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主要误区

蒋道前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生物实验不仅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生物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因而实验教学在中学生物学科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却远远落后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由于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取消了生物中考,很多地方学校领导和教育部门由于应试教育而忽视了生物实验教学,对生物实验教学不重视、不配合,老师对生物实验的教学不积极,疏于钻研生物课程标准,使得生物实验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许多误区。
一、黑板上讲实验,课本中背实验
由于生物实验课的准备量大,上课到整理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在实际教学中实验课的课堂纪律难以掌控,实验效果不佳,使得许多老师组织实验课的积极性不高,认为提高学生的成绩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背实验来得快、效果好,因而不愿意组织实验教学。对教科书中要求实验的内容,在课堂上说实验目的,在课本中讲实验过程,在黑板上写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让学生把重要的实验现象和结论记在课本上并要求课后背熟,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拿来的知识。例如在“练习显微镜的使用”中,老师从显微镜的安放、对光、调焦,到低倍镜、高倍镜的使用;从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到如何移动装片使需要观察的内容在视野的中间,讲得面面俱到,非常具体、细致,让学生一一地记录下来,以便课后记忆。反观学生没有经过实际操作,拿到显微镜后无从下手,老师所讲的知识如雾里看花,实际操作中将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学生没有亲自体验就无法形成实验的概念,更谈不上形成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探究能力。即使学生短时间内能将一些实验现象和结论记住,由于没有经过感性认识,经过一些时间也不会留下多少记忆。
二、将“分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
在现行的初中生物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学生分组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交流合作能力,使他们在学习和实验中,形成生物实际操作的基本技能,培养实事求是的品质和生物科学素养。然而大多数学校,生物分组实验的开展都不理想,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校领导在生物实验材料上不愿投资,而许多老师以分组实验材料难得、器材容易损坏、实验条件有限等借口不愿上。即使上实验课,也随意地将分组实验改为教师的演示实验,总认为演示实验能紧扣教学环节,突出重点,易把握教学节奏,有利于教学时间的掌握。这些是分组实验无法替代的。例如有些老师在讲“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上,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时,老师先通过师生问答讲述发现鼠妇的地方,鼠妇喜爱生活的环境及生活习性,然后老师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出实验结论,即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这个实验看起来条理清晰,课堂节奏容易掌控,也能得出较为理想的实验结果,达到了实验验证的目的。然而这个实验从开始学生就已经知道了实验要达到的结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会大大降低,久而久之则淡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分组实验是由学生亲自操作的,在实验过程中能够产生好奇心、充实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分组实验是以“组”为单位,为了更好地完成实验,小组就有分工、协作,这样无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与人愉快合作的意识和团结协作的能力。这些都是演示实验无法达成的,它也无法取代分组实验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
三、将“探究实验”上成“验证实验”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旨在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探究问题的方法和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而探究性实验则是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生物老师却将课本上的探究实验上成了验证实验,认为验证实验简单明了,用时少,指向明确,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例如在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实验中,分别把课前准备好的蚯蚓放在粗糙的硬纸板上和光滑的玻璃板上,让学生观察其运动状态,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出结论,实验结束后并将蚯蚓放回大自然中去。这个实验粗看起来较为圆满,但细细品味就能看出它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违背了探究实验动手和动脑相结合的原则。因为探究实验都有基本的步骤,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收集整理材料、得出结论,它的每一步骤都有重要的作用,从提出问题起就使学生投入到问题的思考中去,从形成自己的猜想到设计和实施实验,能使学生动脑和动手有机地相结合,培养其生物实验技能,从收集和整理资料中培养学生的搜集资料和与他人合作交流能力,从而培养科学的探究问题的习惯,这些都是验证实验所无法给予的。
四、用多媒体课件代替实验教学
由于现代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已成为广大老师教学中必备的技能,很多老师将自己制作的课件发表于互联网上,与他人成果共享。这给教学的一线教师带来了福音,在时间和空间上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为实验教学提供了无穷的想象和很好的素材。很多老师只要在上课前精心搜索就能找到较为理想的课件。多媒体课件容量大,内容丰富,能利用光电声形等要素将生物实验展示给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受生物老师的欢迎。很多难做的实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模拟仿真各种情景,将实验过程演变得惟妙惟肖。然而多媒体教学虽然有着非常多的优点,但它无法取代学生的动手实验操作,实验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如果学生不亲自参与探究,就无法体会实验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无法理解每一项成果的取得需要经过无数次的实验从失败中总结出来。只有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领悟科学的本质,在探究的过程中才能学会一般探究的方法、形成科学的观点。如果用多媒体虚拟技术完全代替学生的生物实验操作,让学生被动地当观众,则完全丧失了对学生的科学性培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响水县周集实验学校)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