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师范生深度学习的反思能力调查与分析
王忠华 翟璟
摘要:反思属于元认知的范畴,是深度学习的关键形式。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育者,具备反思能力十分必要。为了解目前师范生反思能力的现状,作者设计问卷并实施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师范生愿意进行反思活动,但缺乏反思意识,未养成良的好反思习惯。同时,作者提出,为促进深度学习发生,提高反思能力,应增强师范生反思意识,提高其反思技能,使其养成反思习惯,并创设情境,使其保持积极情绪。
关键词:反思;反思能力;深度学习;师范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0)11-0102-04
反思是指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再检验的行为过程,属于元认知的概念范畴,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1]反思性学习是与反思相对应的学习形式,反思贯穿在整个反思性学习活动过程中。[2]反思能力是指进行反思性学习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反思能力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回顾、研究旧知识而获得新知识,形成批判性实践能力,达到深度学习,实现有意义的学习,这符合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点。因此,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可持续发展,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师范生承担着未来教书育人的角色,反思能力是其必备的能力。反思一方面有利于自身发展,实现深度学习,另一方面有利于反思的传承,促进未来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因此,了解师范生目前的反思能力对于开展后续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反思是达到深度学习的重要形式
杜威指出,人不是从经验中学习的,而是从对经验的反省中学习的,他强调“必须以反省思维作为教育的目的”。[3]深度学习是一种具有主动性、批判性的学习方式[4],学习者根据学习需求和兴趣,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运用多种学习策略对知识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建立學科间、不同信息渠道间以及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建构知识体系并有效迁移到真实情境中来解决复杂问题。[5]众多研究表明,反思和深度学习具有一定的联系。
Nelson Laird等人将深度学习解构为高阶学习、整合性学习、反思性学习三部分[6],吴秀娟指出反思性学习是促进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7]深度学习只有通过深度理解才可能实现迁移应用,而反思是实现深度理解的重要手段和有效策略,甚至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唯一机制。[8]刘哲雨等认为反思是促进深度学习的核心要素,也是评判深度学习的重要指标。他认为反思通过促进认知加工、改善学业情绪以及调节认知负荷影响深度学习。[9]而张浩等人认为深度学习与元认知是相互促进的。元认知促进学习者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也能发展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10],而反思正是属于元认知概念的范畴。综上所述,反思作为一种高阶思维,是实现深度学习的重要形式。
● 影响反思能力的因素
信息时代要求学习者进行深度学习、具备高阶思维和反思能力,以有效解决问题,实现迁移。反思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涉及批判性思维、管理决策等方面,是自我调节能力和元认知能力的重要表现。作为自我调节能力和元认知能力的重要部分,反思能力是发展高阶能力的重要条件。而反思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反思性学习的训练。[11]
关于反思能力的研究,有多位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影响反思能力的因素。范梅南从行为的角度将反思分为行动前反思、行动中反思和行动后反思。[12]在《反思性教学》中,熊川武教授将反思能力看作反思技能和反思毅力的综合,其中反思技能又包含经验反思技能和理论反思技能。[13]根据反思过程中不同的性质,钟志贤认为反思能力的构元可分为反思意识、反思技能、反思毅力。[14]
综上所述,不同的学者对反思能力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本质还是有共通之处。根据认知顺序的由浅入深以及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本文将师范生反思能力分为反思意识、反思习惯、反思情绪、反思行为以及反思动机五个维度。
● 师范生反思能力调查与分析
反思对促进师范生的深度学习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目前师范生反思能力的现状,笔者设计了师范生反思能力调查问卷,实施调查后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1.调查问卷设计
根据确定的师范生反思能力的五个维度,参考了维腾伯格(David Wittenburg)、台湾吴和堂反思问卷的问题设置,设计了师范生反思能力调查问卷,共23道题目,前3题为师范生的基本信息和对反思的基本认识,后20题涵盖了反思意识、反思习惯、反思情绪、反思行为以及反思动机五个维度的内容。
2.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华中师范大学选修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的4个课堂的师范生,包括数学、英语、化学、生物、地理、物理、体育等专业师范生,其中理科类101人,文科类138人。其中大二13人,大三216人,大四10人,男生58人,女生181人。问卷发放239份,实际回收239份,其中有效问卷239份。
(1)描述性统计
对回收的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的结果下表所示。
由下表可以看出,师范生对“反思的认识”和“反思行为”两项的平均得分超过了2,说明整体而言师范生对反思的认识程度不高,并且很少进行反思的实践行为。“反思意识”“反思习惯”“反思情绪”及“反思动机”几项的得分都在2以内,说明师范生在思想上还是具有一定的反思意识的,完成反思性学习绝大多数还需要外部动机的驱动,并且整体而言对进行反思活动还是比较愿意完成的。六个维度的偏度值都大于0,右偏差值较大,存在一部分师范生缺乏反思意识,没有进行过反思活动,反思性学习能力偏低。每个维度最大、最小值跨度较大,说明师范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差异较大。
(2)师范生对反思的认识
关于“师范生对反思的认识”的调查结果如下页图所示。
下页图中显示,只有6.69%的师范生很了解反思,了解反思的重要性,在学习中知道如何进行反思。大概半数的师范生对反思有一定的认识,但并没有很深的了解,没有将反思作为学习的一部分。大约36%的师范生不太了解反思,从而对反思活动造成一定的困难。
(3)师范生的反思行为与反思习惯
有关师范生反思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约33%的师范生会经常进行反思并确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而大多数师范生偶尔会对当前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有11%左右的师范生几乎不会反思。对应于师范生反思习惯的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只是偶尔、很少甚至从不反思,仅有不到20%的师范生经常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说明大多数师范生并没有将反思活动落到实处,没有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4)反思态度
关于师范生反思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0%左右的师范生对反思学习有些排斥,绝大多数师范生还是很乐意进行反思学习的,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反思保持积极的态度,经过正确的引导,能够提高反思意识,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进而提高反思能力。
3.调查结果分析
(1)师范生反思意识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
大多数师范生对反思性学习不是很了解,自身反思意识较薄弱,没有正确认识反思性学习的重要性,不知道如何进行反思,更不可能主动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师范生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的过程中,在每周提交的反思作业中,大部分学生只是对本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回顾梳理,只是达到了反思最基本的要求,而没有达到更高层次,说明师范生对反思没有正确的认识。这一现象可能是由反思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使用率不高、缺乏教师正确的引导、反思适用环境以及实施方式较少造成的。
(2)师范生反思性学习行动力较差,且未能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习惯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在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在调查中反映出大部分师范生具备反思意识,但仅仅是思想层面的,没有具体实施起来。且大部分学生只是偶尔进行反思,没有形成贯穿整个学习活动的良好的反思性学习习惯。出现这一现象可能是师范生的反思技能薄弱,且没有毅力,不能坚持进行反思性学习,也有可能是没有引导者的正确引导以及缺乏与反思相匹配的学习环境。
(3)师范生能接受反思性學习,并对其呈现较为积极的态度
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事半功倍。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是比较乐意进行反思性学习的,多数学生对反思体验也比较满意。大部分学生对反思正面积极的态度有利于反思性学习的开展,同时也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以及反思环境的创设。
● 促进师范生深度学习发生的反思能力提高策略
根据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针对目前师范生反思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反思能力的维度以及特点,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旨在通过提高师范生反思能力促进其深度学习的发生。
1.强化反思意识,促进积极反思
提高师范生反思能力,首先要让师范生对反思性学习有正确的认识,进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反思。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反思,了解反思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确没有反思难以自我改错纠错,同时反思还是指向未来的,反思能够对未来的学习进行合理的安排,查漏补缺,提高自身综合性水平。课前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往届学生的反思成果,介绍如何进行反思学习以及反思学习的重要性。为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后安排反思任务,量变引起质变,促进学生积极反思,提高其反思能力。
2.创设反思情境,提高反思技能
反思不是简单的知识回顾,而是对原有知识的再认识、再检验。提高师范生反思能力,最重要的是提高其反思技能,解决学生不知如何反思的盲目性。教师应该巧妙地创设不同的反思情境,分别适用于经验、分析、评价、策略、时间以及交往等多方面的技能,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反思技能。例如,为提高经验总结技能,在每个学习阶段结束后,教师都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问题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反思。师生可共同制订评价量规,促进学生正确评价,提高评价技能。
3.保持积极态度,养成良好习惯
积极的情绪有利于反思性学习的进行。反思实际上是自我找问题的过程,是诱发痛苦的行为。因此,在反思中保持良好的情绪是至关重要的。师范生应该保持对知识的好奇心,秉持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好奇心能够激发学习者对学习的渴望与知识的追求,在反思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教师也应该帮助师范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例如,课前发布预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进行反思(查疑);课堂中帮助学生解答疑惑,并引导学生对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反思,提高问题解决能力;课后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反思,即查漏补缺。教师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对学生进行反思引导,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良好反思习惯。
● 总结
本文通过发放师范生反思能力调查问卷,回收分析数据,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师范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较低,他们对反思没有充分的认识,缺乏反思意识,未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没有将意识转换为行动。为提高师范生反思能力,促进深度学习发生,应该提高师范生反思意识、反思技能,使其养成反思习惯,创设情境促使反思发生。但由于该数据仅仅来源于一所师范大学的部分师范生,数据量较小,涵盖范围较小,所以结果可能具有偏差。
参考文献:
[1]郑菊萍.反思性学习简论[J].上海教育科研,2002(08):43-46.
[2][5][7]吴秀娟,张浩.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实验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5,33(04):67-74.
[3]杜威著.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1.
[4][10]张浩,吴秀娟.深度学习的内涵及认知理论基础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7-11+21.
[6]Nelson Laird,T.F., Shoup,R.,Kuh,G.D. Measuring deep approaches to learning using the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C].the Annual Forum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2006:1-21.
[8]彭红超,祝智庭.深度学习研究:发展脉络与瓶颈[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0,32(01):41-50.
[9]刘哲雨,郝晓鑫,曾菲,等.反思影响深度学习的实证研究——兼论人类深度学习对机器深度学习的启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01):87-95.
[11][14]钟志贤,曹东云.基于信息技术的反思学习[J].远程教育杂志,2004(04):7-10+60.
[12]马克斯·范梅南.教学的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31-153.
[13]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J].教育研究,2002(07):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