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褚小念 刘清堂 周旭东
摘要: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是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适用性广泛的学科。本文主要介绍了“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精品课程的设计思路与开发过程,详细阐述了该精品课程的教学设计理念、课程总体框架结构、子系统功能详细设计、技术开发流程、课程特色,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思路。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精品课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1-0055-04
一、引言
自2003年4月8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以来,全国的高等学校几乎都积极投入了精品课程的建设和评选活动。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国家精品课程的推出,对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和网络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是目前发展最快,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多媒体以其强大的交互性、实时性、集成性深入到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多媒体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远程教育学习质量的提高。《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是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之一。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是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者,掌握一定的多媒体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对于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实践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华中师范大学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精品课程(网址:http://202.114.40.153/dmtjs/)于2003年创建,并于5月面向全国免费开放,主要用于校内本科教学和网络教学中,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本课程旨在组织优秀的教育资源,运用混合式学习设计相关理论,通过视频导学、难点讲解和学习活动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支持,利用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促进师生、生生交互,采用理论与实践、学习与测试、项目实习与应用结合模式,使学习者掌握多媒体技术理论、实践和应用等知识,将其建设成一门适合广大成人学习者学习的、具有创新教学特色的优秀精品课程。
二、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精品课程的设计
精品课程的总体设计包括三个部分:教学设计理念、课程总体框架结构、子系统详细功能设计。教学设计理念是精品课程设计的灵魂和先导,课程总体框架结构是课程开发的蓝图,子系统详细的功能设计是实现系统具体功能的基础和依据。
1.教学设计理念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精品课程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理论,构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满足自主学习模式和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学的情境创设、自主探索、协作学习、实践学习和效果评价四个基本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充分体现主动学习的要求,坚持把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课程总体教学设计理念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1)基于学习者的认知风格,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导学服务。
成人学习者在社会背景、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学习期望、学习风格以及已有的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在开展网络课程的学习之前,学习者可以通过学习网站提供的工具测量自己的学习认知风格,了解自己当前的知识水平和学习偏好,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工具。
(2)基于探究式学习理论,构建“理论学习—活动学习—难点释疑—项目实践”自主学习模式。
以有价值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组织相关的理论学习内容,针对教学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提供与理论学习内容相关的学习案例进行难点释疑,让学习者通过案例分析理解知识的实际应用,并引导学习者自主完成学习活动,真正掌握所学内容。
(3)基于混合式学习设计理论,融合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灵活。
混合式学习是一种基于网络环境发展起来的“新兴”教学策略。这种教学策略通常以虚拟学习环境为基础,通过基于计算机的标准化学习系统为在线学习的内容传递提供支持,主要包括向学生提供有关课程各方面的信息,弥补学生课堂学习的不足,以及提供在线学习资源供学生访问浏览。混合式学习课程设计工作大体可以分为前端分析、活动与资源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三个阶段进行。
2.课程总体框架结构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表示与计算、存储与管理、应用与集成和项目实践五个部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根据成人学习和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课程总体结构设计从对学习者的特征和学科特点的分析着手,将该课程划分为五个板块,分别是:学习指南、课程学习、项目实践、学习支持服务、课程管理。学习指南板块让学习者了解该课程的基本情况,明确学习任务;课程学习系统主要针对理论内容的学习,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学习方式以及学习资源;项目实践板块由教师针对课程的重难点设计实验,让学习者在实验中提高实践能力;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为远程学习者提供各种学习信息和助学信息,包括学习资源的提供,为学习者提供及时的辅导、评价,直接关系到远程学习者的学习质量;课程管理系统由网站管理员对学习资源、学习者信息、作业情况、论坛社区进行管理,有助于及时对网站进行更新和维护。该网络课程的总体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3.子系统详细功能设计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和课程学习系统是精品课程的重要子系统,对精品课程的整体建设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学习支持服务是为了解决远程学习者学习困难和问题而提供的各种类型的帮助活动,它是远程教育的重要构成因素。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是网络课程教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是网络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关键之一。良好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能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及时的、便捷的服务,真正有助于实现网络教育的先进理念。
本课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分为7个模块,分别是:我的历程、学习笔记、学习答疑、习题收藏、日程管理、我来出题、常见问题,其系统框架结构图,如图2所示。
(2)我的历程: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与服务,记录学习的进度、浏览的次数,学习所取得的成绩等,并进行可视化呈现。学习者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学习活动情况。每周及每月对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交互、学习效果四方面的学习情况进行加权评分统计,建立排行榜,使学习者能够知道自己在线学习过程的表现,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习者本人,以利于学习者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学习过程,实现了对在线学习者的管理与控制。
(3)学习笔记:在该空间学习者可以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并可将平时看到的有用的资源摘录下来,以供今后学习之用。
(4)学习答疑:在该社区内主讲教师事先提供了一些与课程相关的专题,学生可围绕这些专题展开讨论学习。
(5)习题收藏:将学习者在练习测试时做错的题收集到一起,便于学习者复习,温故知新。

(6)日程管理:对学习者每天所做的事情进行管理,让学习者明确自己已做的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7)我来出题:转换角色,让学习者站在教师的角度,将学习过程中认为比较好的知识点,出成练习题,来考其他同学,既加深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又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8)常见问题:是课程学习中常见的问题汇集,为学习者提供快捷的学习支持和帮助。
4.课程学习系统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因此本网络的课程学习系统采用混合式学习设计的相关理论,分为8个模块,其系统框架结构如图3所示。
混合式学习是指两种以上的教学方式或媒体的结合,网络学习与传统教学面对面学习的结合,其目的在于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通道。本系统的“视频导学”采用VOD流媒体视频点播技术,“难点精讲”模块采用了实时录播系统,实现了教师面授视频录像与课件的同时播放,满足了部分偏好传统面授教学的学习者需求。“学习活动”模块通过LAMS开源学习平台,由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活动序列”,使学习者完成意义建构,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设计理念。以下是各个模块的具体功能:
(1)知识概览:介绍各个章节的学习目标和知识结构图,学习目标让学习者明确学习任务,知识结构图让学习者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理清学习思路。
(2)视频导学:将各个章节做成Flash文件,实现音频和课件的同步播放,让学习者自主点播。本模块通过对各章内容的知识点及其关系介绍,让学习者能把握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3)理论学习:提供电子教案、网络课程和参考课程资源的链接和下载,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4)难点精讲:本模块采用实时录播系统,实现教师讲课录像,课件的同步播放,通过对基本原理的介绍、案例分析和问题总结,对课程学习的重难点进行辅助支持。
(5)学习活动:教师通过LAMS学习活动管理系统,根据章节内容为每类学习者设计不同的学习路径,实现个性化教学。

(6)资源超市:通过收集学习过程中学生提交的学习成果、教学资源等,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并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重用。
(7)学习评测:分为主观测试和客观测试,学习者通过测试,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系统利用“学习评测”模块对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自动测评,学习者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程度和学习质量。
(8)参考资料:介绍本课程参考资料,供学习者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扩展阅读。
三、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精品课程的开发
技术开发流程是精品课程开发的实现依据。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网络课程的技术开发流程如图4所示。
1.技术开发工具的选择
在学习网站的开发过程中,主要是静态网页、动态网页以及数据库的设计与开发。其中,静态网页是网站建设的基础。该网站的静态网页开发采用Dreamweaver 7.0网页制作工具,并结合CSS技术,使页面更加赏心悦目,动态网页的开发采用HTML+ASP+IIS,实现网站交互功能。基于MySQL数据库体积小、速度快、成本低,尤其是开放源码这一特性,该网站采用MySQL4.1作为网站数据库,实现课程管理等动态网页部分数据的存取。
2.脚本设计及素材准备
脚本设计是网络课程资源开发的蓝图,设计者应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课程资源的具体表现方法和内容。脚本的设计过程是一个创意过程,创意的好坏取决于教学者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创作人员的水平,对课程的最终质量有很大的决定作用。素材是网络课程建设中的基本元素,如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采集或制作,有些还需要预处理和编辑。
3.技术开发
按照脚本设计以及选取的素材,通过技术开发工具,编写代码,实现静态网页、动态网页以及数据库的功能。
4.测试修正
试运行网站,以课程学习板块为例,其效果如图5所示,并请相关研究人员试用、测评,提出反馈意见,以便完善和修改各个功能模块的功能。
5.正式发布
上传到已经申请好的网络服务器,正式投入运行使用,并不断修改完善,及时维护更新系统。
四、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精品课程的特色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是教育技术学学科的重要基础课,该网络课程经过多年来面对校内学生的教学与积累,为其开展远程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其主要特色有:
(1)学习风格测试,实现个性化学习
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更具有针对性,本课程专门设计了学习风格测试功能。学习者在开始远程网络学习前先进行一个学习风格测试,通过填写经典的所罗门认知风格量表,系统根据测试结果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具有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学习支持,尽量满足远程学习者的个性化、多层次的需求,实现“个性化学习支持”。
(2)丰富的综合案例,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
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和远程学习者对远程教育资源的需要,教师在课程设计时注重以实用需求为中心、注重针对性,通过丰富的综合案例资源为学习者及时提供重点、难点辅导。如项目实践板块针对本课程的重难点精心设计了八个实验,包括实验内容、实验导学、我来实验、成果上载,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动手能力。
(3)混合式学习设计理念,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和学习评价
本课程在建设过程中,本着混合式学习的设计理念,结合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向学习者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包括基于问题的学习,如“项目实践”板块;基于活动的学习,如“课程学习”板块中的“学习活动”系统;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如“课程学习”板块的“难点精讲”模块。同时本课程设计多种学习评价方式,如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专家评价及在线评价,包括指导小组学习、作业评判、形成性考核等,向学习者及时提供辅导、答疑、咨询、反馈。
五、课程进一步完善的思考
从2003年到2008年,本课程经过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以及不断的教学研究和改革活动,不仅在教材内容上越来越丰富,而且课程管理系统和学习支持服务功能也日趋完善。精品课程的最终目的在于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近四年共有1032位学生选修了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这门课程,学生成绩分布合理,一部分同学的成绩相对突出,及格率保持在95%以上,说明本课程的开展在总体上是成功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以下是本课程进一步完善的思路:
(1)及时根据国内外多媒体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发展状况,修订教材和参考资料,保持教材和网络课程在全国的新颖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2)本课程组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是根据对学习者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案例、习题、作业的针对性部分还略显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3)在本网络课程的基础上,积极打造双语的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的网络课程,让更多的外国朋友成为网络课程的学习者。
(4)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提升本门课程的可理解、可操作和实用性,使学习者具备扎实的理论和动手能力。?筅
参考文献:
[1]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
[2]谢幼如,马秀芳,余红.网络教学设计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03(5).
[3]刘清堂,赵呈领.网络课件结构及设计策略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5(2).
[4]黄荣怀,马丁,郑兰琴,张海森.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1).
[5]徐宁,刘清堂,赵呈领.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
(编辑:杨馥红)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