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解剖学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的实践

    张维,李雷,丁炯

    [摘 要] 促进独立学院的科学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师资队伍是关键。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为例,在2013年迁址连云港办学的背景下,聘请母体高校资深教师作为教学导师,以教学能力提高为核心,对解剖学新聘青年教师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教学培训,达到了预期效果,为医科类独立院校培养师资队伍提供了经验。。

    [关 键 词] 独立学院;解剖学;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7-0123-01

    2010年3月江苏省教育厅苏教高(2010)9号文件指出独立学院要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作为独立学院之一,于2013年迁址连云港办学,为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尽快建立一支符合自身办学定位、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关键。本文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基础医学部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为例,以新入职的四位解剖学青年教师作为培养对象,启动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聘请母校人体解剖学系具备丰富教学经验和教学热情的资深教师作为教学导师,通过观摩教学示范课、开展操作培训、举行集体备课、导师随堂听课等措施,进行为期两年的教学培训。

    一、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的具体实施

    (一)观摩教学示范课

    教学示范课是研究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规律、推广教学经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1]。本教研室要求青年教师首先全程观摩人体解剖学的示范课,包括理论与实验。听课前学习并掌握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做好学习笔记、备课笔记;听课时关注示范教师的教学环节、教学组织和教学艺术,做好听课笔记;听课后根据自身情况做好总结与分析,完善备课笔记。经过全程的教学示范课,青年教师更好地掌握了人体解剖学课程的内容及教法,并在试讲考核合格后开始承担人体解剖学课程。同时,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继续要求青年教师观摩人体解剖学的示范课,选取重点与难点,每周至少2次,学习教学导师对重点处理的方法和难点简化的技巧,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在培养过程的后半段,本教研室要求青年教师全程观摩局部解剖学的示范课,继续做好学习笔记、备课笔记和听课笔记,并经试讲考核合格后逐步承担局部解剖学教学任务。青年教师能够通过观摩教学示范课很快地吸取丰富的教学经验,融入自己的教学中。

    (二)开展操作培训

    局部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多年来局部解剖学教学经验显示,青年教师存在实验教学能力不足、理论知识讲述能力较弱等问题[2]。青年教师必须通过亲身操作,才能熟练找到实验课所要求的组织结构,才能准确地指导学生实验。在学院领导及母校人体解剖学系的支持下,本教研室连续两年分别派遣两位青年教师赴母校进行局部解剖学操作培训,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按局部解剖学实验课的要求解剖标本,教学导师对出现的问题耐心解答。在操作期间,青年教师做好实验记录,最后由教学导师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继续承担局部解剖学课程。

    (三)举行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3]。在教学导师制实行的两年内,举行了多次集体备课。在第一学年的集体备课中,注重教学导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教学导师作为主备人,分别针对每一章节分享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重难点处理技巧;强调在教学中需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讨论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在备课中注重授课对象的学情分析,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在第二学年的集体备课中,改变以往集体备课的模式,由青年教师作为主备人,选取教学中的重难点章节,分享自己的教学体会,并针对各自提出的问题,共同分析讨论,加强导师与青年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四)导师随堂听课

    听课制度是本科院校教学管理的一个方面,也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重要环节[4]。本教研室将教学导师的随堂听课作为考核环节之一,并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中。在青年教师的授课期间,教学导师坚持人体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课程的随堂听课,以发展的角度,从内容、仪态、板书、语言、互动、教法等方面,做好听课记录,并将授课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及时反馈于青年教师,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的效果及思考

    两年教学导师制的实施,使本教研室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很快的提升。目前青年教师已能独立承担全院人体解剖学与局部解剖学课程,并在期末教学测评中反馈较好,同时在各项教学比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此外,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育课题研究,撰写教育论文。教学导师制后的青年教师较未实施导师制的其他教研室青年教师,都取得了明显进步。但高校教师的两大基本任务是教学与科研,本教研室解剖学青年教师科研水平亟待提高,对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应当落实到后续的工作中,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魏慧平,吕明,周薇,等.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培训的心得体会[J].教育现代化,2017(46):364-365.

    [2]黄高,田维毅,徐照,等.提升中医药院校《局部解剖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探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6,38(6):94-95.

    [3]黃岚.集体备课: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J].教育科学论坛,2018(1):63-65.

    [4]费荣丽,王皖兰.听课制度在地方本科院校的运行与改革: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J].农业教育研究,2016(2):41-43.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