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教学构想

    杨木根

    我认为,《社戏》是鲁迅先生为数不多的以抒情写意的手法表现农村美好意境,表达人与人之间温馨和谐的小说。《社戏》所表现江南水乡诗情画意之情境与《故乡》《祝福》等小说所反映荒凉落后的农村生活及揭示人性之劣根是迵乎不同的。

    小说写“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的平桥村。一群农家孩子在如诗如画的月色下,“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坐船陪“我”到赵庄看社戏,及看戏返途摘豆趣事。这群无束无拘,无忧无虑的孩子及这些新鲜充满刺激的活动对七年级学生而言,有一种在年龄上的天然亲近感。加之作者从孩童的视角,孩童的口吻叙述,这让年龄相近的学生与作品中的“我们”多了些亲切,多了心理的认同感,从而与之在情感上更容易达成共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部分明确要求:对文学作品,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可按小说的一般教法,即以所谓小说的三要素(环境、故事情节、人物)来解读所有的小说,就难以达成新课标对文学作品解读要求;若把握不当,还有肢解文学作品之嫌疑,很难从作品的整体感受具体情境和丰富的人物形象,更不要说让学生深入作品品读出自己独到的情感体验。退一步而言,若是每篇小说的解读都按所谓的小说三要素法解读,这就陷入模式化、套路化的危险,不容易激发学生对文本更深层的挖掘探究。

    那么如何寻找《社戏》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寻找解读此篇小说的最佳切入角度,让学生对《社戏》有个由浅入深,从内容感知至情感体验的过程,且这一教法又不违背小说这一文学作品之特质,同时还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

    依据特级教师陈日亮老师观点, 教学文本解读,侧重点应该是言语形式,而非言语内容,即应着眼于如何通过言语途径将小说的内容和情感“读”出来。只有引导学生领会鲁迅精彩的叙述和描写,才能真正读懂平桥村老老少少至真至纯的人情之美好。

    《社戏》最末一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句质朴语言就值得好好咀嚼,好好揣摩,品味文学大师鲁迅不同常人的语言表述及表述技巧。“真的”“实在”“再”这些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重复强调,与两次“那夜”两次重现“好”究竟要表现什么,表达怎样的一种情感?

    作品由此为解读的突破点,引领学生追根溯源,聚焦“那夜”,聚焦“那夜”的戏与戏的相关,让学生进入“社戏”有关情节,感知“社戏”相关情境,感受偷豆趣闻的情感体验及背后的意蕴。

    “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最爱看的却自始至终没有出现。

    “我有些疲倦”,“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见到些什么都说不上,可见戏实乃无趣之至!

    开始,还耐着性子,“我忍耐着,许多工夫”直至“不住的吁气,打呵欠”。

    戏其实没有多大的看点。

    至于豆,也极普通,想该同第二日六一公公所送豆别无它样。按常理,夜里随意随便所摘的豆肯定不如第二天六一公公精挑细选所送的。可结尾却强调“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若从文字的表面而言,这岂不自相矛盾?对,就从这矛盾的隙缝处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及情感体验。

    醉翁之意不在酒。

    社戏本身的好看与不太好看,在这群热情友好淳朴善良的孩子面前和这江南水乡的美好月夜下已无足轻重。看社戏也仅是为展现平桥村淳朴友好,热情好客的人们提供一个舞台,一个展示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罢了。也恰恰社戏本身的不太好看,乏味之至,才更突显怀念“好豆”“好戏”背后的真实意图:平桥村这“乐土”般的风物人情之美好。

    基于此认知,引导学生体验平桥村的风物人情之“好”及鲁迅先生是如何精当选材与精彩的叙述“好”也就成为《社戏》阅读教学的关键之所在。

    “和我一同玩的是许多小朋友,因为有了远客,他们也都从父母那里得了减少工作的许可,伴我来游戏。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平桥村民淳朴、热情、好客可见一斑。“我们年纪都相仿,但论起行辈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即使偶而有吵闹起来”、“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不拘礼教,不觉犯上,民风淳朴,民情至纯。至于每天的事情大概是掘蚯蚓、钓虾、放牛这些趣事对于久居城镇宅院中“只见四角的天空的我”更是新鲜刺激,其乐无穷!

    在此情境下,笔锋一转,“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不料这一年真可惜,在早上就叫不到船”“吃饭之后,看过戏的少年们也都聚拢来了,高高兴兴的来讲戏。只有我不开口;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于是就有“孩子王”的双喜提议,八叔的航船回来,在“写包票”,保证不出事后,由双喜阿发桂生一群农家孩子陪伴,这次看社戏近似一群孩子在如诗如梦月光下含有探险性质的外出活动。

    于是,在皎洁的月光下,鼻之所嗅的是豆麦与水草的清香;耳之所闻的“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目之所见星星点点的渔火,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如此美好的风情景物,怎么不使人沉醉其间而流连忘返?

    至于,归途夜深腹空肚饿,偷豆这一情节貌似与“社戏”无直接关连却对表现至真至纯的人性是重要的一笔。

    “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更精彩的是如 “偷吃了六一公公的豆,还感激起来”。这不正是“乐土”的平桥村那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直接体现?

    需要说明的是适时恰当地还原小说原版完篇,补充文献,我以为这是学生治学之必须。也许正是在北京所看的两场戏(《社戏》被删去前半部分)让人感知的是环境之喧杂,体会的是人情之冷漠。“北京”这戏与孩童“赵庄那夜”的戏相去甚远落差极大。这一比较,学生一定更深刻地领会文之篇尾为何有如此强烈的怀旧。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至此,学生更容易理解语言大师的鲁迅为何这么表达及这表达背后的用意。

    正是有了这样的分析揣摩,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教学循序渐进之原则,教学设计大略如下:

    第一课时

    素读(也就是祼读,略去时代背景,作者简介,避免先入为主,主题先行。内容情节饶有趣味,让学生充分感知文本即可)。适时还原《社戏》被删去的情节,让学生体会文学作品的完整与关联,旨在更明确作品主旨及作者表达之匠心。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大略设计三个主要环节

    一、说感受,品读表达。对“那夜”戏的总体感受。——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板书: 好豆! 好戏!)

    二、知“社戏” ,品味风情。聚焦重点,感知“社戏”。——戏本身乏味之至。闲添一笔,归途偷豆小插曲,实乃精彩之妙。引导并辨析“乐土”平桥村的风物人情之美好。

    (板书:好豆?好戏? ——景好! 人好!)

    三、完篇章,品析匠心。适时提醒,缺章补漏,还原完篇。引导学生品析作者的匠心所在。

    (板书:好豆……好戏……)

    四、明学法,规律提升。点出此节课的教学方法——矛盾质疑法:无疑处且见疑 有疑处化无疑。

    【板书设计】

    社戏 鲁迅

    (此文是立项编号为FJCGJJ12-151的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规划课题“诵经典国学 读名著百家——经典名著教学实效性探究”之教学设计成果)

    (作者单位:永安市第六中学)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