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解:研学旅行课程的核心要义
徐昌
近几年来,教育部与各省市出台了研学旅行政策及其相关文件,这加快了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许多学校组织学生去逛名山大川、品地方美食、赏建筑奇观,也形成了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不断火热的局面。研学旅行纳入了学校课程,但学校的教育目的能否达到,课程设计是否合理,如何避免只“行”不“学”,这值得业内人士思考。这就要求我们从研学旅行课程的核心要义去反思改进。从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角度来说,本文提出,文化理解是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的核心要义。只有在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紧紧抓住文化理解这个核心,才能真正地发挥研学旅行课程的独特价值。
文化理解的价值诉求
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政策文件中提出:组织研学旅行活动,增强对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要教育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文件中可以看出,研学旅行活动具有独特的目标追求,同时承载了落实学校德育工作总目标的任务。这说明研学旅行课程是实现上述文件精神目标的重要方式和渠道。面对政策的要求和具体的实践,学校要准确把握研学旅行课程的核心要义。
其实对文化理解价值的不同认识根源在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因为学生自身属地文化与研学旅行目的地文化有差异,所以我们需要通过交流互动、实地探索,增进对不同地域文化理解。目的地文化的独特性、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特点要求学生们只有通过情境学习,才能够实现非情境学习所不能实现的预期效果。地方之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并不是要带着学生走遍祖国或者全球。组织研学旅行活动一定需要选择有代表性,差异性比较显著的地方作为目的地。由此来看,学校自身属地文化与目的地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所在,决定了文化理解的核心价值。在研学旅行课程中增进学生的文化理解有利于更好地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有利于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文化理解的内容维度
学生的文化理解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维度的内容,这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形成了有机统一体。
1.人与自然的内容维度
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包括了自然环境本身以及人们如何处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就自然环境而言,国内外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学生的具身认知,能够使其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例如大山的雄伟壮丽、江河的婉转绵延、海洋的深邃神秘、沙漠的广阔苍凉等等。这些自然景观都是经过上千万年乃至上亿年地球自身环境变化的结果,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探知。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充分体现在农作物、建筑物、服饰、饮食、交通等各个方面,反映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顺应和改变,充分展现了人们的自然观、生态观或者说环境观。在研学旅行课程中,让中小学生从自然的维度去探寻美妙神奇的自然界,能夠增加学生对天地万物的形成、可持续发展、美丽中国(美丽地球)的建设等问题的认识。
2.人与社会的内容维度
人与社会的内容维度,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关系。马克思在界定人的概念时指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社会关系反映在个人成长的方方面面。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反映了人与社会交互关系的的地域性、时代性、民族性、复杂性等多方面特点,可以说千奇百怪、千差万别。如在处理家庭关系上,中国南方和北方有差异、汉民族和少数民族有差异、大陆与港澳台有差异;同样,中国与南亚、西亚、东南亚等地会有差异,亚洲与欧洲、非洲、美洲等地同样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反映了人们对待家庭关系的地域性、民族性特征。即使在同一个地区的同一民族,在对待家庭关系上,也会显示出古代、近代、现代等时代差异。在政治、文化、教育、经济等领域也都能显现出这种人文属性的差异。在研学旅行课程中,从人与社会的维度去设计和行动,能够促进学生对人文社会问题的关注,有利于更好地增强人文底蕴及更好地处理与不同文化背景人的社会关系。
3.人与自我的内容维度
人与自我的内容维度反映了人们在处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认识上。对自身问题的处理,受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多重因素的制约。就内容而言,涉及到身心健康、认知学习、自我建构等多个方面。如在健康体魄的养成上,个体或群体到底应该如何行动,不同地区、国家、民族是否有差异?再如学习问题,青少年学生个体和群体在学习内容、方式、方法方面是否有年龄、地域、民族、国别差异等等。这些问题反映了人们的认知和行动差异。在研学旅行课程中设计这些内容,能够增进学生对自我的认知,从而更好地处理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文化理解的实施路径
在研学旅行课程中,如何才能有效增进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基于研究对象的差异,本文提出三条路径。
1.目的地文化的理解
这是指学生通过感悟体验、调查探究、比较对照等方式,对研学旅行目的地文化进行理解的一种路径。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来到陌生的地方总会充满新奇。这种新奇就体现在对陌生“远方”的期待、盼望、畅想之中。如何才能更好地理解目的地文化呢,这就体现在研学旅行课程的三个阶段当中。行前课程体现了学生日常生活的知识积累以及教师指导下的探索,如查阅相关资料以提前做一份研学课题计划或者一份攻略;行中是指到选择的目的地后,学生亲自去感悟、体验、探究;行后课程则是指学生行程结束之后对目的地文化所做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和反思等。
2.自身属地文化的理解
这是指学生通过反思、省悟等方式对自身属地如家乡的文化进行理解的一种路径。当学生在一个地方长时间生活、居住、学习的时候,他可能会对自己接触的情景万物产生熟视无睹的感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这个意思。当研学旅行行中课程结束后,学生们又重新回到了自身属地文化的环境中,这个时候再理解自身属地文化,其内容、视角和深度也就变得不一样了。在研学旅行课程中,当广大中小学生在对目的地文化进行深入探索和理解过程中,学生们就会开始回想、对比自身的属地文化。如看到异国他乡的建筑文化、餐饮文化、服饰文化、或者说学习文化等,就会回想起属地的类似对比物。这也就是说对研学旅行目的地文化的感触,激发了对自身属地文化的审视。
3.对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性理解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是对地域文化差异的简单描述。每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地理环境、基本国情、风土民情都会有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待自然、社会和自我方面,受到地域、历史、行政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差异程度表现得有大有小、有多有少。“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研学旅行课程的目的也正是在于增进对研学旅行目的地和自身属地等文化的交互理解,只有理解了这种差异,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而不是冲突和对抗、俯视或者仰视。因此,在研学旅行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调查、案例、比较等方式来有意识地增进学生对这种文化差异性的理解,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文明互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综合来看,基于研究对象的理解路径并不是分段存在和分开进行的,而是相互渗透,有所侧重。根据研学旅行的教育目标和行程安排,行前和行中课程的重点可以放在目的地文化理解方面,在行中课程中适当重视对自身属地文化的理解,在行后课程中可以将重心放在自身属地文化理解和两地文化的差异性理解方面。
文化理解的成效展现
研学旅行课程的记录可以纳入学分管理体系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而文化理解的成效可以体现在隐性和显性两个方面。隐性成效体现在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中华传统美德、革命光荣历史和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感受,对“四个自信”的理解和认同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初步养成,这些成效不易外显但可以体现在学生的作品和行为上。显性成效主要体现在学生的研学旅行日志、随笔报告、摄影作品、视频录像、绘画创作、诗词歌赋、戏曲小品、合唱吟诵等。这些显性作品的多视角、多形式的表达,是学生隐性理解的一种外在表达。中小学在研学旅行课程中把握住文化理解这个核心要义,还需注重学生对文化的感觉体验、知觉理解和自觉行动这些显性成效的展现。
注: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青年专项课题“区域均衡发展视角下学校课程共享问题研究”(课题批准号CDCA19128)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