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中国优秀文化传承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

苏丹娜
摘 要:由于“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国内部分高校渐渐偏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面对当下社会道德底线一次次被突破,高校培养具有什么样的社会价值观、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的新人,关系到国家、民族发展的前途。北京高校中国优秀文化传承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是北京高校长期、系统、有效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
关键词:文化;大学;中国优秀文化传承课程
“文化”的定义
“文”是一个象形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文,错画也,象交文”;[1]司马迁在《礼记·乐书》记载“五色成文”“文,为色彩的交叉”。[2]可见“文”是线条和色彩交错,是带有装饰性的东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有“自然之文”和“人为之文”之分。“自然之文”是动物为生存、求偶所需身上所带的自然花纹,如蝴蝶的美丽花纹和鸟类漂亮的羽毛等;而“人为之文”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观察、理解创造出来的图案花纹,如原始社会陶罐上绘制的图案与花纹,这些花纹并非使用功能所需,而是人类对“美”追求的精神需求表现,人类这种超越生存需求的精神追求是有别于动物的根本所在。
“化”古代意为变化、生成、造化。“文化”二字西汉之前分开用,解释为“以文教化”“以文化之”。“文化”对于个体来说,是以“文”化去人身上的动物野性;对于社会来说,是以“文”的力量来建设美好、和谐的社会。所以“文化”是人类追求精神需求而改变自身和世界的产物,是精神层面的产物。“文化”二字西汉之后合用,并逐渐成为一个固定的词。近现代,“文化”被赋予更多的涵义,广义上的理解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所产生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理解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所产生的精神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儒、释、道为中心的基本框架, 包含了“天下存亡,匹夫有责”的社会价值观,“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崇尚生命、含蓄唯美的审美情趣和“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情操四方面的内容。
大学的定义
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3]大学培养为谁服务的新人,培养具有什么样的社会价值观、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的新人,是每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大学办学方向的出发点。儒家经典《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4]曾参对于大学精神的精辟阐述指明了当今大学的教育改革方向。因此,在面对世界经济、科学、人才的激烈竞争,中国大学教育既要教授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应静下心来思考、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培养具有抵御“名利、功利”的诱惑,自觉追求诚信、厚德、仁爱、家国天下的社会建设新人,这是当今中国大学的使命,也是中国古代哲人所追求的真正的理想人格。
中国优秀文化传承课程体系构建背景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写道:在公元三世纪到十三世纪,特别是十五世纪,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5]中国凭强大的国力以天朝自居,文化自信十足,向东方学习成为当时国际的倾向。然而当西方的坚船、利炮炸开中国的大门,国人发现孔孟圣贤之道对于挽救被人践踏、任人宰割的国家无能为力。中国国人开始失去了对自己文化的自信,洋务运动掀起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潮,除旧学、兴新学表现出强烈学习西方的倾向。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一百多年的被掠夺与战争,中国国力极其匮乏,发展生产、改善民生成为头等大事,“实用主义”的倾向使学校教育严重偏向对西方科学技术、数、理化知识与技能的传授;随后的“文革运动”对本不受重视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毁灭性的批判和破坏。当国门打开,西方的先进与发达使国人震惊,“经济效益第一位”成为当时的主导思想,在缺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约束下的国人,面对经济利益的巨大诱惑,“功利思想”泛滥成灾,社会的不公平等矛盾日益突出,最终导致信仰、操守和道德底线丢失,唯利是图、不择手段,上至巨额贪污、下到坑蒙拐骗,人类精神的殿堂—教育界也未能幸免:学术腐败、师德滑坡,学生审美低俗(堂堂浙江大学教授以“小三”的精神比喻学校精神竟引得学生满堂喝彩),青年学生面对学业、考本(各种资格考试)、就业、经济、情感压力倍感迷茫。为获得一己之利,他们或聪明或无奈地成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部分世俗、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6]又缺乏精神审美追求的高智商群体将影响中国未来的走向。所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北京高校“中国优秀文化传承课程体系构建”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而设立。
2014年10月,笔者根据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对学校一、二年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学习传承必要性的调查,发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8份。调查数据显示:73.2%的学生表示欢迎,他们渴望精神家园,找回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文化根源;65.2% 的学生希望通过课堂学习获得系统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知识体系,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理解,增强内心定力,让精神世界阳光、灿烂起来。所以构建大学生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是实施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根本。
中国优秀文化传承课程体系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结构复杂、门类众多、分类不一,但无论如何分类其精神文化永远是文化的核心,它包含了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本课程体系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精神文化为教育教学的内容,分别从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体育、民俗六个方面构建课程体系,体现中国哲人追求“修身养性、家国天下、天人合一、仁、义、礼、智、信”的人生价值观、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及道德情操,引导大学生追求卓越、至美至善的精神境界,培育大学生正义、诚信、博爱、宽大的君子品德。
本课程体系是以全国近十所大学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开设情况,借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课程设置设计而成。
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教学的课程体系设想
根据调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长期以来散落在中小学的各学科之中,至今未形成系统的教材和课程体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是碎片和零星的,当这些学生跨入大学之门,面临规划人生轨迹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必须是他们德性合一的基点。因此,对他们以往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和认知作梳理和归纳,形成中国传统文化整体框架意识,是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人生规划的。为此,本课程体系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设置为必修课。
本课程体系除“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为必修课外,其余都为通识课,建议课时为32学时。因为没有课时的保证,对于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审美能力的学生难以达到教学目的。
本课程体系强调学生参与艺术实践,在高质量的艺术实践中,通过自身的阅读、演唱、演奏、制作等方式,领悟“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答梅圣俞灵乌赋》范仲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孟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领悟《梅花三弄》的梅花洁白、芬芳、傲雪怒放的高尚节操;领悟《夕阳箫鼓》的思维模式和审美情趣,自觉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沉积,学会自我反思、自我体验、自我证悟,自觉实现内心的温舒、广大、方正、好义、恻隐、爱人、乐善、好施、整齐、好礼,追求诚信、敬业、仁慈、博爱、自强不息的君子品德和精神境界。
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教学课程实施的措施
1.建立优秀的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教师团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多年来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缺乏博古通今的优秀教师,北京市教委需投入一定的资金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同时组建拥有哲学、 历史学、艺术学、文学、体育、民俗等方面知识的专业教师共同体到各校教学,支持各校开足、开齐中华优秀文化传承课程。
2.充分利用“学院路教学共同体”
“学院路教学共同体”是中华优秀文化教学不可多得的平台,开设至今有十多年历史,北京市教委组织各高校教师,根据自己所长在本课程体系的框架下增设课程,丰富本课程体系的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
3.建设中国优秀文化电子图书馆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是一个和风细雨润心田的过程,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展览,建设中国优秀文化电子图书馆以供学生课外学习,深化课堂教学。
4.制作一定量的中国优秀文化慕课和微课
在微时代的今天,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慕课和微课以便利、碎片式的学习方式深受学生喜爱。制作一定量的高质量中国传统文化慕课和微课,有利于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提升民族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中华优秀文化产生于中国农耕社会,农耕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中国文化具有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特质。儒家的“修身养性”,道家的“天人合一”,佛教的“性空”思想,启示人们通过自律、自责、自省而获得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自然和社会中培养超我、无我的审美人格,表现出君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诚信、厚德、仁爱、勤劳、廉洁的优良品德。作为社会建设新人培养的基地—大学,特别是北京高校,更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魂、国法、国艺、国教、国学、国俗传承的模范。希望此课程体系在北京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精神文明和道德规范建设中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2004.
[2] 司马迁.礼记[M].陈澔,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1991.
[4] 彭彦琴,叶浩生.人格: 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的解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1).
[5]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6]朱颖原.论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当代意义[J]. 山东社会科学,2012,11(11).
[7]蔡劲松.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公共艺术建设及传播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8]占安,赵为民,潘成鑫,张晓娟.当代大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1) .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责任编辑:张 雯]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