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的价值与深远意义

朱永新
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在对1999~2000学年与2009~2010学年的艺术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时,做过一个有5万多本科毕业生参与的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用?”回答的结果颇为耐人寻味。毕业1~5年的人答案是“基本技能”,毕业6~10年的人回答是“基本原理”,毕业11~15年的人结论是“人际关系”,而毕业16年以上的人则认为:“艺术最有用”。
这一调查,与其说是当下的人们对自我成长经验的总结,不如说是这个时代对艺术教育越来越迫切的呼声。那么,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究竟具有怎样的价值与深远意义呢?
第一,对个体而言,艺术教育是教育生活幸福完整的前提,也是全面提升个体素质与能力的主要路径
人是艺术的存在。人人都有艺术的欲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人都是艺术人,人人都是艺术家。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也是不幸福的。只有成功的艺术教育,才可能让人生幸福完整。
可想而知,如果缺乏艺术教育,一个人就缺少了艺术思维,只能以单一的理性思维模式去思考、去行动,对这个世界任何事物的把握,自然都无法谈得上完整;如果缺乏艺术教育,一个人就缺乏艺术视角,以生命的有限、自我的局限,要与宇宙的无垠、时空的浩渺以及世间的名利规则抗衡,自然很难感受到幸福。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如果一个人缺少了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那就不能说自己真正接受过教育。我们则认为,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本质上就是一种艺术的生活。艺术教育的过程,内蕴着幸福完整的实现。这也是新教育的本质。
实施正确的艺术教育,的确有一小部分的方法与其他教育相同,但绝大部分方法有着属于艺术教育的独特之处,尤其是艺术教育重感知、重直觉、重动手,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来说,这样的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享受艺术的过程。所以,教育的过程本身更加容易让人感受到教育生活的幸福完整。
这样一来,艺术教育和非艺术教育之间、艺术教育和每个生命之间、在艺术教育之下的每个生命之间,彼此积极地促进,共同形成了一个教育的良性循环。
需要强调的是,艺术教育在个体生命的早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儿童与艺术最近,每个儿童都拥有一颗艺术的心。儿童与艺术最不可分,他们就是天生的“艺术家”。游戏是连接儿童与艺术的最佳通道,每个儿童都拥有游戏的精神和艺术的心灵。研究发现,儿童幼时的游戏程度,直接决定其成长的质量。因为人们通过艺术教育,能开发儿童的游戏和艺术本能,能使儿童感知到世界的多种形式,如形体、色彩、声音、韵律等。正因为如此,华德福教育的创始人斯坦纳主张,在7~14岁期间,艺术教育应该成为儿童学校生活的主旋律。其创办的华德福学校最大的特点是重视儿童的艺术教育和游戏精神,学生几乎每一天都在艺术和游戏中度过。有权威数据表明,华德福学校的学生在学习潜能及创新创造方面,比一般学生要突出。
儿童通过不同形式的艺术教育,逐渐形成粗浅的平衡、空间、架构等意识,更为重要的是,儿童在无意识中会据此形成良好的性格,不断完善人性。所以,没有艺术和游戏陪伴的儿童,是孤独不幸的;没有艺术和游戏的童年,是黯淡无光的。如果一个孩子丧失了内心的艺术本能,人性意义上的“死神”就会降临。
从人的个体成长的整个过程来看,艺术教育是全面提升个体素质与能力的主要路径。人的认知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几乎每一种素质与能力的形成都和艺术教育有关。
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认知能力。人的认知能力是首要的、基本的能力,也是形成其他能力的基础。当下的智识教育,教给人的是逻辑的、理性的认知能力,这种认知能力带给人的往往是教条的、僵硬的“死”知识。它最大的缺点在于,它与人的生命无关,与人自身的状态无关,与人的情感无关。不管你喜欢也好,憎恶也罢,它就那样生硬地摆出一副冰冷的面孔。艺术教育则不然,一方面,人既可以借助对活生生的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增加和扩充自己的社会历史和人文知识;另一方面,人还可以借助艺术的感性形式(图形、色彩、节奏),加深对于数学、物理和化学等自然学科的理解。同时,还可以通过艺术作品进入情感情境,理解人类自身的生活,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认知。这种认知的结果,是“活”的知识,是不可言传的意会性知识。而这种知识一旦获得,便不容易消失,内化为人的基本能力。
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人能力系统的重要内容,也是考察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创造是无中生有,这也是艺术与科学最大的区别。科学研究实质上是以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为基础发现新事物的过程,它的使命是发现并揭示知识和真理,因而科学教育培养的只是人的发现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艺术教育则不同,它帮助人用天生的感觉和感受力,通过对艺术形式多重组合变换的把握和领悟,来获得自由的创造能力。因此,当“人转向艺术时,就进入了创造活动的实验室”。
康德对此做了这样的描述:“艺术是神圣的,它比科学更高深、更深刻。它揭示的真理超越了科学的范畴。”每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实质上都是一种发明,是创造一种新事物。我们常讲的“艺术无定法”,指的就是艺术创作没有统一的规律。艺术本身具有创造的天然要求,所以是独一无二的。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好的艺术品无价的原因。
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艺术大师罗丹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要拥有这双发现美的眼睛,艺术教育就必不可少。因为艺术教育的目的指向之一是审美,审美是艺术教育价值的核心意蕴。
爱美是人类的共同本性,也是人类的天性。艺术教育能够唤起人对审美的需要,培养人的审美趣味,形成人的审美观念。比如,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欣赏、理解和再创造,人会逐渐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在审美能力的帮助下,他对社会各种现象的评价会从原来的真假、善恶的层次上升到美丑的层次。这样一个过程,便是审美能力提升的过程。一旦人成为审美的人之后,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按照美的样式来改进自己的生活。
从美感的形成角度看,艺术教育对于唤醒与塑造儿童的美感具有重要意义。艺术,是人类伟大灵魂的创造,是美的探索者精神世界的浓缩与展示。艺术教育,会在孩子心中播下美好的种子,形成螺旋上升的经验结构,形成足够丰富的感受、感知以及沟通能力。因而,艺术教育也是对美感的唤醒。美感,作为人类对于美的感悟、感觉、感受,是人内心深处最根本的一种精神渴求。每个儿童,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潜在的美的形式,只是它取决于是否能够被浪漫地唤醒,又是否能获得相应精确的定位之后,被综合塑造为更高层次的美的意境、生命的境界。
艺术教育有助于提升人的心理调适能力。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及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的心理普遍存在承受力小、调适能力差、净化能力弱等问题。而艺术由于它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与人的身心关系最为紧密,因而具有心理疗治功能和滋养精神、涵育生命的作用,并在人的理性和感性冲突之间找到平衡,塑造并形成健全人格和完美人性,使人的生活方式由“物质化、身体化”向“艺术化、审美化”转变。这也是艺术教育所特有的精神救赎的功能。在日本等国家,用艺术治疗心理疾病,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技术。如通过绘画疗法,让病人释放并表达自己;音乐疗法,让病人发泄情绪;戏剧疗法,让病人回归自我表演……这些疗法都有显著的效果,受到普遍欢迎。
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社会交往能力。艺术教育不仅让人学会创造,也能够让人学会合作和交往。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人们会通过使用一系列视觉的、听觉的、动觉的信号和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和建议,这对沟通与表达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同样,参加艺术学科的集体学习过程,就是学习合作和交际能力得到提升的过程,而这些素质,对学生当下和未来的生活都极为重要。
第二,对学校而言,艺术教育既是碎裂学科的黏合剂,也是倦怠时刻的兴奋剂
在学校生活中,艺术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它不仅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能使学校生活张弛有度、充满活力。
有科学研究显示,在充分的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成绩测验之间,存在着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参加艺术活动的学龄期学生,在口头记忆测试上所获得的分数,要比班上那些没有参加艺术活动的同学明显高出许多。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表明,每周参加音乐活动3次以上的学生,在数学、阅读、历史、地理测试中的成绩要比那些不参加活动的学生成绩平均高出40%。
同时,艺术教育还会对其他诸多教育因素产生积极影响。正如钱初熹在《当代发达国家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所言:艺术用非一般的方法来影响通常令教师感到棘手的学生,使得拖拉、旷课和辍学的现象减少了;艺术使学生之间的交往更加友好,争吵和歧视减少了,冷嘲热讽也减少了;艺术使环境变得充满发现,重新点燃那些已厌倦被灌输知识的学生对学习的热爱;艺术为各种水平的学生提供挑战,水平的跨度从发展迟缓到天资聪慧,所有学生都能够自发地找到适合自己的水平;艺术让学习者融入真实的世界中,戏剧、音乐、美术、舞蹈等文化产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受众;艺术使学生成为持之以恒的、自我管理的学习者,而不是一个只从高奖赏测验中获取事实性内容的知识储藏库;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学生相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学生从艺术指导中获得的知识和他们一样多或更多。
为什么正确的、真正的艺术教育会有如此惊人的效果?我们认为这首先和艺术的“粘合”功能相关。艺术学科不仅仅是机械枯燥生活的润滑剂,更是被课表割裂的教育生活的黏合剂。从本质来看,教育本应是浑然一体的,但是由于知识的极速增长需要提高学习效率,这才逐渐有了分科。而这样的分科同时也导致了教育整体上的碎裂。艺术学科的存在,把教育生活连缀为一个和谐的整体,让学习生活变得更加轻松、美好,让生命在高强度的学习过程中,并不显得紧张与忙碌,而仍然拥有从容与优雅。
这种黏合发生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就像一天中的课间休息时,无论高歌一曲还是翩跹起舞,这既是艺术教育,同时也是一节课和另一节课之间的美妙联结。就像在为期数天、数周的一个课程的学习中,在每一个课程的开头与结尾,我们用艺术来呈现课程对生命的书写,也就是一个课程和另一个课程之间的美妙联结。而在所有的普通日子之间的一个个公立节假日,或者是根据学校和班级的需求创设的“自己的节日”,都会在每个节日大放异彩的同时,照亮其间的每一个普通日子,从而把一个个日子有机地联结为一个教育整体……
同时,精神上的高度兴奋和专注所形成的高峰体验,会让人忽视身体的疲惫。但人毕竟也是血肉之躯,在高强度的学习之后,人的身体会感到疲惫,也就自然对学习产生倦怠。但是,因为艺术思维使用的主要是右脑,其他科目的学习更多地使用左脑,所以,通过艺术教育不仅锻炼了右脑,还让左脑得到了充分的休憩,为新一轮的学习重新注入激情。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术教育,不仅指艺术学科的教育,如美术、音乐等艺术科目,也泛指在其他学科中实施的艺术教育,如数学、化学等。当教师在数学课上讲述那些神奇的图形结构,在化学课上展示那些美妙的分子组合时,同样能够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也会或多或少地产生同样的效果。
第三,对家庭而言,艺术教育是对日常生活的诗意化,也是道德教育的愉悦化
家庭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无声无息、全方位的教育。正如《吕氏春秋·君守》中所说的,是“不教之教,无言之诏”。
但是,家庭教育以日常生活为载体,活生生的现实既在累积着教育的广度与力度,其琐屑杂乱的一面又在不断冲刷、消减着教育的深度与高度。
艺术源自生活而高于生活,因此在家庭中有意识地开展艺术教育,首先能够让日常生活变得诗意,从而使家庭成员的生命存在,最终如同诗人荷尔德林赞颂的那样:“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同时,如果说学校教育的一半重心还必须放在知识的传授上,那么,对道德人格的教育则是家庭教育的最大目标。艺术作为人类丰沛美好情感和直观可视智慧的结晶,能够直接给心灵以震荡和冲击。通过艺术教育开展道德人格教育,可以避免空洞的说教,使教育变得更加灵动、愉悦。
如此一来,艺术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与强项,规避家庭教育的劣势与弱项,从而为教育搭建起一个更加美好而坚固的教育共同体。
第四,对社会而言,艺术教育能够弥合被不同标准切割的人群,也能够提高全社会的内聚力和创新力
在社会中,尤其是在城市化、全球化的后工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物质上的距离越来越接近,但是,从精神层面上来说,越来越多的选择使人们越来越被不同追求、不同职业、不同喜好,乃至不同收入等标准切割和绑架,成为越来越孤立的个体。
美国学者艾伯利斯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有利于形成一个有内聚力的社会。”艺术教育使人不仅仅了解艺术本身,而且更多地认知和理解艺术背后的社会文化、精神和价值,如此附着于艺术之上的文化、精神、价值更易于得到生动的传播与广泛的认可,必然会促使人们产生共同的社会文化和精神、价值、话语,从而形成强大的社会内聚力。换言之,如果全体公民都了解他们的艺术文化,这个社会就会更加容易形成共识,公民的文化素质就会提高,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就会更大,社会内聚力就会更强。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艺术教育还具有提升国民素养、构建和谐社会、筑造精神家园的作用。
另一方面,艺术永远是以创新者、弄潮儿的形象,站立在每一个时代之上。因此,通过艺术教育,我们可以了解前沿的社会文化思潮,紧跟时代的步伐,借助于艺术思维的方式和艺术作品特有的阐释范式,冲击陈腐老旧的社会观念,做出独创的阐释,在更深远的层面上综合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更新观念,革新思想,用新的眼光和新的方式,重新发现并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如此一来,整个社会就拥有了一种艺术精神,从而不仅得到了个人的完整幸福,也从个人到人人,最终达到整个社会的完整幸福。
第五,对民族而言,艺术教育是传承民族精神的瑰宝,也是积淀民族文化的法宝,二者并进方能圆满地传承与超越
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同样都是人群汇聚后产生的精神财富,社会文化更多地从空间上体现,是并列展示着同一时间下一个群体精神生活的丰富与不同;而民族文化更多地从时间上体现,是递进展示着一个群体精神生活的结晶与延续。
也因此,艺术和艺术教育天生就与民族和民族文化血脉相连、水乳交融。艺术和艺术教育,二者在相互作用中,共同提升着一个民族的审美品位,锻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之魂。
通过艺术教育,受众的艺术品位得到提高,督促并激励着创作者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创作者以个体之精魄凝聚呈现时代的思考,创造出更好的艺术品,这本身就在影响着人们,提升着人们的艺术品位。如果二者结合,共同接受着时间的淘洗,一个民族就会在不断的继承、超越中,让自身不断革新,戮力创造。
所以,我们强调,在艺术教育上,要坚持多样化与民族化。这看似矛盾的表述,恰恰是一个硬币不可分割的两面。
当我们把个人视为一滴水,融汇到群体的溪流;当我们把艺术教育视为一条江河,融汇到教育的海洋;当我们把中华民族视为一条江河,融汇到世界各民族的海洋;当我们把民族文化视为一条江河,融汇到世界文明的海洋;当我们把人类视为一条江河,融汇到生物的海洋;当我们把地球视为一条江河,融入宇宙的海洋;当我们把当下视为一条江河,融入无垠的海洋……任何此种类比,我们都可以从鲁迅先生当年的那句话里,找到一切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总而言之,在艺术教育中,我们最终拥有了另一个视角,一种超脱的维度,我们因此平等地共同仰望人类精神的星空。
第六,对于人类而言,艺术教育能够帮助我们形成看待世界的第三只眼,能够交给我们打开世界的另一把钥匙
对于人类而言,明晰艺术教育的价值,往往要从对“真、善、美”这三个字的重新辨析开始。“真、善、美”,这三个标准基本上超越了国家、民族、文化等一切阻隔,是全世界普遍适用的评价标准。“真”是指科学和真理等必然性的认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善”是指道德和宗教信仰等应然性的范畴,解决“怎么做”的问题;“美”是指艺术、人文、情感和审美等或然性的领域,解决“如何是”的问题。
“真、善、美”,如同三盏灯,照耀着人类前行。如果说,“真”是世界的第一极,“善”是第二极,那么,“美”则是世界的第三极。如果说,科学是用共同的语言揭示不同的世界,道德和宗教是用共同的语言揭示共同的世界,那么,艺术则是不同的语言揭示不同的人性世界。对真善美的追寻,不仅是全人类用以实现自我的方式,而且,以科学求真、以宗教和信仰求善、以艺术求美,是全人类在发展中总结出的追寻真善美的有效方式。所以,艺术是人类看待世界的第三只眼,这是艺术的重大价值之一。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人们一旦学会了用艺术的眼睛去看待世界,也就会自然而然地用这只眼睛省察日常生活、反观自我成长,从而在心灵上发现自我,在精神上获得丰盈,在生命上求得平等,在人生中活得从容。
时至今日,这一要求越来越迫切。
走进了信息时代,在后工业社会的大背景下,文明的发展导致知识信息的爆炸式增长,社会的需求导致对行业越来越细化的分工,这一切都影响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走向。这些影响,利弊皆有。有利的方面不少,比如“慕课”的出现,改变了千百年来的求学模式,甚至有可能改变未来世界对人才的取舍,从看文凭和学历改变为看课程结业和学力。当然,其不利的方面也很多,诸如表现为重知识技能轻感性直观,重理性逻辑轻审美情感,培养出来的人屡见技能高深但情感冷漠、人格扭曲的状况,是一种身心失衡的单向度的人。此情此景,无不证明着:“真正能够使我们直接感受到人类生命的方式便是艺术方式。”
所以,今天的人们对艺术的渴求,进一步凸显出艺术的价值。艺术教育,也正是在这个新的高度上再度绽放,而且光芒更加璀璨。凡是被艺术照亮的人们,无论其知识的构成多么不同,职业的差异多么巨大,社会的层级多么悬殊,在艺术面前,人人平等。所有生命都将因为拥有艺术而重新统一、重新完整,因而重新明亮、重新幸福。
艺术是打开世界的另外一把钥匙,这是艺术的另一个重大价值。这把钥匙,我们可以称作艺术思维。
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对万物的理解越来越清晰,一个人在童年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这些知识基本上都是有序的、精确的、线性的,从逻辑上有因有果,从时间上是有始有终的。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儿童逐渐理性地把握了这个世界,思维也逐渐因此训练为理性的思维。
艺术,却站在科学的另一极。
如果说科学是外求,是以各种工具去辨析万物,艺术则显然是内求,是以自身直觉去感应世界,以自身经验去把握世界。世界是立体的,是多维的;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仅仅依靠科学和道德,无法对世界产生全面认知。马克思曾把人类对世界的把握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掌握,一种是精神掌握。前者是指生产劳动实践,后者是指艺术等实践。这种精神掌握方式不同于物质掌握方式,它不是通过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来认知世界,而是诉诸人的感性直观能力来获得对世界的把握;不是依靠必然的逻辑结构来把握世界,而是依赖感受力,即形式美的眼睛和音乐感的耳朵来获得对世界的认知。因而,在艺术思维的角度下,世界呈现给人的场景是可感的、丰富的、有弹性的、有张力的。
毫无疑问,科学与艺术内外兼备地共同发展,让二者从两极向中间并进,最终相聚在平衡点,才是最理想的思维模式,才能更完整地理解世界。
在现实生活中,伴随着理性思维的开发,往往会有对艺术思维的扼杀,有如《庄子》所云:“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无怪乎毕加索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我在很小的时候画的就像是拉菲尔,可是我终其一生希望画的就像是一个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艺术是艺术家情感磅礴喷涌的产物,是经验通过直觉井喷的产品,这种过程,对年龄越小的儿童,就越发是自然的生存状态。但对成人来说,却是需要不断突破束缚,才能重返自我的。
近年来,伴随着脑神经认知学科的发展,艺术教育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发掘。20世纪后半叶的脑科学研究还发现,艺术是为长期教育服务的。如果我们只关注分数较高的测试成绩,而测试又只针对数学和语言技巧的话,那艺术就明显地处于劣势。如果我们要求短时间就有结果,那艺术将无能为力。艺术所发展的是那些需要长期积累才能发展完善的神经系统。不过,优势一旦显现,将无所不及,从精细的运动技巧到创造能力,乃至情绪平衡能力的提高都将表露出来。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我们认为,其主因正是艺术思维训练有素的缘故。艺术思维就如一座混沌之桥,它在万事万物之间建立起非理性的联系,尤其是诸多能够被深刻感知却又无以名状的事物,可以借由它,瞬间四通八达。我们甚至可以断言:古今中外所有取得辉煌成就的科学家,几乎无一不是颇具艺术修养的人士。比如爱因斯坦对音乐、文学的迷恋,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话。正如美国艺术学博士贝蒂·艾德华呼吁的那样:“人人都应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总而言之,在人的发展、社会进步的进程中,艺术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不重视德育,损害的是一代人的道德水准;不重视智育,损害的是一代人的认知水平;不重视体育,损害的是一代人的身体健康;而不重视艺术教育,损害的则是一代人的心灵世界,影响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想象力、创造力的缺失,则是后天很难弥补的。
(作者系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责 编 子 君)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