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情感脉搏?紧扣文本解读
程卫东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有效达成《新课标》的规定呢?
我认为散文阅读教学就是通过组织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把握散文内在的蕴涵,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通过深入剖析教材,把握文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提高实效,我尝试了一些如下做法:
一、散文教学要捕捉情感,让学生感受生活美
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文道统一原则、听说读写互相促进的原则、语文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课内外语文学习相结合的原则。散文教学首先要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把握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的特点:一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在听说读写过程中熏陶感染,逐步深入学生的心灵;二是具体形象,要抓住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自然形象,多采用形象化的语言;三是以情育人,运用课文佳作所包含的真挚感情去叩击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既收到以情动人的效果又培育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四是激思励志,要抓住文章或所教内容的精要之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他们进行思维,激发他们生疑、质疑,探索生活和人生的真谛。
如讲解朱自清的《绿》,通过对梅雨潭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自然景观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的主题。作者对生命、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寄托在文中所描绘的“梅雨潭的绿”上。
二、散文教学要抓住文眼,让学生体验构思美
文眼,即揭示全文主旨的点睛之笔,是牵制全篇的艺术构思的焦点。行文脉络,是一个完美、严谨的艺术整体的脉络和筋骨,在全文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弄清散文的线索。散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在教学的时候不可能面面俱到,应该有所侧重,所以需要学生先理清文章思路,抓住文中的“题眼”,再以“题眼”为支撑点架起整体结构的轮廓。在学生了解文章的布局后,教师可以选取最能表达文章思想感情的地方讲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把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讲解《绿》要让学生知道,文章不同与一般的游记散文,它的重点不在于记述游踪和见到的种种景物,而是通篇文章紧紧围绕梅雨潭的“绿”展开,抒发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开头一句“惊诧于梅雨潭的绿”,落笔点题,感情倾泻而出,是文眼所在。可是紧接着却未写“梅雨潭”,而从几个不同的观察点写梅雨瀑来衬托出梅雨潭的绿,接着从多角度描写梅雨潭的绿的美,最后文章再次回到篇首“惊诧于梅雨潭的绿”文眼上。
由此可知,要讲好散文,必须紧扣文眼,理清行文脉络,从结构入手,具体分析,千万不要笼统评论,脱离文本。
三、散文教学要品味语言,让学生体会意境美
朱熹说:“读书之能,既先识得它外面一个皮壳好,又须识得它里面骨髓好。”散文教学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能协助学生体会那些表情达意比较深刻的词句,感知其美妙之处,其深邃之意,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
散文对语言的要求很高,优秀的散文有诗一般的语言。在学习鉴赏散文的过程中只有细细品味文中那些经过作者精心锤炼的语言,才能体会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感情,感受其中的魅力。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散文的一些精彩语段及词语进行赏析、揣摩,体会散文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比如《绿》这篇优美散文,在赏析“梅雨潭的绿”这一极富诗情画意的语段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领会“招引”“追捉”词语表现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情趣,揣摩“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丰富内涵。赏析本段结尾一段较长的直接抒情句子时,可以引导学生找出一连用了九个的“你”和“拍”“抚”“掬”“吻”等动词,然后让学生思考:抒发了作者对梅雨潭的绿怎样的感情?《绿》的语言精雕细刻,浓墨重彩、栩栩传神,把景色之美写得淋漓尽致。
四、散文教学要注重朗读,让学生感受旋律美
无论是理清思路,把握情感,还是品味语言,都离不开朗读。美文是读出来,文不读透不开讲。我认为课堂上引导朗读尤为重要,我观看了余映潮老师的录像课《紫藤萝瀑布》,他上课非常注重引导学生朗读:进行了自由讀整体感知、主体段读梳理结构、自由选读融入感情、深情演读展示风采、师生配合读、悟读品读深入文本、浓缩诵读培养语文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一篇短文在四十五分钟内却进行了六次读,其中出声读5次,这样既激活了学生兴趣,更使学生自然就会对文本非常熟悉,为学生理解文本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读必出声,出声才能使读展现激情。读必有指导,有指导才能深入地读,读出精彩,你看,余老师这样指导:“赞叹的语调、喜爱的语调、感叹的语调;不要有拖腔,也不要有拖调,要用心朗读;读出情感,读出对花的喜爱;”。读,散文教学的基本功,不读、读得少,散文教学就难以成功。
五、散文教学要注重指导,让学生学会欣赏美
教是为了学,没有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一堂课就是失败的。没有学法的指导,学生就不可能举一反三。指导如何读就不说了,且看对于学习方法的指导:余映潮老师在上《紫藤萝瀑布》时,余老师的“集美”训练,让学生把该文整理成200字左右的短文就了不起,他说从课文中,第一要画出写整个紫藤萝瀑布的句子;第二,画出小花的句子;第三,画出表达自己情感的句子;第四,要画出点题的句子。这项创造性的工作,将全文的核心以理解后的形式展现出来,并背诵下来,对于语文素养的培养很有价值!这是在教会学生读深读透抒情散文。
提高散文教学实效的另一方面就是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原有生活体验,真正做到“让学引思”,激起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无论课堂教学的实效与长效,都要立足于学生知识、能力、人格等方面的原有水平,或精心设计教学切入点,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合理评价学生,激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或拓展学习空间,激起学生求知的兴趣;或寻找美点,让语文课奉献一份美丽的心灵鸡汤,注重感悟,让语文课绽放一束美丽的理性之花……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有兴趣、有参与体验、有情感共鸣、有思维活动、有诵读感悟、有交流碰撞。 充分发挥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开启关闭的心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教”山有路勤为经,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要认真钻研备课,不断提高理论的水平,更好亲身实践,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教学散文时,我们应把握作者的情感脉搏,紧扣文本进行深度解读;我们要尊重学生,让时间空间,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带着学生在欣赏美文中不断丰富自己,培养自身高尚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