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花开援藏路

车爱玲
到过西藏的人,不會忘记开遍雪域高原的格桑花。她盛开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带,不惧严寒、不怕酷暑,漫山遍野,红透雪原。2017年4月,在格桑花绽放之前,我去西藏支教,没想到却把一粒格桑花的种子种在了心田。
从海拔50米左右的北京到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的西藏,生活上的困难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首先需要面对的是由于缺氧带来的高原反应。白天,我会一直头疼、流鼻血,走路也不稳。上楼梯的时候会一直气喘,打电话的时候不能流利地说完一句整话。晚上,我常常会失眠,睡不着觉。后来师专的老师告诉我:“在这里走路需要慢慢走,说话声音要小,吃饭要吃半饱。”终于,一段时间后,我慢慢地适应了。
除了适应高反,我还要适应这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发现,和内地高校相比,这里的学校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相对比较落后,而且在一些班级里汉族学生和藏族学生之间不怎么交流。为了让孩子们敞开心扉,消除由于民族文化差异造成的心理隔阂,我希望能够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为他们做些什么。于是,我找到了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系主任。
“主任,我有个初步的想法。我想在周六日为全校学生做团体心理辅导,这是已经写好的方案策划书。”主任看完之后,高兴地说:“这是个非常棒的想法,我大力支持!但是,如果想做全校范围的团辅活动,还需要征得学校各个系领导的同意。”“好!我这就去找其他系的主任!”
在我的不懈努力下,学校里其他系的领导和老师纷纷表示认可和支持我的想法。很快,周六日的校园里多了一个忙忙碌碌的影子,也多了许多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几周下来,有学生和我说:“车老师,我们从来没有参与过这样的活动,本来以为是很枯燥的,没想到既有意思,又能够给人带来很多心灵的成长和反思。”“每次活动之后,我都感觉到班级的氛围似乎和之前不一样了,真希望以后每一年都能够有这样的活动。”
时间过得真快。2017年7月底,格桑花盛开的时候,也到了我支教任期结束的时候。
即将离开西藏,师专的老师拉着我的手,对我说:“车老师,您援藏即将结束,从个人、家庭和身体健康的角度来讲是好的,但对我们来说,可是一个损失啊。”看着他眼睛里流露出来的不舍,我感慨万千。当我坐上回程的汽车,身上披着学生们送的哈达,读到了一封他们写给我的信:“车老师,很感谢能够认识您!我们已经离不开您了。听说您支教即将结束,我们好希望您能够继续留下,一直教我们到毕业。希望您有机会一定再来拉萨,我们好多同学都特别喜欢您!”
车窗外,我看见很多送行的人们。他们挥舞着双手,向我致意。此时,一朵花从信封里掉了出来,是一朵非常美丽的格桑花。西藏,我虽然只驻足了几个月,却把思念留在了这里。来年,等格桑花再次漫山遍野绽放,我一定会回去,看看那山、那水、那些牵挂我和我也牵挂的人们。
责任编辑 / 金蕾蕾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