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落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要素和模式
蒋盛楠
[摘 要]高校落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诸多问题。落实双导师制应重点建设以下要素:导师的观念和能力、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平台、体现专硕特点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有利于双导师制运行的机制等。高校应采取符合不同专业特点的运行模式,如以实践基地为依托的联合培养模式、以灵活组合为特点的导师组模式、以分类为方式的导师转型模式等。
[关键词]双导师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63-02
自2009年教育部提出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来,双导师制对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目前高校落实双导师制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落实双导师制仍处于探索阶段,落实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1.双导师制落实不到位,流于形式;2.学校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有待加强;3.校内导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待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不能适应专硕的需求;4.校外导师缺乏教学经验,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5.校内外导师缺乏交流和沟通,合作意识较弱,合作机制缺失;6.双导师的选聘不够严格,缺乏有效调动校内外导师积极性的评价和激励机制等。因此,高校要进一步落实双导师制,首先应厘清落实双导师制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重点建设这些要素;其次,要采取符合不同高校和专业实际情况的运行模式,使双导师制真正落到实处。
一、落实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主要影响因素
落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涉及学校师资、科研、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的资源和条件。在师资上,涉及校内外导师的观念和能力情况;在科研上,涉及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平台建设情况;在教学上,涉及体现专硕特点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情况;在管理上,双导师制运行的各项机制,对落实双导师制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导师的观念和能力要素
该要素主要包括:1.校内导师的观念,即校内导师应该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定位具有充分的认识,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对如何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2.校内导师的能力,即应及时把握业界的动态,开发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和教材,积极应用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3.校外导师的观念,即应积极转变角色,明确自己的责任,对学生的实践环节、毕业论文和就业等方面提供指导;4.校外导师的能力,即应提高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学能力和技巧,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二)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平台要素
该要素是指学校应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实践平台,保证实践教学的时间和质量,使实践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实践平台的建设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保障,应将实践平台建设成为学校、校外机构和学生三方共赢的平台,成为切实落实双导师制的重要载体。实践平台的建设需要政府、学校、教师等多方努力,其中政府应积极为学校和企业等搭建桥梁,从政策、资金上对建立实践基地的企业等给予支持;学校应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等校外机构的联系和合作,为不同专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建立长期合作的实践基地;教师应加强与企业、社会的联系,以合作项目为依托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实践平台。
(三)体现专硕特点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要素
该要素是指学校应精心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引导校内外导师共同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大多沿用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因此,学校首先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设计体现专硕特点的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中明确校内外导师的职责,使校内外导师的指导能无缝衔接,并引导校内外导师进行合作;其次是积极推动校内导师走入实践基地,及时了解业界的动态和实际,与校外导师共同合作开发教学案例等,改革教学内容,编写体现实践性的教材和教案,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有利于双导师制运行的机制要素
该要素是指学校应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双导师制运行的各种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校内外导师选聘机制、合作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是落实双导师制的关键要素。
1.双导师选聘机制。一是明确选聘的条件,根据专业特点确定校内外导师应具备的条件;二是制定选聘的程序,严格选拔校内外导师,保证导师的质量,并与校外导师签订聘用协议,明确校外导师的地位和责任;三是学生和校内外导师采取双向选择,以学生为中心合理配置校内外导师。
2.双导师合作机制。一方面,要求校内导师深入基地顶岗实践,加强与校外导师的合作,并了解学生在实践基地实习的情况;另一方面,引导校外导师积极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各个关键环节,比如参与培养方案的设计和教学案例的开发、开设实践类的课程或者讲座,及时反馈和沟通学生实践情况,参与学生论文的开题、撰写和答辩环节等。
3.双导师评价和激励机制。一是要根据校内外导师的职责制定考核细则,采取自评、同行评价和学生评教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对校内外导师指导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二是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对校内外导师进行激励,筹措专项经费,保证双导师队伍建设经费,使尽职尽责的校内外导师获得相应的报酬,并给予校外导师相应的头衔,而对那些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应建立相应的退出机制。
4.双导师培训机制。校内导师培训主要以研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规律、把握业界发展动态、增强实践能力为主,形式可采取专题培训、讲座和挂职、实践锻炼等;校外导师培训主要以加强教育教学规律和方法培训,形式可以采取讲座、研讨会、交流活动等。
二、落实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运行模式
目前各高校在把握各要素的基础上,主要通过联合培养模式、导师组模式和导师转型模式等各具特色的运行模式,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落实。
(一)以实践基地为依托的联合培养模式
联合培养模式是以实践基地为依托,学生在学校进行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然后在企业等校外机构进行一年左右的实践,最后完成毕业论文和设计的学校和实践基地联合培养的模式。这种培养模式的优点是学生长时间浸入式地在基地进行实践,实践的时间和质量更有保证,尤其适合工程硕士等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联合培养模式的校内学习、基地实践和毕业论文三个阶段应该是有机统一,而不是是校内和校外割裂的。这需要校内外导师定期沟通和合作,全过程参与学生的培养,共同指导学生的实践、毕业论文等;需要建立完善的学生基地实践的管理制度,对学生基地实践进行严格的过程管理;需要校内导师积极与基地合作开展科研项目,使学生基地实践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以灵活组合为特点的导师组模式
导师组模式是指由两个以上的导师组成团队共同指导学生的模式,其中包括一名校内导师加一组校外导师、一组校内导师加一名校外导师、一组校内导师加一组校外导师等不同组合形式。比如有些高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采取一名校内导师加校外导师组,校外导师组是由各轮转科室的导师组成,各轮转科室导师负责学生在本科室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有些高校采取由一名校内导师为组长,若干校内导师和一名企业导师为组员的导师组;有些高校的导师组由同一学科方向或课题组的校内导师组加上校外实践基地同一项目组的校外导师组。导师组模式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导师,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但应同时建立和完善责权利统一的导师组管理机制。
(三)以分类为方式的导师转型模式
导师转型模式是指学校通过政策引导、培训宣传等引导校内导师更新观念,并且通过实践锻炼、横向课题合作等加强与校外机构的联系,具备一定实践经验,主动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模式。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为主,其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念和能力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有些高校采取对导师进行分类并建立相应有效激励措施,促使部分校内导师主动转型,在落实双导师制中发挥主导作用,从而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变。
除了以上三种模式,各高校应该以重点建设某一个或若干个要素为切入点,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和不同专业的特点,不断创新模式,促进双导师制的落实,从而切实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王焱,董增川,刘平雷,周林.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以河海大学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12):75-79.
[2] 袁轲,侯延斌,陈地龙,白燕.研究生导师组制度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5(30):4300-4301.
[3] 郑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扬州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11):10-14.
[责任编辑:陈 明]
[摘 要]高校落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诸多问题。落实双导师制应重点建设以下要素:导师的观念和能力、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平台、体现专硕特点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有利于双导师制运行的机制等。高校应采取符合不同专业特点的运行模式,如以实践基地为依托的联合培养模式、以灵活组合为特点的导师组模式、以分类为方式的导师转型模式等。
[关键词]双导师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63-02
自2009年教育部提出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来,双导师制对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目前高校落实双导师制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落实双导师制仍处于探索阶段,落实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1.双导师制落实不到位,流于形式;2.学校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有待加强;3.校内导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待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不能适应专硕的需求;4.校外导师缺乏教学经验,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5.校内外导师缺乏交流和沟通,合作意识较弱,合作机制缺失;6.双导师的选聘不够严格,缺乏有效调动校内外导师积极性的评价和激励机制等。因此,高校要进一步落实双导师制,首先应厘清落实双导师制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重点建设这些要素;其次,要采取符合不同高校和专业实际情况的运行模式,使双导师制真正落到实处。
一、落实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主要影响因素
落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涉及学校师资、科研、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的资源和条件。在师资上,涉及校内外导师的观念和能力情况;在科研上,涉及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平台建设情况;在教学上,涉及体现专硕特点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情况;在管理上,双导师制运行的各项机制,对落实双导师制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导师的观念和能力要素
该要素主要包括:1.校内导师的观念,即校内导师应该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定位具有充分的认识,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对如何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2.校内导师的能力,即应及时把握业界的动态,开发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和教材,积极应用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3.校外导师的观念,即应积极转变角色,明确自己的责任,对学生的实践环节、毕业论文和就业等方面提供指导;4.校外导师的能力,即应提高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学能力和技巧,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二)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平台要素
该要素是指学校应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实践平台,保证实践教学的时间和质量,使实践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实践平台的建设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保障,应将实践平台建设成为学校、校外机构和学生三方共赢的平台,成为切实落实双导师制的重要载体。实践平台的建设需要政府、学校、教师等多方努力,其中政府应积极为学校和企业等搭建桥梁,从政策、资金上对建立实践基地的企业等给予支持;学校应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等校外机构的联系和合作,为不同专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建立长期合作的实践基地;教师应加强与企业、社会的联系,以合作项目为依托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实践平台。
(三)体现专硕特点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要素
该要素是指学校应精心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引导校内外导师共同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大多沿用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因此,学校首先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设计体现专硕特点的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中明确校内外导师的职责,使校内外导师的指导能无缝衔接,并引导校内外导师进行合作;其次是积极推动校内导师走入实践基地,及时了解业界的动态和实际,与校外导师共同合作开发教学案例等,改革教学内容,编写体现实践性的教材和教案,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有利于双导师制运行的机制要素
该要素是指学校应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双导师制运行的各种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校内外导师选聘机制、合作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是落实双导师制的关键要素。
1.双导师选聘机制。一是明确选聘的条件,根据专业特点确定校内外导师应具备的条件;二是制定选聘的程序,严格选拔校内外导师,保证导师的质量,并与校外导师签订聘用协议,明确校外导师的地位和责任;三是学生和校内外导师采取双向选择,以学生为中心合理配置校内外导师。
2.双导师合作机制。一方面,要求校内导师深入基地顶岗实践,加强与校外导师的合作,并了解学生在实践基地实习的情况;另一方面,引导校外导师积极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各个关键环节,比如参与培养方案的设计和教学案例的开发、开设实践类的课程或者讲座,及时反馈和沟通学生实践情况,参与学生论文的开题、撰写和答辩环节等。
3.双导师评价和激励机制。一是要根据校内外导师的职责制定考核细则,采取自评、同行评价和学生评教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对校内外导师指导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二是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对校内外导师进行激励,筹措专项经费,保证双导师队伍建设经费,使尽职尽责的校内外导师获得相应的报酬,并给予校外导师相应的头衔,而对那些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应建立相应的退出机制。
4.双导师培训机制。校内导师培训主要以研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规律、把握业界发展动态、增强实践能力为主,形式可采取专题培训、讲座和挂职、实践锻炼等;校外导师培训主要以加强教育教学规律和方法培训,形式可以采取讲座、研讨会、交流活动等。
二、落实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运行模式
目前各高校在把握各要素的基础上,主要通过联合培养模式、导师组模式和导师转型模式等各具特色的运行模式,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落实。
(一)以实践基地为依托的联合培养模式
联合培养模式是以实践基地为依托,学生在学校进行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然后在企业等校外机构进行一年左右的实践,最后完成毕业论文和设计的学校和实践基地联合培养的模式。这种培养模式的优点是学生长时间浸入式地在基地进行实践,实践的时间和质量更有保证,尤其适合工程硕士等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联合培养模式的校内学习、基地实践和毕业论文三个阶段应该是有机统一,而不是是校内和校外割裂的。这需要校内外导师定期沟通和合作,全过程参与学生的培养,共同指导学生的实践、毕业论文等;需要建立完善的学生基地实践的管理制度,对学生基地实践进行严格的过程管理;需要校内导师积极与基地合作开展科研项目,使学生基地实践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以灵活组合为特点的导师组模式
导师组模式是指由两个以上的导师组成团队共同指导学生的模式,其中包括一名校内导师加一组校外导师、一组校内导师加一名校外导师、一组校内导师加一组校外导师等不同组合形式。比如有些高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采取一名校内导师加校外导师组,校外导师组是由各轮转科室的导师组成,各轮转科室导师负责学生在本科室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有些高校采取由一名校内导师为组长,若干校内导师和一名企业导师为组员的导师组;有些高校的导师组由同一学科方向或课题组的校内导师组加上校外实践基地同一项目组的校外导师组。导师组模式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导师,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但应同时建立和完善责权利统一的导师组管理机制。
(三)以分类为方式的导师转型模式
导师转型模式是指学校通过政策引导、培训宣传等引导校内导师更新观念,并且通过实践锻炼、横向课题合作等加强与校外机构的联系,具备一定实践经验,主动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模式。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为主,其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念和能力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有些高校采取对导师进行分类并建立相应有效激励措施,促使部分校内导师主动转型,在落实双导师制中发挥主导作用,从而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变。
除了以上三种模式,各高校应该以重点建设某一个或若干个要素为切入点,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和不同专业的特点,不断创新模式,促进双导师制的落实,从而切实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王焱,董增川,刘平雷,周林.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以河海大学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12):75-79.
[2] 袁轲,侯延斌,陈地龙,白燕.研究生导师组制度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5(30):4300-4301.
[3] 郑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扬州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11):10-14.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