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的心理分析及教育方法
吉小为
[摘 要]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恋爱已成常態,大学生的恋爱特点和恋爱心理成为社会对大学生恋爱的普遍关注点。想要改善高校大学生恋爱中存在的问题,就应该对大学生的恋爱特点和心理有充分的了解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教育方法。以南京林业大学大一到大四学生为研究样本,进行了抽样调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分析和解决措施。
[关 键 词] 大学生;恋爱特点; 恋爱心理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7-0138-01
高校大学生大多处于18至23岁的年龄,这个年龄段特殊的生理时期也使他们对异性有着自然的向往,产生了渴望组成亲密关系的微妙心情,因此恋爱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青少年的心理建设并未完全成熟,在处理感情问题方面,大多数人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面对这样的情况,对青年大学生的恋爱特点及心理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就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在南京林业大学的学生中做了一次关于青年大学生恋爱特点和心理的抽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恋爱现状、对恋爱的态度和看法等。此项调查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85份,其中男生139份,女生146份。
一、大学生恋爱的特点
(一)范围的普遍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和进步,社会风气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为当代青少年营造了自由美好的恋爱氛围,使他们能够主动大方地表明自己对异性的爱慕之情,勇于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调查显示,多达83.53%的学生正处于恋爱的状态或曾经有过感情经历,只有16.47%的学生表示从未有过恋爱经历,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恋爱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二)目的的多样性
受全球化的影响,现代潮流对中国传统思想产生较大的冲击,部分青年的恋爱观更多在于享受自由恋爱环境下的浪漫爱情。数据表明,56.47%的学生出于爱慕而追求爱情,追求浪漫、享受爱情为恋爱目的的学生占22.35%,21.18%的学生是出于想要陪伴的目的而恋爱。可见,当代大学生恋爱有其自身的自由化、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
(三)标准的理想性
调查显示:16.47%的学生希望恋爱对象有较高的知识修养,能够一起成长,29.41%的学生以外貌为选择标准,48.24%的学生认为只要性格好,相处融洽就可以,3.53%的学生要求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和共同的追求,只有2.35%的学生要求对方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而对于恋爱对象是否要有经济基础这一问题来说,没有学生选择“没钱的不给予考虑”这一选项,可见大学生恋爱标准过于理想化。
二、大学生常见的恋爱心理
(一)随意心理
大多数青年大学生谈恋爱的目的就是体会那种对爱情的憧憬以及感情之间的浪漫,并不是说以结婚为爱情的最终目标。因此易产生一种随意心理,“拿得起,放得下”。并且大学生尚未具有较为成熟的处理方式的能力,若不加以干涉,可能会造成较大的后果,甚至产生悲剧。
(二)矛盾心理
矛盾心理就是指当代大学生在权衡学习以及和同性朋友相处跟恋爱关系的时候所产生的一种心理。调查显示:只有12.94%的学生觉得恋爱对自己的心态和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的学生表示恋爱对自己正常的学习生活造成影响;其他27.06%的学生表示恋爱有时会打乱自己的学习计划;38.82%的学生表示恋爱已经对他们的学业产生了轻微的负面影响。剩下的1.18%的学生表示恋爱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而对和同性朋友的交往问题上,多达80%的学生认为恋爱会影响到他和同性朋友之间的友谊。
由此可见,虽然当前很多大学生表面上呈现的是重视学习的态度,但是一旦其他因素跟恋爱出现矛盾时,他们还是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爱情上,给自己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脆弱心理
失恋是部分当代大学生必经的情感挫折,是大学生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情感经历。然而由于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在处理失恋问题上,做法不够成熟恰当。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当代大学生仍然不具备妥当处理情感挫折的能力,从而容易导致对自身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创伤,产生挫败、抑郁、焦虑等负面心理。
三、对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的指导教育
(一)提前指导,防患于未然
对当代大学生正确的恋爱价值观、恋爱道德观以及性观念的教育指导,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要任务。高校可以通过开展讲座和开设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公共课程的方式向在校学生传输正确的恋爱观念。此外,还应充分利用校园报刊、标语、文化活动等为在校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二)咨询帮助,及时疏导
为了更好地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各高校均要设立心理咨询室,对每个班级设置心理委员的职务,并由专业的老师进行授课培训。这也便于学校能及时为在恋爱中遇到问题的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指引他们能够正确地疏导自己的情绪,解决情感问题。
(三)追踪辅导,建立防御
部分当代大学生在遭受较大的情感挫折——失恋后,会对自己心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严重者可能会产生抑郁、焦虑、自卑、敌对、偏执等情感障碍。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学校能够提供给问题者长期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他们掌握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从而化解由于失恋而产生的挫败心理,使其尽快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重新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生活。
在这样的心理教育和指导下,高校能够逐渐帮助当代大学生建立起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当他们再次遇到情感挫折时,能够正确地调节自己的情绪,用积极健康的态度处理问题。将挫折情绪升华为自我提升的重要动力,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
参考文献:
[1]方鸿志,周方遒,隽美惠.大学生恋爱心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3(9):680-683.
[2]王雪飞.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及其观念的调查与分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5(5):15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