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区教育与社会治理创新

    刘纬度+刘朝晖+乔兴媚

    【摘要】科学把握社区教育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内涵及相互作用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发展的进程中迫切需要社区教育的参与,也对社区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和目标。社区教育成为社会治理的基础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有效途径和创新载体。

    【关键词】社区教育;社会治理;创新;关系

    一、社区教育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进一步指出“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从过去的社会管理到如今的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通过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由此可见,社区在社会治理中的地位十分重要。2014年8月,《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中明确了“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任务。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政府要创新城市治理方式,要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什么是“社区”?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学者对有关社区的定义有140多种。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尚无一致认可的“社区”定义,站在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管理需要,赋予“社区”不同的理解。但是都有一个基本的观点,即“社区”包含着一是地域、二是人群三是维系人群的关联制度及文化的含义。

    什么是“社区治理”?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缩影,是政府与社区组织、社區公民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活动。根据夏建中的观点,由于社区对于居民有情感性和易接近性的功能意义,是每一个人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个空间,所以,社区治理应当是全部治理系统的基础。刘同昌认为:社区治理是行政管理服务和群众性自治的有机结合,其治理主体是多元的,具有明显的共治属性。笔者认为,在基层社区的社会治理创新,是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运用党的方针政策,把健全的法制、民生服务和教育、文化活动寓于社会治理之中,引导和组织居民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社区治理新机制。

    什么是“社区教育”?不同的国家,对社区教育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2000年4月,教育部职成司在《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开展的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山西省太原市2012年8月通过的《太原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中,将社区教育定义为“面向社区内居民开展的以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优化社区人文环境、构建和谐社区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专家、学者也有不同的解释。社区教育一般体现了“三全”特点,即:一是社区教育面向社区所有社会成员;二是社区教育内容全面;三是社区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的,其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均十分明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诺曼·朗沃思(Norman Longworth)教授认为,一个城市最大的资本就是他的公民,它需要不断地去培养,然后利用他们的才能、知识、技艺、创造力和专业去实现一个学习型城市目标,这也意味着学习的长度是终身的、有广度的、有深度的,并且这种要求包含了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这也就是我所倡导的社区教育。因此社区教育能够强大公民个体,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并且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从社区、社区治理、社区教育这几个关键词的内涵,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关联性是非常密切的,尤其是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之间有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对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社区教育不仅是培养城市文明人和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和载体,而且对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社会治理创新需要社区教育

    1.从社会管理发展到社会治理的进程中迫切需要社区教育

    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一字之差,有什么区别?在关于治理的各种定义中,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广泛的代表性:治理是个体和机构(公共部门和私人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有四个特征:治理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是协调;治理涉及公共部门、私人机构和个体;治理是持续的互动。习近平强调,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综合已有研究分析,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主要区别可用下表1来表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差距巨大。由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体现了我国社会建设的重大进步,其具体表现就是社区人群积极主动参与社区全面建设,并主要依靠法律、文化、习俗、道德等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因此,在社会治理背景下,政府和人民群众都需要社区教育。以威远县为例,城镇退休老年人、“4050”人员、未成年人、城镇化建设引进的新市民、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及无业人员、随着企事业单位深化改革“单位人”变成的“社会人”、流动人口等城乡居民占据全县75万总人口的五分之四以上。如果不对他们开展有效的教育和服务活动,就会形成教育和治理的“真空地带”。威远社区学院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基层社区为抓手,充分结合市场和社会力量,加快建立健全城乡社区教育与社会治理相结合的管理服务机制,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和社会治理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2.社会治理创新给社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

    在我国,一般意义的社区教育主要集中在对居民进行文化、休闲、娱乐、生活等方面的教育,重在提高社区居民的一般素养和生活质量。而社会治理创新要求提高社区党员、干部、居民的信仰、道德、法治、科学等文明素养与职业技能,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社区教育,推进共享共治社区建设,构建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生态良好、文化有认同、情感有归属的平安和谐幸福社区,切实贯彻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因此,社会治理创新对社区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和目标。以社会治理能力创新为目标的社区教育,不是一般性的教育文化服务活动,其教育内容更加广泛,其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把党的建设、道德建设、法治建设、文化建设融入其中,培育和提升公民爱国、爱社区、守法、敬业、诚信、友善的综合素质。以威远县为例,威远社区学院立足于当地,通过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自建教材、组织社区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渗透,如开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坪山歌”的传统文化进学校、进社区(村)活动取得明显效果,更好地承担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增强了社区民众的凝聚力,对构建和谐社区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三、社区教育促进社会治理创新

    1.社区教育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工程

    要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最基础工作是要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社会治理,很大程度上是对人的管理,人的素质提高了,与社会稳定和谐要求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社会规范的形成,都将变得水到渠成。如果我们的社区居民欠缺必要的基本素质,要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那就是一句空话,要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遵守的制度也不可能。

    社区教育作为一种以社区为单元形态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教育,也是一种大文化的教育,但仍然属于教育范畴。一般认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马克思指出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邓小平多次强调“教育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是事关国家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的事业,要求把教育放在优先突出的战略地位”。朱永康认为,因为社区教育作为离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管理)最近的教育类型,它能“美教化,移风俗”(出自《诗·周南·关雎序》),有着“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的效用。缪建东认为,社区教育让基层民主成为群众的日常生活方式。因此,发展社区教育,提高社区干部、党员、居民的素质是社区建设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以威远县社区学院的实践为例,针对东风路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大部分是拆迁安置户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实际情况,在该社区开展新市民的文明、道德、礼仪、安全、法律、卫生等方面的教育,幫助当地居民不断提高素质,让农民转化成新市民,再转化成为文明市民,该社区精神面貌和环境焕然一新,受到社会认可,还被评为首批县级学习型社区和文明社区。

    2.社区教育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城乡社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已经成为社区建设和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治理是在党的领导下,社会成员主动参与,政府管理与社区自治相结合的持续互动过程。因此,对人的教育本身就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上海市徐汇区、闵行区积极推动社区教育融入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不仅使居民素质迅速提高,治理成本也大大下降了。在威远县,社区学院和东街社区充分利用“七一”、“十一”等重要节日,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活动”、“党员教育”、“党风廉政建设活动”、“十八大、三中、四中、五中宣讲活动”等作为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居民的信仰教育、法治教育、健康教育、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作为社区治理创新的主要内容之一,宣传引导居民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区居民公约》,促进了社区的全面建设,受到干部群众的好评。另一方面,由于威远县社区工作者队伍存在着承担任务过重、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社区的建设发展。要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威远社区学院立足社区工作实际,依托社区教育,定期对威远县社区工作者开展有计划、多层次、多形式的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社区管理干部、基层工作者的理论政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强化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为社区治理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3.社区教育是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途径

    杨向群、胡敬认为,社区教育是促进社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区沟通衔接、相互开放和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朱永康认为,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是建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的重要环节,是解决社会问题,贯彻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手段,更是提高人的素质、治理社会的根本途径。随着城镇化的飞速发展,大批农民成了新市民。不同地缘、血缘、职业、文化的人聚集在一起,他们虽然住在一个社区,住在一个小区,甚至一栋楼,一个单元,仍然形同陌路,感到十分陌生,缺乏社区安全感。单纯依靠社区和社区干部对上万人的社区进行有效管理是非常困难的,简单来说,社区干部对大多数居民都未必认识,又如何谈得上社区治理。威远社区学院在严陵镇东街、西街、花城路、接官亭等社区,以党员教育、信仰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生活教育、艺术教育、职业教育为主要内容,通过线下专题讲座与线上微课教学相结合,不仅有效提高了社区居民综合素质,还进一步增强了居民的安全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得到群众和地方政府的认可。威远县西街等18个社区不仅建成了省级平安社区,还建成了国家级的安全社区。实践证明:以寓教于乐的社区教育形式,吸引居民参加社区教育活动,引导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培育和激发社区内各种组织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实现社区治理,是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一种有效途径。

    4.社区教育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载体

    要实现社区治理必须要有一个载体,否则,治理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结合发达国家(地区)及我国发达地区的社区治理经验,就是运用社区教育这个教育载体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赵刚认为:“社区教育从善教到善治,治是目的,教是载体,善教善治融为一体。”让社会治理的目标在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文化服务活动中悄然实现。社区教育通过教育功能发挥育人作用,帮助社区居民增长知识、添加技能、陶冶身心,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激发其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促动他们自觉支持和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成为激发社会活力、强化社会秩序的有效载体。

    四、结束语

    社区教育与社会治理创新关系密切。从社区管理向社区治理发展的进程迫切需要社区教育的参与,而社区教育也离不开社会治理创新的引领,否则就是一种简单的社会生活教育,社区教育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功能难以完全显现。而社区教育的有效开展,可以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础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有效途径和创新载体。因此,社会治理创新离不开社区教育,社区教育发展促进社会治理创新,二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