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传

中国古代有大量精怪故事,言万物可经修炼化成人形。这些故事既有真实的细节,又有超越现实的奇思妙想。我们不必纠缠于怪物是否存在,而应该关注其中蕴含的情感和道德。白蛇传就是这类故事的一个代表,讲述一条白蛇化为美女来到人间结婚生子的故事。
故事情节
传说在四川峨眉山的一个山洞里,有一条千年的白蛇和一条八百年的青蛇。早年间白蛇对青蛇有救命之恩,所以青蛇心甘情愿跟随白蛇修行。两条蛇修炼日久,渐具人性,也能够变成人形。它们禁不住人间热闹繁盛景象的诱惑,化为两位漂亮姑娘,称白娘子和小青,前往有“人间天堂”之誉的杭州游玩。
两人到了西湖,正漫步赏景,不想突遇风雨,电闪雷鸣。此时白、青二人没有带伞,处于空旷之地无处遮挡,又不便在众人面前变化,正在着急狼狈之时,一位清秀的年轻人招呼船家摇船靠岸,邀请两人到船上避雨。
攀谈中二人得知此人名叫许仙,自幼父母双亡,与姐姐一家住在一起,平日在药铺做学徒,今日趁清明来为父母扫墓。白娘子见其面相俊秀,谦恭有礼,暗生爱慕之心,又害羞不好直说。许仙也十分喜欢白娘子温柔貌美,眼睛不住地看向白娘子。小青见状心中了然,悄悄作法使得风雨毫无停歇之势。船到金门,白、青二人将要下船,许仙主动把仅有的一把伞借给她们,打算自己冒雨回家。白娘子因此更加喜爱他的忠厚善良,便与他约好第二日登门还伞,就此暂别。第二天,白娘子和小青按地址找到了许仙在钱塘的住处,登门拜访难免多攀谈几句。两人假称是四川青城山平凡人家的女子,家中遭难,只好到金门投亲,不想亲人多年不见,已经寻不到了。
此后许仙和白娘子多次借各种机会相见。互相爱慕的两人不久结为夫妻。婚后许仙从姐姐家搬出,夫妻俩带着小青在西湖边开了一家叫保和堂的药铺治病救人。许仙心性纯良、聪明勤快,早年在药店当学徒时勤奋肯学,积累了不少知识。白娘子则神通广大,解决疑难杂症、寻找药材的事情都不在话下,外加上小青手脚伶俐,药店经营得十分顺利,深受邻里百姓的喜爱。夫妻二人也恩爱非常,日子过得十分美满。
一天,许仙外出买药材时路遇一个化缘的和尚。和尚一见许仙就说:“阿弥陀佛,贫僧是镇江金山寺住持法海。施主面带妖气,想来家中必有妖怪,时间久了定会损伤性命,施主可千万小心啊!”许仙大惊,说家中只有妻子和一个随身丫鬟,哪里来的妖怪。法海听许仙这番叙述,推断许仙的妻子为妖怪所变,嘱咐他不要惊慌,等到端午节时引妻子喝下雄黄酒,便知真相。
端午是民间历来所忌的恶日,此日毒蛇、蝎子、蜈蚣、蛤蟆、壁虎五种毒虫尽出,人们要佩戴艾草、饮雄黄酒,以驱蛇避虫、祈求吉祥。到端午這日,许仙备好一罐雄黄酒,劝妻子同饮以保平安。白娘子想要打消许仙对自己的怀疑,暗想自己有千年修行应该可以维持人形,于是在丈夫勉强下喝了一杯。可是酒刚下肚,她就觉得头晕目眩、身体无力,忙叫小青服侍回房休息。许仙等待半日不见娘子动静,到房中掀开帷帐一看,只见一条水桶粗的白蛇盘在床上,浑身冒着酒气。这恐怖的情景吓得许仙魂飞魄散,倒地而死。
白娘子变回人形之后发现许仙被自己吓死,心中懊悔不已,连忙将他的尸体抬到床上。细细思忖之后叮嘱小青好生看护,自己打算到灵山偷盗灵芝仙草以救活丈夫,这是唯一能让许仙复活的办法。此时白娘子已有身孕,小青料想偷盗仙界灵芝,必然要经历一场恶战,因担心她的安危而力图劝阻。但白娘子说什么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丈夫,于是不顾阻拦执意去往灵山。
灵芝草由鹿兄鹤弟看守,白娘子小心翼翼取得仙草,转身时被二人执剑拦住无法逃脱,三人打斗在一起。白娘子心中挂念丈夫,此时无心恋战,只求拿得灵芝草尽快回家救活许仙,加上有孕在身,功力大减,苦斗几十回合不胜,但为了救活丈夫仍然坚持应战。这时山主南极仙翁出现,见白蛇竟不顾自己安危拼死搏斗,感于她与许仙夫妻情深不渝,喝住鹤兄鹿弟,叹口气说:“你虽为蛇精,却用情至深。我看你尘缘未了,快些带着灵芝草离开,去救你丈夫吧。”白娘子感激不尽,道谢之后飞快赶往家中。
许仙吃了灵芝仙草,慢慢苏醒过来,还惊魂未定。白娘子在一旁安抚他说:“官人莫惊,这个时节蛇虫太多,见蛇也不奇怪。你刚才看见的白蛇已经被我和小青杀死了。”然后带着许仙到院里看,只见一条大白蛇被钉死在地。虽然看起来无甚异常,但许仙仍对此事将信将疑,过几日假托要去金山寺还愿,趁机一个人去寻找法海和尚。
法海一见许仙就说:“施主,你脸上的妖气更重了。”许仙疑惑地回答道:“可我妻子看起来与平日并无两样啊。”法海告诉许仙,白蛇修炼多年,道行很深,不会轻易现出原形乖乖被捉,并向许仙许诺一定会助他将白蛇镇住,永不能再出来迷惑更多的人。
许仙听到这里,又想起妻子平日里的百般好处,她温柔体贴又贤惠能干,并不曾害人,倒是帮助自己行医治病、救助百姓,深受邻里喜爱,况且此时还怀上了自己的孩子,心中万分不舍,便拒绝法海说:“谢谢法师好意,但不管怎么说我都不信我的妻子是妖怪。今后我夫妻俩的事就不必你费心了。”说完就要离开,法海连忙命徒弟拦住许仙,一行人强行把他留在了金山寺。
白娘子在家中等候几日都不见丈夫归来,猜想许仙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不测之事才无法回家,于是带上小青到金山寺寻找。法海手持金钵在寺外拦住两人,呵斥她们身为蛇妖竟敢大胆寻上门来,定要把她们捉拿收服。小青听罢怒火中烧,威胁法海交出许仙,否则就要毁掉金山寺。法海见状手持禅杖与小青打斗起来。白娘子有孕在身不便应战,于是拔下头上的金钗一划,引来滔滔江水,逐渐漫到金山寺边。水中还跳出一群虾兵蟹将直往寺内冲去。法海见状脱下袈裟一抖,袈裟顿时化为一堵红墙罩住寺庙。洪水上升一尺,红墙就升高一尺。金山寺不曾被淹,但四周民居都被滔天大水冲垮,百姓受灾,一片狼藉。如此僵持几个时辰,白娘子心知二人法力不足,难以打败法海,无奈退去洪水,与小青返回家中。
许仙被关在寺中,看见白、青二人与法海斗法,终于确信妻子与小青不是凡人,但又觉得白娘子虽然身为蛇妖,却对自己一片深情,心中更加喜爱。于是趁法海不注意偷偷跑出金山寺,恰好在西湖断桥边与妻子相遇。小青一见许仙就上前劈头盖脸一顿臭骂,许仙泪流满面地向白娘子忏悔,恳求妻子原谅。白娘子见许仙如此诚心悔过,马上就原谅了丈夫。夫妻和好如初。小青也不再计较,三人携手归家。
不久,白娘子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仕林。全家十分高兴,设宴款待邻里。但是,白娘子当初为救许仙与法海斗法,使得洪水漫淹金山寺伤害了人间百姓,触犯了天条。于是法海和尚等白娘子生产之后又一次找上门来,意图收妖。许仙恳求法海:“法师,我妻子是人是妖我心里清楚,我俩情投意合,还请放过我们。”但法海不为所动,强行闯进室内,抬起金钵施法。白娘子生产不久,身体虚弱无力抵抗,小青与许仙也无法阻止,只能眼睁睁看着白娘子被法海收服,罩入金钵之中。法海将她埋到雷峰塔下,以塔镇压,自己也在西湖边净慈寺住下,看守雷峰塔。
白娘子和许仙夫妻二人,从此不得相见,只能各自苦苦思念。
转眼十八年过去了,白娘子和许仙的儿子许仕林在姑父、姑母的抚养下长大成人。他天资聪颖、勤奋苦读,得中状元。回乡后,许仙将两人的故事一一告诉儿子。许仕林得知母亲被禁锢在塔下受苦,心中极度伤悲,一步一叩到西湖边祭塔。他的诚心感动了上天,最终雷峰塔倒,白娘子得以恢复人形,重见天日。一家人终于团聚。
传说的演变与文化内涵
白蛇传说由来已久,唐代已有雏形,其完整故事形成于南宋。现可见的最早文本是明末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但这个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名为许宣,发现妻子是蛇妖后恐慌不已,几次恳求高僧法海降妖保命,白蛇最终被镇在塔下永不得出世。传统观念视蛇为不祥,历代蛇妖故事多讲蛇变美女害人性命,强调人妖不能共同生活。
经过清代民间艺人改编,《白蛇传》故事原先人妖有别的主题消失,转而讴歌两人作为普通夫妻的相爱与扶持。早期故事中蛇性未脱、凶猛狡诈的白娘子逐渐被塑造为温柔贤惠、勤劳忠贞的普通妇女形象,许仙则从一个贪恋美色的软弱书生变成与妻子情深似海的好男人。有的传说甚至为白蛇与许仙的结合加上了小蛇报答牧童救命之恩的道德缘由。
与此相对的,法海完全变成三番五次破坏他人家庭和睦的反面人物。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就记述了吴越地区的传说中,法海因与白娘子金山寺斗法伤及无辜,被玉皇大帝責怪多事,只好躲入螃蟹壳中。孩子们也把螃蟹开壳之后罗汉模样的东西称为“蟹和尚”。
从上述这些情节转变可见民众情感倾向的发展变化。民众情感的变化是导致《白蛇传》情节变化的最终推动力。
随着许仙与白娘子的夫妻之爱被凸显出来,《白蛇传》逐渐成为一个讴歌美好忠贞感情的传说。无论是跨越物种的相爱,还是携手抵抗外界力量,白蛇与许仙之间的夫妻之情和互相扶持,是白蛇传最突出的主题。
讲述故事的人们站在一对恩爱夫妇的立场上,认为两人已经组成家庭,就不应该受到无关人员的阻挠,并强烈反对法海对一桩两厢情愿的美好婚姻的干涉。民众重视夫妻感情合法性,并对其作为“人伦之始”的至高性加以肯定。唯有夫妻感情得到保护,整个人伦道德体系才能有所依凭。这也是中国古代民间在日常生活中奉行“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原则的反映。
今天,《白蛇传》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在中国很多地区广泛流传。为了增加故事的真实性,人们还把情节落实在具体的地名上。传说中涉及到的西湖、雷峰塔、断桥、金山寺等,至今仍是游客去杭州等地游玩时,热衷参观的主要景点。
(作者: 陈昭玉,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
责任编辑 / 金蕾蕾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