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理论的拓展与创新

杨宜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期本身是一个心理学术语,也叫心理预期,后来被引入经济学中变成了经济预期。社会治理中引入预期管理即社会预期。社会预期是在一定社会信息基础上的预期,是对社会信息进行搜集、分析、推断、演绎后形成的预期。社会治理中广泛存在社会预期,而社会治理创新需要社会预期管理。所谓社会预期管理即社会治理部门利用所掌握的各种工具对公众的预期形成和变化进行引导和调节的过程。江世银博士的新预期理论之作——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社会预期管理论》是研究社会预期管理的最新成果。该书不仅拓展了社会治理研究的视野,而且为如何更好地进行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是国内外第一本系统地研究社会预期管理的著作。
社会预期管理是集预测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于一体的新型管理理论和方法。控制社会动荡风险、缩小社会预期反差、公众形成良好心理预期、激发社会活力、反映社会成员诉求、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都需要进行社会预期管理。当前,在社会治理“软的办法不管用,硬的办法不敢用,旧的办法不适用,新的办法不会用”的情况下,尤其需要进行社会治理创新。创新社会治理,进行社会预期管理,对于确保社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有重要影响和作用。有效的社会预期管理能够充当社会矛盾化解的新机制,而在社会问题尚未出现之前即进行社会预期管理是必要的。这个结论不仅对中国的社会治理具有重要实践价值,而且对于今日世界最动荡不安的国家也有借鉴意义。
客观而言,《社会预期管理论》不仅有重大理论创新,而且对学术发展和解决社会治理问题有重大突破性贡献。预期引自经济学,由经济学领域引入社会治理范畴而形成的社会预期理论拓宽了学术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应用于社会预期管理,特别是指导社会预期管理实践,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未来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入,社会预期理论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丰富。社会预期管理实践不仅能为国家提供一个社会预期管理框架,而且为国内外社会治理科学带来新的理论素材。该书关于社会预期管理的研究具有综合性特征。在社会预期问题越来越突出的今天,进行社会预期管理创新,将有效地推动社会预期管理理论和实践。作者在书中提出的“在社会预期形成的不同阶段需要进行不同的社会预期管理”的观点具有原创性。
进行社会预期管理是丰富和发展预期理论的需要。越是进行社会预期管理,预期理论越能得到丰富和发展。十年磨一剑!《社会预期管理论》是南京审計大学江世银教授《中国资本市场预期》(商务印书馆,2005)、《预期理论史考察——从理性预期到孔明预期》(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预期作用于金融宏观调控的效率》(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预期理论在宏观经济中的应用》(人民出版社2012)和《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等预期理论和预期问题研究的拓展,江世银教授的研究稳健推进并突破了心理预期和经济预期领域,进而为社会预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打下了基础。《社会预期管理论》因此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人生短暂,学术贵专。感谢江世银教授一路艰辛,从心理预期引导到经济预期干预再拓展到社会预期管理,其中充满智慧。展望未来,或许更加庞大的国家预期管理理论和体系需要全新构建,希望江世银教授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在预期管理的学术探索道路上继续前行。
(责任编辑:张 琦)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