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的两个细微处
【摘 要】《琵琶行》的序言和正文有一个前后矛盾的地方,从这个矛盾处,我们可以体会文学艺术的某些特征。琵琶女在得知诗人要为自己翻做《琵琶行》时,出现一个细微的动作——“却坐”,这一动作反映出她丰富的心理活动。
【关键词】白居易;古典诗词;文本细读;文学评论
读完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发现两处耐人寻味的地方。
其一,前后矛盾。在小叙中,作者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怡然”是淡泊宁静的意思,但在诗歌里,作者自叙在浔阳的生活时一点也不恬然,抱怨浔阳无好景、无好音,特别是“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一个劲喝闷酒,哪里有什么“恬然”?怎么看特这个矛盾?在教学中,我向学生提出这个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前后矛盾,哪里是实情?学生回答是后者。那么,白居易为什么在小序里“说谎”?学生思考后说,是为了突出琵琶女的自述对诗人内心的冲击之大。所以,那里所说的“恬然”,只是压抑的火山,故作的镇静,不可当真。文学就是这样,为了突出一种情绪、一个待征,夸张一点,虚构一点也是可以的。
其二,“却坐促弦弦转急。”为什么琵琵女不是转身回头去坐,而要退着去坐呢?我们知道,退着坐是极恭敬的动作。这个细节不可放过,是最见琵琶女心态的一个细节。
琵琶女一出场就是个受损害的形象,她是一个被遗弃、被遗忘的女人。在江上弹奏琵琶纯属散散心,所以她不愿为别人演奏,所以“千呼万唤始出来。”客人的真诚打动了她。她为客人演奏了,而且说出了许多真心话,说了自己过去的经历。最打动她的是诗人“为君翻作《琵琶行》。”如果琵琶女年青时遇到这样的事,是不会如此感动的。年少时节,风月场上,才子佳人,逢场作戏,实属平常。而今,年老色衰,而且嫁给了一个“重利轻别离”的商人,流落到九江这个小地方。这时,她不仅得到诗人真诚的同情,而且诗人还表示要为她写诗谱曲,这怎能不让她感动呢?或许,她也隐隐感受到眼前这个人一定不是个凡夫俗子。“却坐”反映了琵琶女极其恭敬和感激的心理。
如果白居易不被贬,两个社会地位悬殊的人,很难有这种心心相印的感觉,那个制度,那个社会,使她们在浔阳江上相识,相知,一个“却坐”,一个“青衫湿”。偶然中,也有历史的必然。
在鉴赏作品时,我们需要把自己放在作品中,设身处地地融入当时的情境,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
【作者简介】徐继胜,文学硕士,湖北省武汉市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