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三原则视角下的《围城》翻译研究

    易丹恒

    内容摘要: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是翻译理论界的重要原则,经常被学者拿来做研究分析。以英国翻译理论家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翻译三原则”为指导,以钱钟书的《围城》为原文本,以茅国权和珍妮·凯利的英译本《Fortress Besieged》为切入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短语、句子和段落,深入剖析译文如何与“翻译三原则”的思想相对应,加深读者对“翻译三原则”和《围城》的认识。

    关键词:翻译三原则 《围城》 翻译

    钱钟书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和文学研究家,为推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做了巨大贡献。其代表作《围城》是他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钱钟书以其幽默的语言风格,造就了这部独特的讽刺小说,甚至被称作“新儒林外史”。“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短短几句话便概括了整篇小说的内涵。

    《围城》最为出名的英译本是珍妮·凯利与茅国权合译的《Fortress Besieged》。在深入理解原文的语言基础上,将原文的意蕴翻译出来,切合“翻译三原则”的中心思想,使得《围城》在全世界享有盛名,促进了国内外学者对于《围城》的研究,加强了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文章将选取一些典型的例子来分析《围城》翻译与泰特勒“翻译三原则”的契合之处。

    一.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

    泰特勒在《论翻译的原则》一书中对“优秀的翻译”进行了界定并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

    即:A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as that of the original.

    A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

    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作为一个重要的翻译理论,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都起了重大的指导作用。茅国权和珍妮·凯利通过细读《围城》原文本,研究其中的语言特色,将其译成英文,不断地打磨修改。接下来,文章将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的角度来分析《围城》的翻译。

    二.从“翻译三原则”看《围城》翻译

    1.从第一条原则来看《围城》翻译

    泰特勒提出的第一条原则,是指译文和原文的思想内容要一致。《围城》里有许多具有文化意蕴的词语,即使是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里,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1)桃子吃完,他两脸两手都挂了幌子,苏小姐看着他笑。(钱钟书2015:25)

    After he ate the peach, telltale marks were left on his cheeks and hands. She looked at him and laughed.(茅国权,珍妮·凯利2003:56)

    方鸿渐和苏文纨同游香港,在甲板上一起吃水果。苏文纨原本执意要给方鸿渐剥桃子,但方鸿渐没同意,结果方鸿渐吃完桃子,弄得脸上手上都是桃渍。原文用的是“他两脸两手都挂了幌子”,“幌子”一词有多重含义,最开始指酒肆用来招揽顾客的帘子,后指显现在外面的标志或痕迹,亦可指为了欺骗而采取的伪装或权宜之计。很明显,在这句话中,“幌子”指的是桃子汁所留下的痕迹,所以译文中用的“telltale marks”来形容“幌子”,不但很好的传达了原文的原始意义,还将其内涵意义解释了出来。“telltale”原指“泄露秘密的”,用来“marks”,加强了方鸿渐的当时的窘迫感,更能体现人物性格,使得译文充分反映了原作的思想,符合第一条翻译原则。

    (2)刻意打扮的女孩子,或者是已有男朋友,对自己的身体发生了新兴趣,发现了新价值,或者是需要男朋友,挂个鲜明的幌子,好刺眼射目,不致遭男人忽略。(钱钟书2015:58)

    A girl who works hard at making up either has a boy friend already and has discovered a new interest or value in her body, or else shes looking for a boy friend and is hanging out a colorful eye-catching signboard to attract a mans attention.(茅國权,珍妮·凯利2003:120)

    方鸿渐对唐晓芙心生爱意,但又不确定她是否已有男朋友,所以就从女子是否化妆打扮来判断一个女子是否有男朋友或是需要男朋友。“挂个鲜明的幌子”这里的“幌子”则是指“为了欺骗而采取的伪装或权宜之计”,是女子吸引男子目光的一种手段,译文中用“ a colorful eye-catching signboard”来表示“幌子”,不仅表明是一种手段,一种方式,还用“eye-catching”来修饰,形象地描述了“幌子”的实际用途就是吸引男子的目光的,贴合与原文的思想。

    2.从第二条原则来看《围城》翻译

    泰特勒提出的第二原则强调译文作品和原文作品的风格和写作手法要一致。《围城》是一部极具讽刺意味的小说,原文本有很多带有讽刺意味的句子,在翻译的时候也要充分传达这种效果。

    (3)我们背后都叫他“寒暑表”,因为他脸色忽升忽降,表示出他跟女学生距离的远近。(钱钟书2015:52)

    We used to call him ‘the thermometer behind his back since his facial coloring indicated his relative distances from girls.(茅国权,珍妮·凯利2003:108)

    方鸿渐是个脸皮很薄,在女生面前又有点害羞的人。他跟女生走的近了就会脸红,而脸色这个抽象性的词语原本是不好形容,用“寒暑表”一词生动地描述了方鸿渐近距离接近女生就会害羞的这一性格特点。在译文中,译者对应地译成“the thermometer”,在后面再加上对这一词的解释“since his facial coloring indicated his relative distances from girls”,既传达了原文本的含义,也保留了其讽刺意义,与原文本的风格保持一致。

    3.从第三条原则来看《围城》的翻译

    泰特勒的第三条原则指译文应该与原文一样流畅。在译出原文含义的同时,还要保证译文的流畅性,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细细研究《围城》中的一些段落,便可看出译文是否符合第三条原则。

    (4)看了几次表,过一个钟头,打电话到周家问,鸿渐还没回去,她惊慌得愈想愈怕。吃过晚饭,雨早止了,她不愿意家里人听见,溜出门到邻近糖果店借打电话,心乱性急,第一次打错了,第二次打过了只听对面铃响,好久没人来接。(钱钟书2015:107)

    She checked her watch a few times; after an hour, she called up the Chous to ask about him. Hung-chien hadnnt come home yet. Alarmed, she grew more apprehensive. When dinner was over and the rain had stopped, not wishing her family to overhear, she slipped out to a neighborhood candy store to use the telephone. Confused and upset, she first dialed a wrong number; dialing a second time, all she heard was the telephone ringing at the other end.(茅國权,珍妮·凯利2003:212)

    唐晓芙喜欢方鸿渐,可是她又觉得方鸿渐的过去太丰富了,把她的真实想法都跟他说了,方鸿渐一气之下便走了。方鸿渐走了后,唐晓芙又很担心,所以便有了选段的情景。译文将唐晓芙的动作神态刻画得清晰明了。“checked”“called up”“grew”“slip out”一系列动词的运用,按照原文的顺序,将唐晓芙的动作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感受到这个女子内心的慌乱与担忧,传达原文含义的同时,也保持了原文的流畅性。

    三.结语

    在泰特勒“翻译三原则”的指导下,通过研究《围城》的翻译,分析了文中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可以看出《围城》深厚的文化精髓,茅国权和珍妮凯利的译文也充分传达了原文本的写作风格,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也有切合之处,给我们日后的翻译工作提供了指导。

    参考文献

    [1]TYTLER A F. 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9.

    [2]陈伟. 从泰特勒翻译三原则的角度审视林语堂《浮生六记》的翻译 [D]. 郑州:郑州大学,2010.

    [3]珍妮·凯利. 围城(英汉·对照)[M]. 茅国权,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4]沈从文. 围城[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