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物动我故园情
【摘 要】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的怀乡之作,在这些作品中,流露出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本文从物象、意象分析入手,对这一类型作品作了大致的梳理与归纳。
【关键词】文学鉴赏;古典诗词;意象;故乡;思乡;怀人
人人都有故乡,可是为了生活,为了理想,有时又不得不离开故乡。在古代,因为交通不便,音信难通,或者是战乱阻隔,这一别往往少则一年半载,多则数十春秋。飘泊他乡,亲故不见,有家难归,则难免思乡心切。更何况是那些敏感的诗人?台湾著名学者李敖曾说过,唐诗里有一半都是思乡的诗。此话诚不为过。
思乡和怀人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思乡自然包括怀人之意,但如果所怀之人在故乡,则怀人也就有了思乡的味道。俗话说“触景生情”、“睹物思人”,那么,什么情况最能触动古人思乡怀人之心呢?
明月光?摇月挂中天,银光泻地,阴晴变化,盈虚有时,天南地北,千里共赏:月亮特别能触发人们的思乡怀人之情。自李白的《静夜思》后,月亮更成为我国古代诗歌中最能暗示乡愁情结的一个意象。如: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白居易《望月有感》:“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罗邺《雁》:“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顾况《听角思归》:“此夜断肠人不见,起看残月影徘徊”,卢纶《晚次鄂州》:“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戎昱《旅次寄湖南张郎中》:“寒江近户慢流声,竹影当窗月乱明。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在这些诗句里,作者移情于月,借月抒怀,明月几乎成了思乡怀人的代名词。
秋风起?摇“自古逢秋悲寂寥”。秋风起,天气凉,万木凋零,繁荣不再;而且秋天一到,转眼就是年末,久别亲人,长期奔波,思乡之情也会越来越浓郁。相传西晋张翰见秋风起,想起了吴中菰菜、蓴羹、鲈鱼脍,遂命驾归江东,从此秋风便与乡思结下不解之缘。比如,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作者见“风”生情,因“风”思亲,正是秋风引起了作者“万重”“不尽”的秋思。叶绍翁《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梧叶萧萧,寒风瑟瑟,此境此景,诗人油然而生的也是思归之心、羁旅之感。其实不只是秋风,秋天里枯藤老树,昏鸦瘦马,小桥流水,寒蝉鸣虫,秋天里的一切又何尝不能拨动人们的思乡之弦呢?正所谓“莫怪行人头尽白,异乡秋色不胜多”(袁凯《淮西夜座》),异乡飘泊,满眼秋色,触景伤情,鬓发尽白。恰如姜夔所说:“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湖上寓居杂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秋天就是一个思乡的季节。
春草绿?摇春回大地,柳枝吐绿,草碧花艳,欣欣向荣,春天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和希望。但草绿有时,自己却归期难测,这就不由人不起思归之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淮南小山《招隐士》)这可能是古人把思归和草绿结合在一起的最早的诗句,唐代的王维在《山中送别》一诗中则把这个关系说得更为直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明白于此,我们就不难体会“乡思旋生芳草见,客愁何限夕阳知”(吴融《赴职酬过便桥书怀》),“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韩琮《晚春江晴寄友人》)和“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方干《思江南》)等诗句所流露出来的难以摆脱的望乡情绪了。卢纶《春江夕望》:“洞庭芳草遍,楚客莫思归。经难人空老,逢春雁归飞。”口中说“莫思归”,实际上诗人归思正切。诗歌中有一字千古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就是这样一个字。人们在赞叹这个字如何形象、如何生动时,如果再深入地品味这个“绿”字所蕴含着乡愁情结的话,那么才能理解接下来诗人王安石何以会发出“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叹。
杨柳色?摇俗谓草管相思,柳管离情。但是有离别就有思念,柳树、柳枝、柳色不仅寄托着人们依依不舍的离情,也常常勾起人们的归思怀远之意。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春日凝妆登楼,只为一睹外面的春光,哪知满眼柳色,引燃少妇久蓄心头的思念之情。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柳枝弄色,梅花盛开,但盎然春意,却撩起了游子心中难以承受的乡愁,以至游子“不忍见”,一见就“断肠”。
子规啼?摇子规,即杜鹃,又名杜宇、思归、催归。鸣声凄切,似“不如归去”。传说中是战国时蜀王杜宇所化,每到暮春便悲鸣不已,直到啼血而止。因而,杜鹃便被赋予了一种幽怨的色彩,那些背井离乡,羁寄四海的仕子文人,一听到杜鹃的哀婉鸣声,便顿生思归恋乡之情。因此子规在诗歌中也是一个别恨乡愁极其浓郁的意象。如“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沈佺期《夜宿七盘岭》),诗人望着浓绿的银杏树,听见悲啼的杜鹃声,春夜独宿异乡的愁思和惆怅,油然而生。“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崔涂《春夕》)。”皓月清辉,夜阑人静,子规声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听着这样的哀鸣,想着回家的梦,游子的心,该是何等的痛苦悲伤!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只要联系作者平生遭际,就不难体会出词人借杜鹃之声,不仅是表现故园之念,更流露出了一种故国之思。
另外,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鹧鸪。俗谓其鸣似“行不得也哥哥”,游子、思妇往往怕听鹧鸪的鸣声。古人除了用以表现对前路难行、前途难卜的忧虑外,有时也常借以来抒写归思念故之情。如,郑谷《席上贻歌者》“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苏轼《浣溪沙》“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李粦《南乡子》“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等等,无不如此。
雁南飞?摇雁为候鸟,秋去春来,归乡有时;且古代有鸿雁传书之说,睹雁思人乃人之常情。大凡写到雁的诗词曲,其作用大抵不是思乡就是怀人。比如:“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李益《春夜闻笛》)。”“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兼示符离及下餅弟妹》)。”“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赵嘏《寒塘》)。”“音信稀疏兄弟隔,一声新雁九江秋(陈均《九江闻雁》)。”“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孟浩然《早寒有怀》)。”“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夜闻啼雁生乡思,病人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丁元珍》)。”“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诗人们或因雁生情,或移情于雁,因为雁的出现,诗人笔下那种对故乡的牵挂,对亲人的思念,才显得那么那么自然,真切;那么细腻,那么动人。
节假日?摇逢年过节,是亲人相聚、亲情共享的日子,自然也是身在异乡的天涯羁旅最想家的时候。这一点,王维说得好:“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个“倍”字,道出了客居异乡的人们的共同心理。所以很多以节日作为时间背景的诗歌,其主题都是思乡怀故的。比如,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自听。把酒看花看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高适《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孟浩然《岁除夜有怀》:“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刘长卿《新年作》:“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以上诗歌写到了冬至、除夕、寒食、新年、清明等传统节日。此外,中秋节也是传统节日,且它与明月密不可分,思乡怀人的意味更为明显,这类诗歌中最为著名的当数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里不再赘引。
凭高眺?摇古人有登高的习俗,凭高远眺,而这一眺,或许你看到了连天碧草,渡头柳色;看到了驿路上的离亭,陌路上的行人;看到了天际的归舟,归巢的飞鸟;看到了袅袅的炊烟,飘零的黄叶;看到那雾霭迷津,归路尽失。这一切怎不会勾起你的乡愁别恨呢?正如上文所引王昌龄《闺怨》写少妇登楼见陌头柳色而生悔思之意一样。宋之问《登逍遥楼》:“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登高望远,幻想托鸿雁捎封家书也不可能,其思乡之苦,尤为感人。此外,晏殊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蝶恋花》),李白的“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菩萨蛮》),李德裕的“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转千匝绕郡城”(《登崖州城作》),刘禹锡的“殷情望归路,无雨即登山”(《谪居悼往二首》),……无不是借登高所见,表现思乡之苦的。难怪柳永要说“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八声甘州》)了。
暮色起?摇夕阳西下,夜色降临,众鸟投林,牛羊下山。人在旅途不得不停下匆忙的脚步。等到夜晚孤馆独坐,万籁有声,月明中天,故园、亲人、朋友就都会来到眼前。因此有相当数量的诗歌,尤其是唐诗,只要是写到日暮或夜晚,或多或少会流露出这种感受。像杜甫的《日暮》:“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崔颢的《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等等,无不如此。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新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日暮时分,但见,江水蒙蒙,旷野苍茫,远处的天空似乎比树梢还要低,水中的明月似乎只它与人亲近。诗人孤舟独泊,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纷至沓来,弥漫在空旷寂寥的天地之中,寥寥数语,把羁旅愁绪表现得分外感人。
思乡怀人乃是人之常情,只是因为条件的限制,在古人身上表现得特别突出。上文只是列举了一些能够普遍触动这种情绪的诱因,远不是它的全部。诗人的心总是特别敏感,在特定的情况下,“一枝一叶”皆关情。比如,“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笛声),“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归鸟)。当然说是“普遍触动”,并不是说就一定触动,即使像月亮这样最具有思乡情结的意象有时所引发的也未必就是思乡之情。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诱因大多不是孤立的,比如,大雁是秋天南飞,明月是在晚上出现的,凭高而望则可能看到草绿、雁飞、暮色等等。上文所及江总“夜闻啼雁生乡思,病人新年感物华”一句,既是重阳节(于诗题可知),在夜里,又闻雁鸣。正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我们才会觉得这悠悠不尽的思念是那么自然,那么真切,那么摇动人心。
【作者简介】王瑞楠,江苏省镇江一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