻找父亲的背影之所以“最不能忘记”的理由,后面的段落先是描述了作者家境的惨淡,突出父亲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之下仍然深爱儿子,接着通过父亲和脚夫讨价还价、买橘子等细节描写使父亲的形象更立体。通过诵读,学生能深切体会儿子的思想波动,加强文本认知。
2.诵读能帮助学生准确捕捉细节
以上文列举的《背影》一文为例,如果不经过诵读,学生无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上的微妙变化,无法理解作者一再突出父亲的背影的用意。并不是说没有诵读就不能完成文本解读,但诵读中体现出的诵读者声调的抑扬顿挫十分有助于语文教师检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再如古文《核舟记》,雕刻在小小桃核上的人物及物件栩栩如生,作者对桃核的描写笔力深厚,充满趣味性与精确性,虽然是古文,但学生反复诵读,必然朗朗上口,加深对桃核上的人物及物件的印象。
3.诵读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生在朗读中能发挥想象力,在文本的字里行间体会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坚持诵读能使学生增加语言文字的积累,提升语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情感上的积极体验。初中语文教材的许多篇章都能体现这一功能,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充满柔情与诗意;林嗣环的《口技》,充满新奇与乐趣;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充满静谧与哲理。学生如果能对这些文章熟读成诵,将能在熟悉古文与现代文之间表达差异的同时体会诗词之美,使情感得到熏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二、当前中学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科学合理的诵读指导
训练学生的诵读能力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要遵循“读准 ——读通——读顺畅——读出情感”的训练顺序。学生是无法知道这个规律的,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纠正,然而许多教师没有掌握指导学生诵读的技能,对训练诵读的顺序没有清晰的认知,在开始诵读前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读了两遍到三遍后仍然要求学生“读出感情”,完全没有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实,文本中隐藏的感情岂是能够“读”出来的,如果不逐步经历读准、读通顺、读流利的过程,学生是无法挖掘文本的价值,体会文本中的思想感情的。
2.缺乏明确的诵读目标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常见的一个现象是:全班齐读之后,挑选一到两个学生单独诵读,然后再进行全班齐读。这种方式看起来既同时训练了全体同学的诵读,又以个别同学的诵读作为示范,面面俱到。但事实上,这样的诵读并不能在学生心中留下印象,因为学生缺乏明确的目标意识,诵读目的不明确,无法获得较好的诵读效果。许多语文教师在对诵读作出要求时,只是浅显简单地表示“读出感情来”、“读整齐了”。由教师开始就缺乏明确的目标,学生的诵读难免漫无目的。
3.缺乏及时到位的读后评价
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不仅因为教学评价能让学习者及时更正错误,重新确定新的学习方法和方向,更因为教学评价能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平衡,找到促进教与学的最适宜方式。教学评价应当是及时的,能够恰如其分地评估学习者的表现的。然而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并未对诵读后的评价给予充分的重视。
三、对诵读教学的反思及建议
1.在诵读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一再强调,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一要求及理念体现在诵读教学中,就是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大量诵读的机会。学生们都希望自己的价值和表现得到大家的认可,尤其是在教师范读的带领下,大多数学生都跃跃欲试,此时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热情,及时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以及指出应当注意避免的问题。
首先要引导学生疏通语言文字,把诵读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比如生字词的读音,断句等事先疏通一下,接着帮助学生把文本中的文字转化为脑海中的画面,最后在画面中生发情感体验。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旁轻声点拨语速、语调、语气等,协助学生走入文本,进入诵读状态。再精深的诵读技巧指导也比不上学生的亲身历练,这不仅是诵读训练的规律,更是新课改的精神。
2.呈现诵读范例,重视示范的作用
学生在聆听范读的过程中能获得对文本的最初也最直观的印象和认识,从而焕发出自己亲自试读的激情。范读能引发学生跟读,激发学生练读,逐步感知和体会文本字里行间的意蕴。范读对学生产生的作用既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显而易见的。潜移默化在于学生会不自觉地模仿范读的神韵,使别人的诵读技巧转化为自己的,显而易见在于学生直接通过范读知道怎么读才是优美的和恰当的。
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读,对文本有了整体感知之后播放范读录音,使学生对比范读的和自己读的,反思问题并重新诵读。学生反复诵读的过程可以用录音机记录下来,让学生自己揣摩并总结经验教训。除了为学生呈现优秀的范读材料,教师应当把加强自己的诵读水平放在第一位,可以试想,如果语文教师读出来的文章都索然无味,何以让学生对诵读一事充满信心?教师的亲自诵读更有示范性和说服力,学生在自己熟知的语文教师的范读带领下能更有兴趣练习诵读。
3.加强诵读后的评价
诵读后的评价应当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点评一定要有,也一定要有价值,有针对性。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次诵读,思索学生诵读中的优缺点,甚至可以用笔记本记录下来,并纵向对比同一个学生在诵读训练中的变化。诸如“很好”,“有进步”之类模糊性的评价应当竭力避免,因为它们不仅不具有针对性,而且显得教师缺乏诚意。如果教师取而代之以“很好,因为你这次注意断句了,并且没有读错字音”或“进步很大,大家都听出并且感受到了你诵读中的感情”!这样的点评就受用许多。即教师点评要具体化,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哪里读得好,为什么好,或是哪里读得有问题,有什么问题,下次诵读怎样避免这个问题等。
4.明确诵读目的,树立诵读目标
正如上文提到的,诵读应当遵循“读准——读通——读顺畅——读出情感”的训练顺序。语文教师不可急于求成,而要帮助学生把诵读任务分解为难度逐步递进的若干个小任务,并为每一个小任务设定目标,即每一阶段的诵读的要求。
总之,古已有之的诵读教学在今天应当得到语文教师的充分尊重和利用,以多读、熟读为诵读教学的总纲领,把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文字、获得情感体验以及提升语感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唯有重新认识诵读的重要性,并将认识投射到行动中,才能切实提高诵读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在充满自己独特情感体验的诵读中爱学语文,学好语文。
【参考文献】
[1] 张焕荣. 诵读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11.
[2] 金凌. 诵读——语文教学的基本点[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6.03.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海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