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循善诱,让“问题链”点亮高中物理课堂
张志强
摘要:在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的推动下,基于问题的“问题链”教学法备受重视。问题链设计能促进教师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的指导,有效激活物理课堂,让枯燥的物理课堂变得灵动,效率提升。本文给出了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以“问题链”点亮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策略,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问题链 ?循循善诱 ?高中物理
所谓问题链,即教师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已有教学经验,在认真研究学情的前提下,设计的一组有中心、有序列、相对独立但又互为关联(递进、并列等)的问题。设置问题链,并将问题链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质上是将课堂教学的过程转变为“学生质疑—学生思考—学生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能动性、智慧性的,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引入问题链,合理运用问题链,对于提升教学效率十分重要。
一、巧用“问题链”导入高中物理新课学习,以疑导思,激发兴趣
如何使用问题链给予学生物理学习的强大驱动,使其兴趣盎然,激情洋溢,继而全面投入物理新课的学习呢?这便需要在导入时巧用问题链。教师的物理课堂教学要具有目的性与计划性,在使用问题链导入物理新课时,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点,使问题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二要让问题能凸显新课的重点内容,做到以疑导思。
用问题链导入物理新课已经司空见惯,但怎样导入才更能营造“疑窦丛生、妙趣无边”的物理课堂呢?这里以鲁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能量守恒定律》的导入为例进行说明。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对机械能守恒定律内容进行全面、深刻的理解;给出一些具体的生活案例,让学生会判断守恒与否;让学生掌握守恒的条件,并且使其能够分析物体所具有的机械能”。基于此,教师可设计如下的问题链进行导入:(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能量守恒定律吗,能否就你个人的理解来说说呢?(2)在生活中,我们骑自行车上坡时有没有感觉到很吃力?这是为何?在这一过程中,你知道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如何转化的吗?能量守恒是如何体现的?(3)你还能列舉出生活中体现“能量守恒”的一些例子吗?拿出来一起分享吧。这样的问题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诱导了思维,启迪了智慧,同时也点亮了物理课堂,让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物理学习之中。
二、借助“问题链”引导学生课内活动探究,循循善诱,提升认知
一节生动高效的课堂,除了要有妙趣横生的导入,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正课中要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探究氛围。这样的氛围可促使学生在活动探究中一步步、循序渐进地实现由“知识的未知到已知”“理解的片面到全面”“掌握的浅层到深层”等的过度。问题链的呈现则可实现这一目的。借助问题链,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课内活动探究,让枯燥、乏味、复杂与晦涩的物理知识被肢解为具象、简单而易理解、便掌握的知识,做到循循善诱,提升认知。
一个问题链便是一个物理探究任务,更是学生在思考与学习中的有效提示,循着这些提示,学生才能一步步地实现认知上的提升。在课内探究活动中,教师的问题链呈现可以是一个个地分不同时间呈现,也可以是在同一时间悉数呈现。例如,在“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课堂活动探究中,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竖直上抛、竖直下抛运动”,并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得出结论,掌握新知。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橡皮、粉笔、黑板擦等分别做竖直上抛、下抛的运动,然后给出以下问题链引导学生深思,并合作探究:(1)物体在做竖直下抛运动时,有哪些特点?请归纳出来。(2)同样的,橡皮、黑板擦等做下抛运动时,有哪些特点与规律,请归纳;请从匀速直线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角度分析“竖直上抛运动”,并用v
t图像来表示。(3)向上发射火箭属于什么?举出生活中一些竖直上抛运动的例子,至少两个。问题链与物理探究活动的合二为一,促进物理课堂的高效进行。
三、运用“问题链”帮助学生整理章节知识,理顺架构,做好归纳
物理学科的知识点比较零碎、复杂且多变,对于学生来说,要想真正掌握十分不易。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反映,一章节结束之后,学到的知识点往往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再想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物理实际问题,便有心无力了。还有学生认为,学到的知识越多,就感到疑惑和困难越多,但又不知从何处入手。“问题链”是学生章节复习、知识归纳的有效“提示”。在物理课中,教师巧用问题链,能顺利帮助学生整理章节知识、理顺架构,做好归纳。
问题链是一系列问题,它能够重现物理知识的网状架构,将物理知识化零散为完整,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促进学以致用。例如,在鲁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四章《匀速圆周运动》的章节复习时,教师可给出如下问题链,帮助学生理知识、顺架构:(1)匀速圆周运动的定义是什么?与其相关的物理量都有哪些?(2)DIS实验探究向心力时,它都与哪些因素有关(质量m、半径r、角速度ω)?具体说,分别有怎样的关系?请回忆实验的整个过程。(3)在解决匀速圆周运动实际问题时,具体的步骤与方式是怎样的?(4)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一些典型问题都有哪些?……以上只是问题链的一部分,并不完全,但却为学生知识架构的重构提供了清晰的指示。问题链看似由十分简单的问题组成,却能够让学生在内心形成一个网状知识体系。总之,问题链的设计与运用在复习课中可有效使用。
四、设计“问题链”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理清思路,举一反三
无论是在日常的物理题目解答时,还是在各种类型的物理考试中,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理清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都是教师所期盼达成的教学目标。当然,一些物理题目,特别是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置于学生面前,很多学生会思维阻塞、思路全无、束手无策,这就更不必说学会举一反三了。鉴于此,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际问题讲解时,要学会使用问题链来引导学生的“思”。
这里以一道高考物理试题为例来说明。
金星、地球、火星绕太阳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金、a地、a火,它们沿着轨道运行的速率分别是v金、v地、v火,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R金、R地、R火之间的关系如下:R金a地>a火;B.a火>a地>a金;C.v地 >v火 >v金;D.v火>v地>v金。该题难易程度适中,很多学生通过分析可找出答案。在讲解时,教师可给出以下的问题链提示:(1)该题目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主要是哪些?(万有引力、向心力等)(2)与万有引力与向心力相关的公式是什么?(3)由公式GMmR2=mv2R的变式可继续得出v=GMR,从该变式可知,轨道半径与运行速度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总之,以上的问题链可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提升解题的效率,继而得出答案为A。
综上所述,“问题链”教学法的运用,对于教师课堂上“教”的影响是巨大的,不容忽视的。问题链中的任何问题都不是随意设计的,不仅要符合学生学习基础,迎合学生物理认知,更重要的是要立足重难点,有启迪性,更应具备开放性意义。对于高中物理教师而言,问题链能运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导入、正课、总结课、解题课等均可。正是如此,教师更要以科学的态度、多元的方式将问题链渗透于课堂中,点亮物理课堂,促进学生进步。
参考文献:
[1]李雪奎.促进高中物理深度学习的“问题链”策略研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17):1-4.
[2]王琴.巧用问题链激活高中物理课堂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9(22):23.
[3]陈辉.高中物理“问题链”教学模式的思考[J].湖南中学物理,2017,32(6):4-6+27.
[4]吕彩荣.基于问题链的教学设计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7.
责任编辑:黄大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