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挖掘文本内涵 实践文本“多元解读”
池萍
摘要: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阐述如何采用品词析句法、角色体验法、研“读”插图法和资料整合法,潜心挖掘文本内涵,践行文本的“多元解读”。
关键词:文本内涵 ?品词析句 ?“多元解读”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变机械、被动地服务于文本为“教文本”,潜心挖掘文本内涵,践行文本的“多元解读”,和学生们一起享受语文。
现撷取以下教学案例,浅谈笔者是怎样有效实践文本“多元解读”的。
一、品词析句法
教学案例: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
《孔子拜师》一课讲述了孔子历尽艰辛去洛阳向老子请教礼仪制度的故事,文本内涵丰富。在教学时我重点引导孩子们品析课文重点词句,充分领悟文本内涵,感受传统文化的灿烂辉煌,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品读课题。“子”是古代对老师或是对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尊称;“拜”表示恭敬求教,体现孔子的谦虚有礼和好学不倦。
通过品析第一小节,引导学生抓住词语“年轻”“已经”“远近闻名”,体会孔子年轻有为,成就之高。再通过品读词语“总”“还”,体味学无止境,感受孔子好学不倦,求知若渴。
品析课文第二小节,重点指导学生品读句子“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和“我听说你要来,就在这迎候……”从人物的对话和行动中,揣摩人物内心,感受老子的谦逊有礼、关爱后辈。由此,学生对老子的敬重之情油然而生。
在阅读教学中,抓住文本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用心品味,是解读文本的好方法。
二、角色体验法
教学案例: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小松鼠找花生》。
《小松鼠找花生》是一篇蕴含着科学知识的童话,将“花生长在地里”这一知识借助于童话的形式,以小松鼠的故事揭示出来。鼹鼠在文中只出现了一次,我反复琢磨了一番,通过创设情境,让鼹鼠这个角色从幕后走到台前,给学生来一次很有意义的思维碰撞。
学完课文最后一小节后,我让学生再回头读松鼠和鼹鼠的对话。
师:此刻,松鼠心里有点埋怨鼹鼠,为什么早不告诉他花生长在地里呢?
生:因为鼹鼠也不知道花生长在地里,所以他才没告诉小松鼠。
生:不对,鼹鼠生活在土里,一定知道花生的秘密,他很肯定地告诉松鼠花生很好吃。
师:哦,那一定是鼹鼠很粗心,忘了告诉小松鼠啦。
生:不是,小松鼠根本没问啊,他以为花生是和松果一样长在枝上的呢。
生:我觉得会不会是鼹鼠认为小松鼠知道呢,所以才没有告诉他。
生:鼹鼠是故意没有告诉小松鼠的。
师:这下子小松鼠一定要生鼹鼠的气啦。
生:鼹鼠故意不告诉小松鼠,是想松鼠能自己去发现花生的秘密,提醒小松鼠以后要学会观察。
……
通过启发想象,角色体验,补充完善鼹鼠的形象。
师:鼹鼠眼睁睁地看着小松鼠等了那么久,此刻正失望地自言自语,他赶紧跑出来,对小松鼠说……
生:小松鼠,不要难过啦。花生没有被人摘走。你瞧,(生扮演鼹鼠做挖开土的动作),小松鼠一看,高兴地说:啊,原来花生长在地里呀!
师:鼹鼠怎样提醒小松鼠呢?
生:小松鼠,以后,可要仔细观察了。
这么一来,鼹鼠的形象就丰富多了。借此形象引导学生学会和伙伴相处,学会判断,学会体悟别人的心意,向伙伴取长补短。
……
鼹鼠的角色被我这么一“嚼”,形象鲜活起来,内涵也深刻了许多。
这就是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超越文本,将文本的内涵发挥到极致是永无止境的一项工作,所以,带着学生们通过角色体验,潜心“咀嚼”文本中的角色,引领学生和我一起“嚼”文、“品”文,我们的语文课也就越上越精彩。每当下课铃响起,学生们总会意犹未尽地喊着:我还想上语文课,我还想上语文课!
三、研“读”插图法
教学案例: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最大的“书”》。
这篇课文写爸爸和川川登山巧遇一位地质勘探队员,借川川和地质勘探员的对话,介绍了有关地质的很多知识。讲授这篇课文的前一天恰好是世界地球日,在这个特殊的纪念日里渗透地球教育很有意义。那么,如何借助于这篇课文激发学生对地球的探索欲望,使其进一步去了解地球、关爱地球呢?
教学应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而文中的地质勘探员是他们学习的典范。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通过研读文本,从那位叔叔的语言中感受他对地质的了解和对这些特殊的岩石书中“文字”和“图画”的热爱之情。然后重点引领他们深“读”插图,从周围的环境和叔叔的穿戴去想象叔叔工作的艰辛:为了寻找藏在岩石里的“文字”和“图画”,为了读懂藏在岩石书里的奥秘,他常年在这荒山野岭勘探,渴了……饿了……困了……风雨来临了……夜晚……结合画面,引导学生们去想象地质勘探队员的艰苦生活,帮助他们更好地解读文本,激发他们的敬意。“读”图观察到爸爸一脸笑容,站在川川身旁,他在想些什么?结合文本中川川的“刨根问底”,答案不言自明。爸爸带孩子来爬山,带孩子来感受自然,亲身体验,增长见识,引导孩子学会阅读大自然这本大“书”,让孩子从实践中获得营养。他的笑容里有对地质勘探队员的敬意,有对孩子的勉励和赞许!
研“读”课文插图,有效落实了文本的多元解读,事半功倍。
四、资料整合法
教学案例: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动手做做看》。
文中的伊琳娜到底是个怎样的孩子?她有没有特殊的身份?她以后能有所作为吗?当我着手去查阅资料,有了惊喜的发现:原来我感觉到不平凡的妈妈,觉得应该会有所成就的伊琳娜,竟然就是居里夫人和她的女兒伊琳娜——193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有了这一发现,这一课的教学就有了新的突破,文本多元解读得到了落实。
伊琳娜善于思考,不畏权威,成功推翻了物理学家朗志万用心良苦的“哄骗”。伊琳娜的身上有我们的学生缺乏的科学素养,而这和她有一位优秀伟大的母亲是分不开的。当她有困惑时去问妈妈,她的妈妈——居里夫人给她的回答是:“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这一回答显得多么睿智。除了介绍朗志万和居里夫人、伊琳娜的成就之外,我还拓展介绍了伽利略质疑亚里士多德、布鲁诺为捍卫真理献出生命的故事,用科学家的崇高形象激励学生们求知、探索、发现、创造,在他们的心灵中播撒下理想的种子,塑造他们的精神品质,引领他们健康成长。
对我来说,每一堂课都是一次爱心、智慧与坚忍的磨炼,但这样的投入能换来孩子们心灵的震撼,换来自我心灵的荡涤,再苦也值。
责任编辑:黄大灿 赵潇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