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生活化例谈
【摘 要】在现实生活中,语文学习的内容随处可见,只要我们能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把语文学习同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我们就可以从中获得许多语文的知识和素养。
【关键词】生活化;语文学习;学习目的;语文教学
“生活化”作为一种价值倾向,已经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重视。甚至有人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目标越与生活联系,越与学习者利益相关,越能收到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高考能取得好的成绩,而且应该关注它在生活中的作用,关注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我们语文教学的悲哀常常在于把有趣的知识变成了无聊的文字游戏,把简单变得复杂繁琐,把有用变成了无用,把近的变成远的。所以,本来离社会生活最近的语文学科远离了生活实际,语文学习变得索然无味。
语文教学的悲哀还在于对“有用”的极其狭隘的理解。南京师大附中的王栋生老师曾在一次讲座中讲到一件令他很愤慨的事情:高三的一个学生给他提意见,让他不要浪费时间讲与高考无关的内容。王老师说,你怎么就知道这与高考无关?你怎么能这么势利?我们能深切体会王老师当时的心情。极端的功利主义像一座大山压在了当前的语文教学上,让我们难以喘息。
语文教师承担着提高学生语言文字水平,传承祖国文化的重要使命,即便在艰难的背景下也应该有所作为。下面我将以一些实例来阐述语文学习生活化的问题,与同仁共勉。
语文是母语学习,是我们生命的组成部分。把语文学习从学生的生命中剥离出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比如,文言文学习,我们看看有些文言文训练或者考试的题目吧:“求”在不同句子中各是什么意思?探求,请求,……在做“古今异义”题目时,我发现很多同学“古义”说出来了,往往“今义”说不出来。比如“芳草鲜美”,“鲜美”的意思是“鲜艳美丽”,今义呢?还有“智力”、“众人”、“小学”、“学者”、“下咽”、“不行”,……当然,从学习方法上来看,比较一下也未尝不可,但如果用考题来为难学生就有些钻牛角尖了。其实,语言文字是有传承的,不可能无中生有。我们要告诉学生语言变化的一些规律,那学生就不会无所适从。比如,前面提到的“求”和现代汉语就近乎一样,只不过是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罢了,不必故弄玄虚。把这些本不构成阅读障碍的词拿出来要学生解释,不仅无益,而且有害。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决不能故意为难学生。比如前面提到的几个“古今异义”的词,只要了解古汉语“一字一词”的特点,学生就豁然开朗了。
语文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在深厚的母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深受母语浸润,语文水平为何会如此低下?语文教学有效促进了学生母语素养的提高了吗?我们的语文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教给学生什么呢?学生即将走向高校,或者社会,我们“授之以渔”了吗?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拼音,学习汉字,到了高中还在学。从《汉语拼音方案》学起,常用字,次常用字,多音字,……使学生苦不堪言。汉字凝结着民族智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可以说,汉字是“音形义”一体的,每个汉字的背后都有动人的故事,这是非常重要的规律,高中生在知性的层面上懂得了这些,他们就会喜欢这些知识,并能够大大提高规范用字的水平。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够把语文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们学习“句式变换”,可以用生活中的情景来学习。外面寒风凛冽,有个同学突然拉开了窗子。你想让他把窗子关起来,怎么说?“把窗子关起来!”还是“请你把窗子关起来,好吗?”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如何收到好的表达效果,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这样,学生知道了语言运用能够有效提高沟通效益,谁不乐意去学呢?现在学生有种被逼着学习的感觉,这种倾向的改变应该通过学习内容本身来改变,而不是靠说教。
我坚持认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多的是需要激发和指导,而不是给予。就母语背景来看,当今学生的母语水平,并不像某些人说的那样不堪。几乎任何一个高中生在母语接受和表达上都可以表现出令人佩服的语言能力,当然,一般都在口语环境中表现出来。而且,言语表达不仅是一个人语言素养的体现,还与个性有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判断一个人话说得好不好,更多的是个性的角度,而非语言修养。那么,作为为学生未来人生奠基的高中语文教育,在表达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一是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绪的准确性,二是符合语法的逻辑规范性,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恰切性。事实上,语文教学中的简单、机械不仅大大降低了语文学习的效益,而且严重背离了语文作为母语学习的本质。
在现行高考制度下,所谓“简单训练”看起来很有效。但从学习规律和教学实践看,反复训练并没有收到想象的效果。句式变换是高考常考的题型。聪明的教师应该借高考题目进行素质化训练,让学生知道这个知识点和生活有什么联系,我们为什么要变换句式。当他们知道这个训练既能提高高考分数,又能提高言语能力,学生就会乐于学习,做到事半功倍。
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作为一种导向,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语文题目已经更多地关注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比如07年四川高考语文卷语言运用部分,就较好地模拟了生活场景中的语言表达。其中的第20题就很有意思:
20、下面有两个口语交际的情景,请任选一个,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论。(4分)
(1)有人随地吐痰,别人批评他:“随地吐痰不卫生。”他貌似有理地说:“有痰不吐更不卫生。”
(2)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往前挤。别人批评他:“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
他嘻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这是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景。如果没有一点机智还真会给那些不讲公德的人蒙住。所以语文能力不只是一般性的文字技术;这里面有逻辑,有智慧,还有勇气……答案不是唯一的,但要简明、得体,更要体现语言的力量。参考答案:(1)①是的,有痰不吐不卫生,但那只是你个人的卫生,你不能为了个人卫生而影响公共卫生!②痰,当然应该吐,但不要吐在影响公共卫生的地方!(2)①人家雷锋挤的是时间,钻的是技术;而你挤的是车子,钻的是空子!②请你把挤劲、钻劲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不要用它来损人利己!
我们学了那么多年语文,如果这么一点问题都解决不了岂不可悲?我一直认为语文学习应该让学生变得更聪明,更能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明白了这一点,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有趣起来,生动起来。
【作者简介】?摇聂德琴,江苏省扬州市公道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