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动画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房杰 胡球娟 张益文

    【摘要】结合相关案例,研究者梳理了水墨动画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价值,包括提高幼儿美术感知能力,增强幼儿情绪理解能力,促进幼儿文化认同等。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提出相关运用策略:依据幼儿审美特点建立水墨动画资料库,引导幼儿了解水墨动画审美特征,鼓励幼儿参与水墨动画制作。

    【关键词】水墨动画;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价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9)7/8-0033-03

    动画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认知发展、审美能力、创造力及行为养成等。〔1,2〕水墨动画是以中国水墨技法为表现手段,运用动画拍摄技术逐张拍摄静态图像,通过连续放映形成的包含虚实活动的影像。〔3〕水墨动画充分借鉴传统水墨画技法,运用水墨的浓淡、运笔的力度表现画面形象的质感与动感,体现出恬静的诗意。本研究拟探讨水墨动画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以期为丰富幼儿的审美感受与表现能力,促进幼儿理解传统文化提供参考。

    一、水墨动画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价值

    1.提高幼儿美术感知能力

    幼儿习惯凭借多种感官获取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有助于幼儿更好地认识世界,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提高幼儿的情绪感受力。幼儿美术感知能力是幼儿美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幼儿的美术感知能力是培养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基础和开端。〔4〕水墨动画蕴含丰富的美术形式,有助于培养幼儿对视觉语言的敏感性。以经典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为例。该片中的角色造型设计与场景设计均无明确的轮廓线,突破了一般动画单线平涂的绘画技法,体现出传统水墨画虚实结合的艺术特征。类似意象化的造型手法在笔墨层次与虚实浓淡间体现出中国艺术美学独具的意趣与神韵,〔5〕对提高幼儿审美知觉和想象力有积极作用。此外,水墨动画集音乐、画面、动作表演等于一体,提供了多种信息传播媒介,契合幼儿诉诸多通道进行美术感知的特点。在欣赏艺术文本时,幼儿往往表现出不同感觉间的联合,如视听联合、视触联合等,且会结合口头语言、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对艺术文本的感受。〔6〕在水墨动画《山水情》中,影片部分情节以琴声贯穿始终,间杂水声潺潺、风声萧萧,配合画面中松竹、荷花等静态造型和鱼儿、飞鸟、河川等动态造型,以清幽的意象作用于幼儿的视听感官,有利于幼儿直观地理解天人合一的人文情怀。〔7〕

    2.增强幼儿情绪理解能力

    情绪理解能力是情绪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人际交流和构建社会关系提供基础,是反映个体社会适应状况的指标之一。〔8〕心理学家约翰·斯洛博达和帕特里克·尤斯林通过研究音乐与情绪理解能力的相关性发现,即使肤色相异,语言不通,个体仍可从异域乐曲中感受到其所欲表达的欢乐与悲伤情绪。〔9〕水墨动画讲求意境、以声传情的特点使其在声音运用方面重音乐而轻对白。以《牧笛》为例。全片不含一句对白,仅通过笛子奏出美妙乐声,辅以角色动作表演,传达出牧童与水牛间的真挚情感。当然,幼儿对音乐这一情绪语言的理解是随其认知能力的发展及音乐经验的积累逐步成熟的。幼儿或许能对生动形象、节奏鲜明的乐曲产生一定的反应和感受,但不一定能完全理解,〔10〕而画面、动作等非语言要素的辅助,则降低了情绪识别与理解的难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音乐教授爱丽丝认为,常态的幼儿没有一个不喜欢音乐,音乐与动作是幼儿生活中的有趣因素。〔11〕水墨动画恰恰能紧贴幼儿的心理特点,帮助幼儿在音乐与动作建构的具体情境中把握角色的情绪变化。

    3.促进幼儿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即形成文化自我的过程。亨廷顿指出,不同民族的人们常以对他们而言最有意义的事物来回答“我们是谁”,并以某种象征物来代表自己的文化认同。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塑着幼儿的文化认同。〔12〕水墨动画继承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表现形式,蕴含深远古朴的文人情怀。以《山水情》为例。该片追求以形写神的角色造型手法,片中老琴师一角属典型的中国古代文人形象。寥寥几根线条,随意几笔泼墨,勾勒出老琴师旷达从容的洒脱气质,契合清远飘逸的画面意境。在场景设计上,大量留白造就了诗意的想象空间,无限拓展了画面外延,咫尺千里的视觉效果足以让观赏者沉浸在现实与假想的艺术情境中。〔13〕这种重抒情表意的美学传统不同于西方迪斯尼动画讲求写实的美学追求,有助于幼儿区分本土文化与他国文化。

    此外,《山水情》中蕴含的人文内涵,如“尊师敬贤”“传道授业”等,有助于幼儿内化含蓄内敛的民族价值观。影片结尾处老琴师将自己心爱的古琴赠予少年,既体现出笃厚的师徒情谊,也象征着某种文化精神的传承。〔14〕

    二、水墨动画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策略

    1.依据幼儿审美特点建立水墨动画资料库

    一项有关幼儿对美术作品审美偏爱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所偏爱的美术造型应具备观赏性、具象性、熟悉性等特征,风格以夸张和拟人为主。〔15〕教师应当依据幼儿审美特点建立水墨动画资料库,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为避免作品选取的主观性,教师可适当参照普遍的社会评价标准,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和艺术水准的名家名作。〔16〕例如,以齐白石笔下的虾、蝌蚪、青蛙等形象为原型的《小蝌蚪找妈妈》,以李可染笔下的牛和牧童形象为原型的《牧笛》以及情感表达细腻的《鹿铃》,彰显中国人文內涵的《山水情》等,均是得到国际广泛认可,又兼具趣味性、教育性的经典佳作,均可作为水墨动画资料库的素材来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对上述作品中的动画元件进行整理归类。例如,可以采取截取静帧图像的方式保存作品中的经典场景和角色造型,或截取保存相关角色塑造或情节表现出彩的片段,以便日后有目的地引导幼儿鉴赏影像语言的表现手法。为节约成本,教师可以尝试自行设计水墨动画元件,搜集幼儿所熟悉的动植物、建筑等素材进行夸张、拟人化改编。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与动画专业人员合作撰写一系列简单的水墨动画脚本,据此制作相关教学视频范例,供日后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2.引导幼儿了解水墨动画审美特征

    引导幼儿了解水墨动画审美特征,对幼儿积累水墨动画创作经验及理解影像语言规则有重要价值。以《小蝌蚪找妈妈》水墨动画欣赏活动为例。这部动画的角色造型因墨色晕染程度不同和线条表现形式各异而显得通透灵动,出色的动作设计营造出虚实相生的意境。在组织活动时,教师可以先为幼儿完整播放一遍影片,引导幼儿讨论其构图、用色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截取影片部分片断或静帧图像,启发幼儿观察角色造型特点。例如,教师可以请幼儿观察画面中墨点(即小蝌蚪造型)形状与色彩的差异,帮助幼儿理解浓墨点头、淡墨画尾的造型表现手法。此外,这部动画在情绪表现上也独具匠心,通过变换小蝌蚪游动的频率体现其忧虑、犹豫、欢乐等情绪变化。教师可以分别截取小蝌蚪寻找妈妈时缓慢游动及找到妈妈时欢快游动的片段,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小蝌蚪尾巴摇动的幅度,推测其心理活动。这一过程有助于幼儿初步理解有关水墨动画动作设计的创作技法,学习通过丰富细节增强角色表现力。

    3.鼓励幼儿参与水墨动画制作

    动画制作通常包含撰写动画脚本、配制音乐效果、拍摄制作成片等多个环节,涉及多领域课程内容。〔17〕幼儿参与水墨动画制作既有助于其通过实际操作领会水墨动画的审美意蕴,也可以丰富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形式,促进幼儿园课程整合。以水墨动画《疯狂的头发》的制作活动为例。活动伊始,教师可设置水墨吹画环节,与幼儿共同筹备水墨动画脚本。教师采用示范教学法,在绘有面孔造型的宣纸上为幼儿示范吹画技巧。其间,教师需引导幼儿关注水墨动画审美特征。例如,为使画面留白,呈现水墨晕染疏密有致的效果,在吹画前,要选定墨点在头部边缘的分布位置,并注意调整吹画方向与力度。此外,在画面不同部位突出水墨浓淡变化,对头发着色深浅加以区别,也能营造虚实结合的意境。

    水墨动画制作可借助定格动画手机应用程序来完成。两名教师可以分工合作,一名教师负责吹画,每吹一次,另一名负责拍摄的教师按动一次快门。这一过程即在向幼儿阐释逐张拍摄、连续放映的动画制作原理。彼德·罗杰曾提出视觉残留原理,即物体移动前会在视网膜上停留约1秒钟,如果该物体快速移动,人眼所看到的画面仍具有连贯性。〔18〕动画正是利用这一原理,使一系列静态的图像呈现为动态的画面。在指导幼儿进行水墨动画制作时,教师可鼓励幼儿自由分组,形成每组4~5人的混龄拍摄团队。拍摄前,教师需提醒幼儿固定手机和拍摄杆的位置。拍摄完成后,作品由教师统一保存输出,为幼儿播放。

    幼儿参与水墨动画制作,体验让画面“动”起来的过程,是水墨动画融入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大胆构思角色造型,想象故事情节,体会水墨动画的灵动意蕴,主动参与到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美术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14〕庄益翠.中国传统水墨动画的美育功效〔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4.

    〔2〕郑莹莹.卡通动画片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和教育策略分析〔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40(3):28.

    〔3〕苏也惠.浅析传统水墨动画的发展〔J〕.美术大观,2009,(10):245.

    〔4〕李媛媛.多媒体技术呈现方式对5~6岁幼儿美术感知影响的相关性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8.

    〔5〕〔7〕尹甜甜.中国水墨动画的人文内涵研究〔D〕.济南: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5.

    〔6〕孔起英.儿童审美心理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25-148.

    〔8〕徐琴美,何洁.儿童情绪理解发展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2):223-228.

    〔9〕趙玲,张治平.音乐与情绪智力〔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3):65-71.

    〔10〕〔11〕武琬宵.以主题性音乐游戏为媒介促进小班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12〕彭茜.论幼儿的文化认同及促进策略〔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8,753/754(1/2):26-30.

    〔13〕刘晓彤.永不凋谢的艺术:中国传统水墨动画的创新发展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5.

    〔15〕张奇.儿童审美心理发展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6.

    〔16〕胡萍萍.大班幼儿审美感知特点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4.

    〔17〕张莉.幼儿园定格动画体验课初探〔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123.

    〔18〕袁晓黎.动画运动规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

    The Application of Ink Animation in Kindergarten Fine Arts Teaching

    Fang Jie, Hu Qiujuan, Zhang Yiwen

    (Hangzhou College for Kindergarten Teachers,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2)

    【Abstract】Through some cases, the researchers review the value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k animation in kindergarten fine arts teaching, which includes improving childrens perception of fine arts, enhancing their emotion understanding, and promoting childrens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researchers put forward some teaching strategies: establishing a resource bank of ink animation based on childrens aesthetic taste, helping children understand the aesthetic features of ink animation, and encouraging children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duction of ink animation.

    【Keywords】ink animation; kindergarten; fine arts teaching; value; strategy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