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教育模式的构建与转型

    于瑞利 李克明 石志芬

    新冠肺炎疫情阻断了师生线下的面对面教育活动,师生如何开展教育活动?在线教育成为教师教育的主要途径,在线教育与线下教育如何结合?家校如何协同?一系列的问题,突然摆在教师和家长的面前。要构建什么样的区域教育模式?教师要如何转型升级?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研究、创新,朝阳教育人构建了一套区校融合的“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育模式,促进了教师的转型学习和跨越式发展。

    建构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育课程体系

    学生处于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面对疫情的焦虑情绪,各种声音错综复杂。教育者要施教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特别是面对疫情教会学生何种防护知识,养成什么样的预防习惯,规划什么样的人生成长路径,学习哪些关键知识,研究哪些课题,开展何种实践活动,如何在学习、实践研究等活动中培养审美意识和提高审美能力等。

    1.“五+六”课程体系框架构建

    如果说教育目标体现教育思想和指引教育方向的话,那么课程体系框架就是通往目标的阳光大道。区域架构了“五+六”课程体系框架,落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理念,“五”即五类课程,分别是公共专题课程、学科指导课程、阅读鉴赏课程、探究实践课程、体育指导课程;“六”即六个拓展性资源连接网站,分别是北京数字学校、朝阳区名师同步课堂、北京市数字图书馆、初高三市级专项资源、英语口语听力练习平台、研究性学习平台。公共专题课程又分为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疫情预防和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道德与社会品质教育、学生家庭生活指导及劳动教育。学科指导课程按照国家规定的年级相关科目分类。阅读鉴赏课程和探究实践课程综合与分科结合。

    美国教育学者格鲁梅特(Grumet)说,课程是人们用来建立事物意义的交流活动,它是和塑造、组织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系统的人们一起建构意义的一个过程[1]。区域在线教育云平台的搭建符合这一课程理念,就是按照“五+六”课程体系框架分类布局的,保证了学生检索资源,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促进学生五育并举的知识体系构建,帮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理清知识间的关系,编织网络结构,建构事物意义。

    2.结构性数字课程资源开发

    开发结构性数字课程资源,通过对章节课时资源的具体化,填充到课程体系框架中,细化每一条通往教育总目标的路径,形成课时目标和行走路线,进一步建构课程体系。

    在区教委的统一协调下,区教研中心、师训中心、保健所、社区教育机构等多家单位,组织近百名教研员,千余名骨干教师,按照课程体系结构化开发数字课程资源,内容包括年级学科课程指南、课时学习指南、教学微视频、作业测评、拓展资源等。视频来源方式包括教师讲课实录、屏幕PPT录制、实验视频、公开视频资料剪辑、区级已有教学资料剪辑等,选择了部分基地学校保证公共课程的录制,大批量视频资源采用PPT录屏编辑方式。

    教师在开发资源过程中,经过多道程序严格把关,分为同头备课教师、兼职教研员、教研员、学段大组长组织的专家组,从共同备课,到通过学科特点、教育目标匹配、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等多维度的研究与审查关口,确保了资源的质量。经过审查的资源上传云平台,再从技术的维度做好呈现展示调整,供给全区学生学习和教师下载整合。

    区校“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育模式构建

    区校“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育模式是由区域在线资源供给与自主学习服务和学校线上线下教育模式有机融合构成。區域在线教育模式强调课程供给,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供给,通过区域在线教育云平台,服务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指导;校级线上线下教育模式强调学校为主体,统筹国家、市、区、校优质资源,多途径为学生推送资源,供给学生线下自主学习和教师开展线上指导活动。区校融合,形成混合式教育模式。

    1.区域在线资源供给与自主学习支持

    学生(家长)可登录区级平台,利用自己的账号进入个人空间,下载云平台中为学生供给的“五+六”类课程资源,通过课程指南,了解学习路径,按照课时学习资料包,在线观看微视频,线下完成其他资源的学习,完成自我评价测试,自主批阅,自我修正,遇到学习困难时,联系教师给予指导。教师也会按照学生所提问题,组织学习小组开展指导或展开研讨,通过多种渠道,做好答疑解惑和学习督促监督工作。

    统计延期开学以来三周的数据,区域在线教育云服务学生20余万人,访客(含教师和家长)40余万人,高峰学习时间为上午8点到11点和下午14点到16点,从早到晚的其余时间均有学生错峰在线学习。在云平台未推送新一轮课程资源的周末,也依旧有部分学生在线学习。

    为做好区域在线资源供给与自主学习服务,区教委在延期开学在线课程资源平台开通前,为学生和教师编制了在线教育云平台操作手册,提前下发,指导师生使用,并开通了服务电话,组织了部分师生操作练习。提前预设了电话咨询的问题和答案,确保接线员快速进入状态,做到为师生温馨、温暖、满意服务。

    2.学校线上线下教育模式供给

    经研究各校的延期开学方案和下校调研了解,一批学校采用线下自主学习与线上答疑辅导结合的教育模式。以学校为主体,统整国家、市级、区级、校级的教学资源,教师开展二次备课,选择和开发形成适合本校学生的教育资料包,供给学生线下自主学习,学习后教师利用学校已建数字校园测评反馈平台模块,发布诊断作业,通过平台的自动批阅和网阅功能,即时反馈自主学习诊断结果。教师按照即时反馈的诊断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在线辅导的备课活动,并选择开放、免费的互动交流平台,组织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答疑辅导。师生互动对话,有问有答,PPT或Word分享屏幕,邀请学生分享屏幕,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偶尔视频面对面交流,电脑、手机双工具,手机拍照分享手写学习成果,微信随时讨论问题,答疑辅导呈现出各类形式的积极学习互动状态。多种技术工具支持了师生课程主题论坛、学习成果分享展示、网络面对面等互动交流活动。

    在区域在线课程资源供给与自主学习支持的基础上,经过学校大量的在线会议、在线教研、在线家长会等活动的历练和技术熏陶,在教师纷纷尝试在线辅导的基础上,构建形成了区校融合的“互联网+教育”混合式在线教育模式。

    教师转型式学习,跨越式成长,加速混合式教育模式构建

    教师习惯难转变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痛点之一。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行为文化,主要以黑板、粉笔、PPT为技术载体,转型为新技术支撑教育教学行为文化,不仅要受到教师对新技术能否适应所产生的恐惧心理影响,也会遭遇迫使教师走出舒适区情绪的阻碍。

    如何促使教师教育模式转型成功?成人教育家麦基罗(Mezirow)认为,利用原有办法不能建构意义的异常现象与两难困惑是批判性思维和转型式学习突然发生的催化剂和触发事件[2]。疫情(人类灾难性事件)带给教师教育的两难困惑触发教师基于“教学结构”的批判性反思,清晰关于“教学结构中要素物理空间关系”的新旧认知的基本假设,并促其认识结构转型,发生转型式学习。

    区教委为了加速教师教育模式快速转型升级,通过下达指导意见、多途径推送课程资源包、开通区域在线教育云平台、编制师生资源及云平台使用指导手册、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编制标准化咨询问答指南、开通学校数字校园平台、分学校建立咨询服务热线等多种措施,展开多维度培训工作。同时缩减优化流程,拉近用户和课程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和教师能快速掌握技术和直接学习课程,加速师生教学和学习模式转型。

    教师们开展了大量的基于混合式在线教育模式下的教育、教学、教研、会议等实践活动,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疫情这一触发事件,推动了教师的跨越式学习,转型式成长。梅里亚姆(Merriam)认为,基于经历基础上的批判性反思,是教师转型式学习的关键[3]。教师们真正大面积地经历了教育技术学习的历程,经历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历程。有经历才能有经验、有经历才能有感情。经历是经验和情感的纽带,三维一体,它是教师文化变革的基础,经历后的教研交流和自我反思真正地推动了教师的认知转型。伴随着压力的逐渐消失,好奇心、求知欲、成就感等动力因素的增强,教师信息意识、技术水平、信息素养渐渐提升,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意义得到更深层次的建构。

    实践初期的成果与反思

    1.创新思路,加快服务速度,规模化转型

    大规模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难题很多,数据层面最大的难题是基础数据准确性。由于各级各类组织及人员关系的调整,原有服务模式呈现流程长、人员多、错误高、效率低的特点。本次服务人员调整了服务策略,标准化框架,批量导入师生基本数据,数据不交叉,学生数据带学段、学校、年级、班级、账号、姓名信息,教师数据仅带学校、账号和姓名。师生自行维护,教师在维护学段、学科、年级、班级数据后,便可打通与学生、课程的关系,建立起组织结构,可准确看到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方便开展资源、分析报告下载,开展个性化针对性辅导工作。学生可自行维护由于升留级、休学造成的信息错误,维护后便进入个人的学习空间。多项创新措施,提高了服务效率,实现了精准服务,确保了课程教育如期展开,深受师生学校好评。

    全区20多万中小学职高学生,全员同步于延期开学首日进入在线教育模式支撑下的自主学习和互动辅导状态,这是一次极大规模的教育方式转型。区域全面供给课程体系与资源,学校统筹各级资源,校本化供给学生,家校协同教育,学生自主学习如期、全员开展,经过三周的实践,师生顺利转型混合式教育模式。

    2.混合式教育模式推动区域教育再上新台阶

    (1)新模式促进学生爱国主义热情高涨。经研究各校微信宣传资料和调研学校,走访学生及家长,学校延期开学工作有序展开,学校教师和管理者对区教委推送的课程资源和学校经过整合推送的课程资源评价很高。被调研人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区域供给的课程体系顶层规划站位高,通过“五+六”模式提供的课程,确保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不仅在公共课凸显了生命教育、法制教育、防控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等内容,还在选修课提供了阅读、探究、体育课程。整个课程体系和学校管理聚焦学生的自我意识、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家校协同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与监管到位,为今后学生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家长和学生喜欢区域每日推送的公共课,从疫情知识的普及到科学防控,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降低了人们的恐惧、烦躁情绪。防控人人有责,唤醒了学生对“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等根本问题的思考。我是中华儿女,我要当医生,我要保护同胞,我要当科学家,我要用技术服务社会,我要当建筑师……整个课程教学,家校互动,师生互动,亲子互动,特别多的校长纷纷为学生亲自上开学第一课,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高涨。学生和家庭成员从恐惧中走了出来,开始了他们有意义的居家学习、工作和生活。

    (2)大数据呈现混合式教育模式成果丰硕。从在线教育云平台和学校数字校园云平台大数据分析结果得到,学生能提前顺利完成课程指南的资料下载,能自主完成每日的微课学习,能完成教师提供的自我诊断试题,教师按照数据,能精准备课,辅导学生,互动交流。学生上下午平均上网用时不超过20分钟,在线学习所用时间不到学习总时长的1/6,可以很好地保护视力,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实现了五育并举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学生收获多,教师评价好,管理者能够看到学生学习的在线、资源下载、诊断、监控等行为数据,很赞赏。大数据支撑下,学生个性化学习、教师针对性教学、研究人员实证性研究、管理者精致化管理切实得以实现。

    3.混合式教育模式推动区域教育创新发展

    (1)新模式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基于家校协同管理背景下的“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育模式,训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经历自我规划、自主实施、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升了自主管理能力;在实践反思中,建构了自主学习的价值与意义。俗话说,二十一天养成一个习惯。三个星期的学生居家自主学习,已经养成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学生能够定期做学习规划、按时起床、按计划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自我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转型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必将影响学生的终生学习、独立思考、自我意义构建,必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2)新模式加速家校协同教育。新模式下,学生、家长、教师、课程等要素通过在线云平台构建了一个在线教育新生态,并连接家庭、学校、社会、社会网络环境等构成教育大生态。其中,处于教育核心地位的家长和教师,通过协同工作支撑着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开展。教师与家长紧密配合、无缝衔接,从学习所需课程资源的传送,到学习计划的制订、计划的执行、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等学生自主学习各环节的落地支持,都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密切配合。家长更需要掌握专业的教育知识,了解教学的细节工作;教师更需要总结指导家长开展有效家庭教育的经验。提升家校协同教育能力,必将推动区域教育的快速发展。

    (3)新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提供了新途径。区域“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育模式的课程体系供给是系统的,利用五育并举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云平台供给的学习内容和施教途径对孩子们来说环境是相同的,这种统一体系、统一模式、协同管理的教育模式,确保了孩子们的共同进步。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主体的经验、解释和假设[4]。孩子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有时间和空间开展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个性化地构建知识体系,与学校群体学习不同的是,减少了共同研讨、互相影响的构建过程,更多地处于独立思考状态,养成了更多的独立思考习惯,提升了思维能力。教师个性化的指导,促进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新模式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力地推动了学生个性成长,会长远影响教育的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延期開学期间,区校构建的“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育模式,推动了学生自我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推动了家校更紧密地协同,推动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师生教育技术能力、信息素养得到了提升,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了区域在线教育蓬勃发展,促进了学校教育的转型升级,真正意义上开启了区域数字化教育的新时代,加快了区域培养创新人才和教育现代化的步伐。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