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困惑与转向

    夏美珺

    摘要: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核心学科,尤其是在新高考改革推进的背景之下,语文学科逐步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核心学科,因此从小學阶段教师就必须要把握课程改革方向,扎实推进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核心方向解读入手,探索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几点困惑,并提出从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关注学生学习需求、耐心鼓励和引导学生等方面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策略,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程 ?教学改革 ?困惑 ?转向

    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而对于小学语文教什么及怎样教的问题,学界的探索从未停止。尤其是在核心素养理念引导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变得立体鲜明,层次突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加以揣摩研究。

    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核心方向解读

    语文是一门学生必修的学科,但从本质而言,语文更是一门艺术,所以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兼顾多个方面。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大方向广大教师已经有所认知,但小学阶段学生处于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因而核心素养的侧重也略有不同。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计宇老师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解读如下:

    1.语言的积累和规范。重在从基础音、形、义开展建构,掌握汉语的规范化表达。

    2.思维方法的掌握和整合。语文是内涵丰富的学科,思维的发散、创新和创造首先需要以学生有效掌握各类思维方法为基础。

    3.审美感知与体验。审美的一类比较高级的学习形式,审美的鉴赏与创造需要以学生对审美的感知与体验为基础来展开。

    4.文化的认同和归属。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文化的认同感比较模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效引导,让学生产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最终才可以实现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二、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几点困惑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推进的几项重点。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这种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本身无可挑剔,但是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围绕这几个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向,语文教学应该如何推进呢?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很卖力,但是学生的收获却寥寥;教师想要传递给学生更多,而学生如坠云雾般完全摸不到头绪。似乎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更低了,而且很多教师对教学方向的拟定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好高骛远问题。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成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典型问题。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精彩生成成为教学研究的一项重点。

    三、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有效转向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重点面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生学习的需求、耐心鼓励和引导学生,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推进教学转向。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不仅要在科学学习的思想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还要注重对学生勇于发表自己意见能力以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在学生发表意见、提出疑问以及实践等过程中,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控制者和引导者,不仅承担着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文化的任务,还肩负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立足和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创设一个民主化、合作化以及互动化的教育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活泼愉悦的氛围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从而达成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语文教学活力四射。

    语文是一门内涵丰富的学科,语文的教学不是单纯为了考试,而是要起到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的育人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摆正心态。教师不能单纯从硬性约束的角度,强迫学生去接受字词音、形、义方面的规范,而是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他们走近语文、爱上语文,从心底生出学习语文、了解语文、掌握语文的欲望。

    字词难记,但是当教师与他们一起在有感情的朗读中细品字词深意,学生会发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样十来字,凝练的是一幅烟波浩渺的壮丽画面,承载的是广阔的胸怀。这样学生们不仅不会觉得字词难记,甚至还会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于是便有了“暗夜耀眼星”,更有了“绿叶滚珍珠”,稚嫩的语句中饱含他们用心的观察、火热的情怀及对生命的感知。

    2.关注学生学习的需求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引导。语文教学不是要教会学生去做什么,而是要了解学生想做什么,并督促学生围绕学习目标不懈努力,从而让学生学得更好,乐在其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以作文训练为例,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教学体验:教师给学生列出明晰的写作框架,学生只需要按照这个框架,填入恰当的词语,一篇小文就可以快速呈现。可是这样的要求学生也很难达到,要么出现错别字,要么语句不通,甚至完全前言不搭后语,根本看不懂整篇在表达什么主题。究其原因还是教师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单方面从教学的角度强迫学生接受教师的思路。因此,不妨换一个角度来尝试。

    以“我喜欢的小动物”这个主题为例,课堂上我没有让学生就这个题目训练写作,而是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小蜗牛的视频,并给大家布置作业:利用周末去户外寻找一只小蜗牛,并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喂养过程。一周之后再给学生布置作文《我心爱的小蜗牛》,题目一出,学生们想说的话非常多,从怎样费力寻找蜗牛,再到喂养过程中的点滴收获,还有的学生单纯引蜗牛出壳的细节就写了五六个句子,学生的表达欲望非常强烈。这时候教师再引导学生有层次有条理地表达,就自然水到渠成。

    3.耐心鼓励和引导学生

    以教学《白鹅》一课为例,我先提问:这篇课文围绕哪句话来写?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学生通过自由朗读课文找到了中心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我将这句话用PPT展示出来,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读后思考:为什么说作者说白鹅是“高傲的动物”呢?它的“高傲”表现在哪些方面?作者笔下“高傲的白鹅”和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笔下的白公鹅一样吗?如此一来,紧紧抓住中心句组织教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进而提出疑问,通过学生的反复朗读来寻找答案,这既培养了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又起到了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效果。

    小学阶段的学生难免会犯一些错误,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学的方式、手段。教师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心理有深远的影响,如若只是一味地说教,将会使学生的积极性降低,降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这时教师的鼓励引导,将会使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发生转变,学生可能会更加愿意尝试,即使他们并不会巧妙的学习方法,但是也愿意在错误的基础上再试一次。而正是这种坚忍的意志,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巨大帮助。

    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转向愈加细致,教学工作的推进也要更加扎实。教师自身首先要带着发现的眼睛来授课,如此才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心底探究发现的热情,这样教学的引导才会更加容易。最后,教师要耐心鼓励学生,引导他们学会学习,逐渐建立学习自信,让小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任燕.课程改革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关系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5):72-73.

    [2]马义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改革的问题与策略详析[J].教育革新,2017.

    责任编辑:黄大灿 赵潇晗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