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风险传染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作者简介〕王一鸣,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1。 “金融风险传染” 源于流行病学的“传染”一词。近年来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推进,金融风险传播速度加快,金融危机频繁爆发,“金融风险传染”渐成金融学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所谓金融风险传染指相对于平稳市场,在危机时期不同金融市场间波动相关性的增加。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淳伟德教授针对金融波动结构突变的重要性以及金融风险传染研究中存在的技术缺陷,将金融结构的突变纳入金融风险动态传染效应研究框架,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在深入浅出分析与验证传统金融风险传染研究方法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创新金融风险传染理论,所撰写的《金融市场风险传染非线性计量方法及应用研究》一书近期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专著是在淳伟德教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优秀成果基础之上形成的。
该专著的突出特色之一:丰富的理论模型。围绕金融风险管理理论,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与计算机模拟处理技术,对金融市场存在的多种典型波动特征进行提取与计量,特别是针对金融市场波动结构突变,创新性地采用了机制转换波动模型进行刻画;对于收益率中的极值部分,则使用水文学中常用的极值理论进行度量,以准确描述金融市场的极值风险;进而再利用多种非线性的Copula模型对不同国家和地区股市相互之间的极值风险传染关系进行逐一研究,仿真分析多个股市在次贷危机后是否发生风险传染以及极值风险传染的动态特征。透过此作,可以认为淳伟德教授在较大程度上扩展和创新了金融市场风险传染研究理论和方法。
该专著的突出特色之二:严谨的实证分析。基于金融风险传染模型,选择中国内地股市、中国香港股市、日本股市、英国股市与美国股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传统金融风险传染测度方法的运用,实证分析多个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传染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次贷危机之后中国内地等金融市场彼此之间的风险传染问题提供了经验数据。同时通过不同研究方法的比对,指出了传统金融风险传染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改进金融风险传染研究方法提供了研究基础与新的思路,同时也验证确定了非线性的Copula模型对金融风险传染测度的有效性、准确性。此外,在风险传染实证结果基础上构建的两种类型投资组合,即由两个股市构成的投资组合和由多个股市构成的投资组合表明,将极值风险传染研究成果运用于投资组合具有优化其功能的实际运用价值。
该专著的突出特色之三:生动的语言文字。将深入浅出的理论与具体的研究对象相结合,在模型演绎和系统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实证分析,使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各个具体化和代表性的個案得以形象描述和生动呈现。该书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相关研究人员进行金融风险管理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参考文献,同时也为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主体提供了可操作的应用工具和方法借鉴。
综上,淳伟德教授的专著资料翔实,条理清晰,思路开阔,既具有学术性和创新性,又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理论体系较为完整,是一本值得细读并可推荐给学术界更多读者的好书。该研究力求清晰地展现不同金融市场之间的极值风险传染关系,为金融市场的极值风险管理提供一个坚实的“保险”理论和操作工具,从而有助于金融风险管理部门以及投资者未雨绸缪,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有效防范与应对极值金融风险蔓延与传染。该书阐述的模型方法对于投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都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和泛化推广价值。
(责任编辑:张 琦)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