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题的网络协作学习探究

唐小娟
摘要:目前,协作学习和基于专题的学习已成为中小学以及高校课堂教学中普遍受欢迎的教学策略,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是当前网络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以笔者参与建设的一门网络课程为例,根据基于专题的网络协作学习模式开展教学,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课程论坛中的帖子,进而得出一些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Moodle平台 基于专题的网络协作学习 内容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1-0064-04
目前,协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与网络的结合又拓展了它的发展空间,而基于专题的学习已在高校及中小学中普遍应用。“协作”是基于专题学习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如何对基于专题学习的协作活动进行有效设计是各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将网络的优势与基于专题的协作学习理念有机结合是当前网络教学研究的一个新问题。
一、基于专题的网络协作学习内涵
网络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支持协作学习的环境,以小组学习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从而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应用于协作学习模式的体现。[1]在网络协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的协同工作是实现学习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学习密不可分,学习者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完成学习任务。

基于专题的网络协作学习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协作学习环境,学习者围绕专题内容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及其所有操作的一种学习模式。基于专题的网络协作学习具有如下特点:学习内容专题化、学习环境网络化、学习方式协作化、以活动理论为基础。[2]
二、基于专题的网络协作学习模式
基于专题的网络协作学习模式如图1所示。
1.协作学习专题任务的设计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教学方式,所以,选择任务主题很重要。基于专题的网络协作学习是以专题为主线,专题分解为若干个活动任务。
2.协作学习平台的选择
在基于专题的网络协作学习中,使用的协作平台种类较多,有自己组织开发的,也可购买商业软件。无论是何种平台,是否具有良好的协作交互功能是衡量平台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3]
3.学习资源的设计和呈现
学习资源的设计和呈现环节要以学习者的“学”为中心,有利于学习者的探究、协作交流,要求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学习者的特征和教学目标准备丰富的学习资源,且通常是以开放性、超媒体形式提供。可以包括课程电子材料、相关的知识数据库、相关的网站链接、个人主页链接等。
4.学习小组的建立
在基于专题的网络协作学习中,建立学习小组尤为重要。通常有两种分组方法:(1)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认知水平进行分组,又可分为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2)根据学习者的兴趣爱好、融洽程度自由分组。实际应用中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法比较合适。根据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小组成员一般为5~7人为宜。
5.协作学习活动过程的组织安排
(1)通常将主题任务分解为分主题,分配给各个小组;(2)各小组及其成员根据小组任务在教师创设和提供的协作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下,主动地思考问题、搜集整理资料、互相探讨交流、完善和形成小组主题报告;(3)小组内、小组间都有竞争和协作,最后各小组共享研究成果,共同提高;(4)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引导、帮助、督促每位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协作学习过程中去。
6.协作学习的评价

协作学习的评价改变了过去传统教学评价方式,主要体现在:(1)评价主体的多样性,有学生自评、小组评议、教师评价。(2)既有总结性评价,但更注重形成性评价,既看结果但更重过程,且过程测评可以多次。这样有利于激励每个学习者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主动、积极地参与,注重每个学习者获得成功的喜悦,不断激励其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有利于今后的学习。
三、案例研究——Moodle平台中“现代远程教育”课程中基于专题的网络协作学习
“现代远程教育”课程是面向教育技术本科三年级学生的,学生基本的知识和学习技能已经具备,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法,把学生分为14个小组。这门课程的教学主要是以专题和任务的形式来开展的,课堂学习和网上学习的时间比例大概为1:2,学习结果评价采用4:3:3的方式,即期末考试占40%,系统中课程任务作业占30%,系统平时参与度占30%。
1.设计协作学习专题任务
根据适合开展协作学习的主题任务的特点,该课程布置了两次协作学习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该活动任务,如表1所示。
2.平台的设计及协作学习的组织

(1)选择Moodle协作学习平台
出于运行速度、适用性及费用等方面的考虑,本次教学实验使用了免费开源的Moodle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实践研究。该平台可对多门课程进行有效管理;支持在线测试、在线问卷调查和在线投票,并能对测试结果做出分析;利用讨论区、网站内部短消息及聊天室,师生、生生之间可进行网上协作交流;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协作学习。该平台界面设计风格简洁流畅,而且不需要特殊的浏览技能,使用起来比较方便。[5]
(2)设计和呈现学习资源
在Moodle平台中,我们提供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料,设计了各种讨论区、词汇表等,让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观看、资料搜索、讨论等活动来学习,了解本课程的结构和安排等,并充分利用开放的网络资源来充实学习资源。
(3)建立学习小组
该课程历时为一个学期,共有77名学生参与学习,其中男生31人,女生47人,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法,将学生分为10个小组进行学习,教师和e-Tutor(电子助教)3人。作者在实验研究中担当e-Tutor角色,在平台上辅导学生的学习。
(4)组织协作学习过程
协作学习活动分布下来后,各小组开始进入协作学习过程。首先在Moodle平台上给每个小组开设一个小组讨论区,给成员间提供一个交流讨论区,小组成员根据协作学习任务和提供的学习资源,分工合作,搜索、整理资料、交流讨论,最后形成个人总结及小组报告。
3.评价协作学习结果
(1)总体评价分析
成员在小组讨论区所发的帖子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学习者的协作学习情况。通过统计分析,小组讨论区共发表了1217个帖子,其中首帖数为322条,跟帖数为895条。在322条首帖中,有129条是无人响应的独帖,也就是跟帖数为0,这类帖子主要是一些课程和小组计划安排等协调信息、少量与学习无关的信息。这样,除了129条独帖外,每条首帖的平均跟帖数是4条多。另外,在77位参与平台学习的学生中,发帖数超过50条的有5位学生,有37位学生发表的帖子数少于10条,其中有3位学生的发帖数为0。从统计的这些帖子数量来看,总的来说,学生在这个平台上的表现非常积极,就连一些平时在课堂上不太积极的学生在平台讨论区参与也非常多。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学生非常喜欢这种网络教学平台上开展的协作学习形式。
(2)内容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习者在学习平台上的协作学习情况,我们对小组讨论区进行内容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和图2所示。
从表2和图2可以看出,75.8%的帖子(922条)集中在“共享和比较信息”阶段,帖子内容主要围绕问题的问答或对一些观点的共享,学生之间的交流主要处于一个较浅的层次。5.7%的帖子(69条)集中在“发现和分析差异及矛盾”阶段,主要表现为学习者不仅能阐述清楚自己和同伴观点的差异,并能给出支持个人观点的证据。4.8%的帖子(58条)属于“协商讨论和共同建构知识”阶段,这表明学习者之间进行了大量的信息交流,针对一些问题也进行了不同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但还是在很多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意见,进行知识的群体建构。只有3.4%(41条)的帖子和1.7%(21条)的帖子是属于“检验和修订”和“达成共识和运用”阶段的,这表明学生的知识建构水平不高,大多还停留在观点的共享和比较上,群体观点整合的意识比较淡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论坛上学习者之间与主题内容无关的交流其实并不少,占8.7%(106条),这表明学习者除了交流学习内容以外,其他的一些情感和学习进程方面的交流也是很重要的,是网络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与Gunawardena的分析结果很类似,即参与者知识的社会性建构更多的停留在观点的比较上。[6]陈丽对一个远程教师培训在线讨论的分析结果也与此类似。[7]她发现,学习者发布在论坛的帖子中,68.9%的帖子都集中在“信息的分析和比较”阶段,23.7%的帖子属于“发现观点、陈述中存在的分歧,并对其进行分析”阶段,总体上群体知识的社会建构水平不高。可见,如何让学习者在网络讨论中经历高级认知思维过程,进行高水平的群体知识建构,是网络协作学习面临的一大挑战。
(3)问卷调查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学习者的协作学习情况,我们还设计了调查问卷。从问卷调查的情况看,在随机抽取的40名学生中,“希望在Moodle平台上与教师进行更多交流”的31人,比例为77.5%;认为通过网络教学,“和同学之间在学习上的交流增加了”和“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增强了”的分别为23和30人,比例分别为57.5%和75.0%;“喜欢基于专题的网络协作学习形式”的为38人,占调查学生的95%。从这些数据中可以得出,在网络教学平台中进行基于专题的网络协作学习是可行的、可以大力推广的。
四、小结和建议
通过这次的教学实践,可以得出基于专题的网络协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很喜欢这种学习方式,也收到了跟传统教学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但在采用这种学习方式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和加强以下方面。
1.e-Tutor在网络教学中的重要性
网络教学平台使教师在课外进行教学指导和答疑的时间大大增加,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无疑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面对数十到上百的学生人数,一个教师无法对所有学生进行及时的反馈,因此e-Tutor这个角色应运而生。e-Tutor负责课程资源内容的更新,同步和异步的辅导答疑,网络作业的批改,以及学生学习活动情况的统计和做出相应的教学决策等。因此,网络协作学习对教师和e-Tutor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和e-Tutor必须具备网络教学设计的知识和能力,懂得网络教学策略的运用和必要的学习指导,重视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学生多多交流,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及时进行反馈
教师的反馈必须及时进行。实验中,我们发现,得到了教师和同学及时反馈、特别是正面回答的同学,其参加讨论、提供学习资料的积极性会逐渐加强;而发表意见后没有得到及时反馈的同学使用Moodle平台的积极性明显下降,甚至后来再也没有参与过一次讨论。因此,教师和e-Tutor对学生的问题必须进行及时的反馈,保持学生在平台中学习的积极性。
3.提高网络教学平台的稳定性
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协作学习,平台的稳定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平台稳定、简单、使用方便,学习者使用效率和兴趣也会高很多。在这次开展的基于专题的网络协作学习实践中,选用的Moodle平台技术环境不太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活动的开展,学习者有时抱怨平台不稳定,使用起来不方便而导致网上学习的兴趣减少。技术平台的人性化和便捷性都会有助于师生更为自然地开展网上学习。
4.评价方式的改进
在基于专题的网络协作学习中,参与评价的不仅有教师,还有e-Tutor、学生个体以及学习小组,这就需要合理引导学生以及小组进行评价,制定一定的评价标准,以避免乱评等不负责任的表现。同时还要求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突出小组评价,每个成员的成绩受制于小组的整体表现,同时也要考虑每个成员的贡献度,这可以通过个人提交的资料以及小组的活动记录来评价。这样可以避免部分同学在协作学习中参与度不高的现象,每个学习者除了有小组成绩外还有个人成绩的评定。另外还应注意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突出过程性评价,这可通过分析平台自动记录的学习档案袋来实现,比如平时上交的作业、平台参与的次数以及讨论交流的质量等,这样可以激发和保持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尹睿.基于专题的网络协作学习活动设计的行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5(4).
[2]尹睿.基于专题的网络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4(12).
[3]陈炳生.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应用模式及案例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5).
[4]胡勇,王陆.异步网络协作学习中知识建构的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
[5]韩骏,刘菁.开源的网络教学平台Moodle系统[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1).
[6]Gunawardena,Lowe,&Anderson;,Analysis of a Global Online Debat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raction Analysis Model for Examining Social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in Computer Conferencing[J/O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1997,17(4).
[7]陈丽.网络异步交互环境中学生间社会性交互的质量——远程教师培训在线讨论的案例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4(7).
(编辑:金冉)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