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策略教学的实践探索
马权
摘要: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策略的教学,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现有的非连续文本阅读资源,创造性地发挥它们独有的教学价值。本文以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从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出发,阐述了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几个基本策略:图文对照,提取关键信息策略;评价反思,逐步优化策略;适当转化,相互融合策略;拓展实践,学以致用策略。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 ?阅读策略 ?教学探索
非连续性文本通常由表单、图形构成,或是表单、图形与若干连续文本段落共同组合而成的文本,包含纸质媒体和数字媒体两种不同媒介。作为一种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也相应地受到教师们的重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提高与非连续文本阅读策略教学的不断改进是相辅相成的。现阶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策略的教学可以充分运用教材中的非连续文本阅读资源。教师以正确解读为基础,创造性地发挥它们独有的教学价值。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故宫博物院》就是一组非连续性文本,由四篇材料组成,有对故宫博物院进行全景介绍的说明性文字,有关于太和门被烧的故事,以及来自官方网站的游览须知和平面示意图,既有连续性文本,又有图片,来源于纸质媒体和数字媒体。
本文以《故宫博物院》课堂教学实践为例,阐述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策略教学的几个基本应用范例。根据阅读任务,笔者设计了教学目标:一是从各种相关材料中提取重要信息,完成故宫参观路线图的设计;二是对材料中的重要信息进行组合,游览时进行解说。以目标为导向,教学中笔者主要指导学生學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几个基本策略:图文对照,提取关键信息策略;评价反思,逐步优化策略;适当转化,相互融合策略;拓展实践,学以致用策略。
一、图文对照,提取关键信息
1.图文对照,整合信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与内容”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炼出图文对照阅读,提取关键信息的阅读方法。这篇课文的阅读任务之一: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教学时,教师指导学生将材料一(介绍故宫博物院主体建筑的说明文)和材料四(故宫博物院平面示意图)互相对照,按照材料一的说明顺序(即空间位置顺序)将文中提到的各个主体建筑名称下面画上横线并标出序号,再在材料四的图中找到这些建筑标注同样的序号,最后让学生用铅笔按数字次序将这些建筑连接起来,这就形成了参观路线图的基本轮廓。结合材料三(故宫博物院官网上的“游览须知”)检查刚才勾勒的路线图是否符合自南向北单向参观的要求,用箭头标示方向,同时注明出入口位置。
2.提取关键信息,做出解释
对于完成阅读任务来说,学生需要提取的重要信息是非连续性文本呈现的关键性信息。为了验证上述参观路线图的合理性,教师应指导学生重点关注材料一,提示学生阅读时要注意抓住关键词来规划路线,让学生说出哪些在设计参观路线时是关键信息;引导学生结合学习单,说出那些表示游览顺序的词语、方位词和表示具体位置的词语,就是设计路线的关键词;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提示,结合材料四“平面示意图”勾勒的路线图轮廓,在学习单上设计出一张相对独立完整、符合标准的游览路线图;之后,再让学生做出解释:为什么这样设计?笔者设计了模拟情境教学:向家长介绍你设计的参观路线图,简要说明你安排的一日行程。学生会尝试运用刚才学过的提取关键信息策略,解说一日行程安排,对自己设计的参观路线图做出合理解释。
二、评价反思,逐步优化
建立在理解文本材料基础上的评价反思,可以帮助学生将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的信息与其他类似信息相关联,与自己原有的认识和经验相对比,综合分析,进而优化学生原先的认知系统。
为了让学生能对自己设计的参观路线图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和评价,笔者利用互联网打“故宫博物院官网”“游览须知”栏目中“一日游规划路线图”页面,让学生将其与自己或小组设计的参观路线图作比较,说说两者的区别在哪里;之后,让学生完成学习单上的任务:一是给自己或小组设计的游览路线图提出合理的建议;二是找出故宫官方网站所提供的“一日游规划路线图”的优点或不足之处(不少于两条)。经过不断地反思和评价后,小组展示出了重新优化后的具有新意的参观路线图。在此教学环节中,笔者采用多媒体超链接手段,以对比分析的形式,有效培养了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评价反思能力。
三、适当转化,相互融合
课文《故宫博物院》虽然是一组非连续性文本,但材料一是篇可以独立成文的说明文,属于实用类连续性文本。对于此类说明性文章,可以采用适当转化、相互融合的策略,将连续性文本语言材料转化为图示、表格等非连续性文本,使说明对象的特征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来。这种转化融合过程,不仅让语言文字的运用训练有了具体依据,同样也能在思维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这篇课文的阅读任务之二: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完成这个以景点介绍为交际情境的口语交际任务,学生主要应从课文提供的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找出所需的交际材料。由于材料一中有关太和殿的内容较为丰富,所以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太和殿进行讲解。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后交流:如果要把太和殿介绍得清楚、有趣,应该怎样阅读材料、怎样讲解?经过讨论后,学生达成共识:应找出游客感兴趣的、关于太和殿的重要信息进行介绍,讲解时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层进行,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讲解重点突出、内容有趣、层次清晰。笔者设计好表格,提示学生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提取太和殿的位置、外观、作用和相关故事传说等关键信息,归纳要点后填进表格。这种将连续性文本呈现的事实、数据等进行图表化的转化,促进了两种文本形式之间的融合,既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也为学生完成该景点的讲解提供了有效的内容和思维“支架”。
四、拓展实践,学以致用
在回顾和总结上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策略后,学生可以运用本节课学到的阅读策略指导今后类似的阅读实践。笔者为了巩固本节课学习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设计了课后拓展实践练习作业:根据教师提供的一份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巢湖姥山岛景区旅游宣传单(包含“巢湖姥山岛景区核心景点全景图”和“姥山岛游玩攻略”),选择以下任务中的一项完成:一是设计一张巢湖姥山岛景区一日游路线图;二是选择其中一两个景点,写一份景点讲解。
根据对课堂所学阅读策略的理解,学生自主尝试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运用,有的设计出各种景区一日游路线图,有的完成了景点解说词。笔者将收集的路线图和解说词分类集中展示。第一项任务:教师指导学生依据时间安排合理、路线简略往返路程较短或路线完备包含重要景点等标准,开展自评、互评活动,评选“最佳路线奖”。学生兴趣浓厚,在相互评比交流中取长补短,达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第二项任务:为了检验讲解的实际效果,笔者将学生分组模拟真实情境。学生分组展示过程中,扮演游客的同学可以随机提问,讲解的同学要尽力给予回答,不能回答的则需要想办法解决。根据层次清晰、内容有趣和临场发挥水平等标准,评选“最佳解说奖”。
总之,非连续性文本材料的阅读进程,有时会用到某一种阅读策略,有时会综合运用几种不同的阅读策略。因此,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策略的教学实践中,所用策略应该因文而异,因教学目标的差异而有所区别。非连续性文本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此教学案例中,笔者以培养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为目标,尝试将课堂教学和课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逐渐导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策略的学习,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黄大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