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研究

    潘玉梅 张雪君 董琳琳

    摘? 要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面对这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积极探索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到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路径,从涉及高校人才培养最主要的教育、科研、管理、服务等多维度出发,通过培养过程中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贯通融合,达到高校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高校;人才培养;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04-0085-03

    Research for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to Talent Training of Undergraduate in New Era//PAN Yumei, ZHANG Xuejun, DONG Linlin

    Abstract Under the new era,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universities shoulder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training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for socialism. Facing such a difficult system engineering, the paper explor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o carry out the?education teaching process path, from the main education involves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service and other dimensions.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enhance the cultivation of under-graduate.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college; talent training; foster virtue through education

    1 前言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协同性高、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随着不同思想文化的交融交锋,伴随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更多的新任务和新挑战[1]。

    当今时代是一个飞速变化和发展的时代,学生的思想信念和价值取向都呈现出科学化、复杂化,这也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不断增加科学含量,具备360度德育“大熔炉”的教育合力作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培养学生的全过程。为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充分发挥立德树人在我国高等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本文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通过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不断完善和改进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含量,并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将思想政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教学作为学生培养最主要的思想阵地,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和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繼续深化思政课程教学改革? 继续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地位,深化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上突出思政课程的时代性、现实感和生活化,保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效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引领学生感知思政课所教与社会现实、时代发展之间的紧密关联[2]。在教学形式上,加强推进思政课堂的可变性,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认为:“要改变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授课方式,多采用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方法,使教学手段方法更好满足学生的期待。”[3]将专业课常用的PBL、专题讨论等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到思政课堂中,并推动思政课同互联网的高度融合,综合运用慕课、微课、微信等新技术手段,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课堂教育相连接,课内外相互补充、相互融合,汇聚“线下+线上”育人资源。

    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 思想政治教育绝不是思政课程的单打独斗,需各门课程的同向协同。为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同向同行,高校需打破固定的教学模式,加强课程顶层设计,通过以学科知识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平台,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会贯通地增强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开设专项课程改革基金,激发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的动力与活力,课程改革中鼓励思想政治课程教师与其他教师组建多学科融合团队,定期相互协作、集体备课攻关,使其他课程的思政内涵和德育功能得以充分挖掘及发挥,通过课程思政引领专业教学改革,注重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突出显性思政教育与隐性思政教育的相互融通,共同为学生答疑解惑,巩固思想政治的话越权。

    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研究的协同教育

    高校作为科学研究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基地,具有主体知名度高、成果影响力大、引领推动作用强的特点,因此,强化思想政治在科研中的价值引领是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选择[1]。

    强化思想政治在科研中的价值引领? “国之所需,科研所向”,高校科研工作不仅是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阵地,更是培育国家科研工作人才的摇篮。高校应积极推进学生科研能力立德树人培养制度落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科研中的价值引领,构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制度规范化,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建立科研小组长负责制,通过具体科研工作和实验技能,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同时加强科研精神道德培养,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并巩固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认真、坚韧、严谨、诚信等学术品质和作风。

    全面加强科研工作者价值引领作用? 高校教师往往兼具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科研工作教师处于高校人才梯队的高端,其科研价值取向、态度、方法及水平对各层次学生均有引领作用并能产生深远的影响。而思想政治教育是进行价值灌输和引导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个人的价值引领意识对教育效果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教师立德树人的作用和功能,把学科、专业和科研等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积极构建科研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强化引领学术道德在科研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构建以科研小组或教研室为党支部的党组织架构,因地制宜地制订学习计划,把学术道德教育与党支部学习紧密结合,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全方位提升教师思想道德素养,加强讨论在科研工作中突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传授,在科研学习言传身教中培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4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的融合

    教育与管理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管理的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填补学生的道德及思想意识,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课堂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环节。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学生管理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思想进行引导、转化和教育,培养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同时也能避免出现矛盾及问题,保持思想稳定。

    强化学生管理顶层设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大学管理者包括学校管理政策的决策者,也包括执行政策、处理事务的基层管理人员。要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的融合,高校党委要统揽全局,明确每个部门的育人责任,形成全校一盘棋,把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学校党务工作者、辅导员、班导师、主课教师协同合作机制,使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团委活动、日常管理工作有效结合,形成以辅导员为主班导师、党务工作者为辅的学生管理模式。

    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基层学生管理人员是日常管理中接触学生最多的教育工作者,高校基层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发展,突破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主观能动性,把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润物无声的灵活方式结合起来,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日常生活、学习就业等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特别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引导学生在网络舆论讨论或评论过程中坚守社会伦理道德底线,增强信息分辨能力。在实践问题中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思想政治教育由理论转换为日常,真正实现教育与管理的协同效应。

    5 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服务育人的有机结合

    服务育人是把思想政治融入于服务中,从而潜移默化达到育人的效果。作为学生成才的动力和条件,服务育人包含了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高校创造条件以学生为本,在全力服务学生中育人;第二层含义是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在实践中达到育人目的。

    在服务岗位中发挥以学生为本的育人功能? 服务育人作为高校服务岗位的根本宗旨,是搞好教学、科研、管理的先决条件和物质保障。校园服务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包括行为、制度、环境、安全等。以学生为本,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服务的各个环节,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行为育人是高校服务岗位工作者最直接的育人方式,提高作风、提升服务质量,用科学的服务方式影响大学生的服务意识;通过加强校园安全、生态环境治理,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全力增强校园文化气息,集中体现校园文化底蕴与精神,提升模范师生宣传力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荣辱观,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4]。

    在志愿服务中达到育人功能? 志愿服务的无偿性、互动性对大学生价值观、社会责任、实践能力、涵养品质的培养有着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高校应全面推进对内及对外的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与校园志愿服务、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管理服务,找准新的结合点,围绕脱贫攻坚、“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入边远地区、街道、社区、农村,根据学科优势与专业技能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实施水平,建立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和奖励机制,带动并促进学生打牢道德根基,坚定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5]。

    6 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而艰巨的工作,简单生硬的说教、单向度的强行灌输,都不会产生好的效果。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摇篮,应创新立德树人的培养理念,从多维度出发,全方位、全过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設,以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立脚点,从实际问题出发,从师生成长发展需求出发,使高校始终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展现改革创新的时代风采,全力为国家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邓海龙,王慧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四维向度[J].西部学刊,2019(3):108-120.

    [2]白显良.把握关键之点,切实增强思政课教学针对性[J].福建师范大学报,2019(4):32-34.

    [3]叶雨婷.思政课“混合教学”让手机变成“抬头利器”[N].中国青年报,2018-01-03(03).

    [4]姜岩,孙仁帅.“三育人”视角下的高校后勤管理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6(24):43-44.

    [5]张拥军,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9(6):114-117.

    项目来源:2019年天津市教育工作重点调研课题“新形势下思政工作融入本科培养全过程的机制研究”(基金编号:JYDY-20191018)。

    作者:潘玉梅,天津医科大学,专职组织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及党建工作;张雪君,天津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党委书记、

    副院长,研究方向为医学影像学及教育管理;董琳琳,天津医科大学,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300203)。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