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背景下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环境创设分析

    孙瑞娟 芮方莹

    内容摘要:孔子曾提出“多习行”,就是要求学生在广泛深入的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实践的能力。可见,实践以及实践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高校作为不完全开放的教学场所,与社会环境的接触有限,因此要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高校里加强形势与政策实践环境的创设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新背景 形势与政策 环境创设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贴近社会现实,时效性、针对性和引导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的国内外形势,领会当前所处时代的变革、机遇和挑战,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分析理解国家发展政策,认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过程既是对学生的头脑进行理论武装的过程,也是学生对党的理论的思考与运用、检验和认同的过程。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党和国家都处在时代的变革、机遇和挑战当中,这既对大学生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为高校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有效的武装到学生头脑当中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因此就必须要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

    由该课程的内容和教育目的来看,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取材于社会和政治现实,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激发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在更高的层次上树立向上的积极的人生理想,实质上最终也作用于社会和政治环境。

    环境的概念,一般来说是指围绕某一事物,并且能够对这个事物产生影响的客体总和。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研究的主体是能够围绕着人进行的,因此环境通常是指人周围的能够对人形成影响的情况和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的,环境也创造人”。即马克思认为环境制约人的发展但是人也可以能动的改造环境,人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在发展自身。孔子也曾提出“多习行”,就是要求学生在广泛深入的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实践的能力。可见,实践以及实践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高校作为不完全开放的教学场所,与社会环境的接触有限,因此要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高校里加强形势与政策实践环境的创设是十分必要的。

    一.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实践环境创设影响因素分析

    (一)学生物质精神需求变化

    实践环境创设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学生的需求变化是影响高校形势与政策实践环境是否合理有效的重要因素。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实质上也反映了人的需求的变化。当前的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物质精神需呈现出了新时代的独特性。

    首先是大学生精神需求的变化。随着时代发展,当前大学生群体更加注重自身的体验感受,追求公平自由,厌恶说教和灌输的教育观点。尤其是享受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学生,更加追求自由平等的环境,渴望尊重、独特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此同时,当代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几乎都是处在象牙塔里生活,对社会的认识较为局限,社会经验十分有限,这就造成了许多大学生对许多社会现象的盲视和片面的理解,形成的结果就是一方面大学生追求自由平等,渴望独立、尊重和价值实现,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验的缺乏对世界的认识较为片面甚至偏激,显得自我和自利。

    其次大学生的物质需求发生了变化。物质需求的变化既有精神文化方面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当前经济环境(就业环境)的变化。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的变化让现代大学生更为焦虑自身的生存发展问题。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发展要经由“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由低到高五个层级的演进,当大学生在关于自身生存问题这一基本需求的焦虑无法缓解的时候,学生也很难考虑更高层次的追求,只会更关注对自己“有用的课或活动”。而当前的形势与政策课并没有挠到学生这一“痒处”,自然没有办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二)校园文化环境因素

    文化环境因素主要指形势与政策实践环境创设过程中大学生所处地点的思想观念、文化水平等能够对大学生培养形成影响的因素。高校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视程度,校园文化、学风建设等文化氛围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古代孟母三迁就很好的阐述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人引导培养的重要性。高校如果重视校园的政治文化氛围的建设与政策宣传,鼓励讨论和参与实践,那么学生自然更加关注形势与政策相关内容,形成积极开放的学习风气。目前尽管不少高校都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举办学习讲座等,但是效果一般,除了宣传方法的问题之外,当前大学生群体间所流行的文化与主流文化有着一定的区别也是难以引起学生关注认同的重要因素。学生间流行的文化更加多元和小众化,例如二次元圈、饭圈等,这种文化趋向导致了大学生的日常语言更加多元和私密,与严肃的教学语言有很大差别,更容易形成语言文化上的“代沟”。

    (三)校园科技环境因素

    科技环境因素指的是科学技术对高校形势与政策实践环境创设过程中对大学生培养形成影响的因素。当前,互联网技术是最大的影响因素。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为形势与政策实践环境创设带来巨大的机遇,依托互联网技术高校实践环境得到了延伸和拓展,例如微课、连线采访、直播转播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得到了探索和发展。另一方面,互联网、大数据算法等新技术也吸引走了学生的目光和时间,相对的减弱了学校形势与政策课培养计划的效果。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社交方式和认知方式,甚至“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就不知道如何生活”,而實践环境的创设即是要鼓励学生走向社会现实,培养分析和实践的能力,因此网络技术传媒技术的发展也增加了创设有效的形势与政策实践环境的难度。

    二.高校加强形势与政策实践环境创设的路径建议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舆论宣传

    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导向作用。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和舆论宣传的有利于形势与政策实践环境的创设。要加强文化建设和舆论宣传,首先要求高校重视形势与政策教育,积极贯彻党和政府的要求意见,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政治文化氛围。其次,要创新宣传方式和宣传的语言。宣传方式要多变,可以借助多平台采用多种形式,语言要贴近学生日常,避免过分严肃和理论化叙述。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