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语设计研究
孙磊
摘 要: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深知,导入语是关乎一堂初中语文课成败的关键因素,其重要性至关重要。文章从导入语设计的重要性着手,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语设计现状进行分析,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语设计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导入语设计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导入语设计 研究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让学生从课间活动的情绪快速进入到课堂教学情境这一问题而言,导入语的设计是不能忽视的。在课堂伊始,优秀的导入语可以发挥磁石一般的作用,把学生分散的思维快速汇聚起来,让学生马上进入到学习状态,同时也有利于一堂课的顺利进行。因此,导入语的设计尤为重要。[1]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语设计的重要性
1.设计优秀的导入语是顺利完成初中语文教学任务的基础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良好的开端能够促进一节课学习任务的完成。因此,作为一堂课初始阶段的导入语一定要具有新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导入语就能够达到“一针见血”的效果。教师可以借助新颖、别致的导入方式来开启学生的思维与心扉。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适合学生的导入方式,才会让学生对于所学内容产生兴趣,为顺利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2]
2.设计优秀的导入语是获得初中语文教学最佳效果的保障
导入语也关乎语文教学的效果。设计优秀的导入语可以为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氛围,拉近学生、教师、课堂、教材之间的距离,这样,短小精悍的导入语既对实现最佳效果的语文课堂会起到重要作用,又可以让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在上课伊始,教师通过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方式,或者行为,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动机,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让学生从课间放松的状态回归到课堂学习的情境中,这样,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才会顺利展开。因此,优秀的导入语会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让语文教学收获最佳效果。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语设计的有效方法
初中语文教师想要让课堂教学丰富多彩,也应该重视导入语设计的方法。下面根据一些课文篇目来谈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语设计的方法。
1.通过文本开宗明义。文本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如何让初中生在课堂伊始快速走进文本呢?可以从导入语的设计入手。比如,在讲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时,教师可以从本课的标题有效设导。设计的导入语如下:“同学们,从小时候到现在,我们听过很多次的演讲,真正震撼你心灵深处,让你为之动容的演讲却寥寥无几。然而梁任公先生的演讲以其无穷的魅力,历经岁月的打磨仍然让人们铭记在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课文,看一看其魅力究竟何在。”这段导入语从文本的题目入手,围绕“演讲”展开,在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直截了当地完成了新课导入。
2.通过设置疑问激发求知欲。在设计导入语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在疑惑中顺利地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同时也要注意,教师设计的导入语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难点灵活巧妙地设疑置难,做到恰当自然,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荷叶·母亲》的导入语就可以从提问入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句古诗表达了深沉而又温暖的母爱。提到母爱,你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该怎样写母爱呢?是写冷暖问候,还是写病痛关爱?有没有一种新颖的写法呢?接下来老师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冰心笔下的《荷叶·母亲》,看她对母爱有何独特的见解。”通过导入语把一系列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急于找到问题的答案,通过设置疑问激发求知欲的导入方式可以为语文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
3.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气氛。导入语的设计可以从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入手。在语文课中,教师通过语言创设的情境更能浸润学生的内心世界,唤起他们内心的情感。教师以简明的语言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也营造出了良好的课堂气氛。如《声声慢》的导入语就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进行设计。“诉说离别愁思,谈论孤独寂寞之苦,讲悲秋之作,李清照笔下的《声声慢》冠绝一时。残菊、淡酒、过雁、细雨、秋桐、晚风这些景象,在李清照笔下都被给予浓重的表现力。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声声慢》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抒发了一种浓得化不开、驱不散的凄惨哀戚的情绪,并定下了全词的感情基调。她是怎样抒发内心感情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体验乱世美神的憔悴之旅——《声声慢》,品味这一种别样的凄婉之美,品读她沧桑而又孤傲的人生。”这段导语从课文中的景象着眼,创造出一种愁的情境,一下子缩短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情感间隔。由于初中生处于人生中的年少阶段,还不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对愁绪的理解和感悟还不够深刻。因此,通過教师运用导入语所营造出来的愁的情境,能够引领学生在情感交融的氛围下走进课文。[3]
4.通过温故而知新。通过温故知新来设计导入语,在语文课堂较常见。用旧识来引出新知也是较为便捷的导入方式。这样的导入既能够带领学生复习以前所学内容,又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迁移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醉花阴》这首词时,就可以通过旧识导入新课。导入语设计如下:“中国的古典诗词情文并茂、意蕴深远,以‘愁为主题的诗词佳句触目皆是。有杜甫《登高》中的家国之愁: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有崔颢《黄鹤楼》中的思乡之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有王昌龄《送魏二》中的离别之愁: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来感悟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中倾诉的相思之愁。”这则导入语从“愁”字入手,复习了以前所学的与“愁”有关的古诗,又自然地过渡到了新课中作者的“愁”。
结语
设计成功的导入语要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既要灵活多样,又要兼顾整体,统一构思。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导入语的设计,多角度深入钻研初中语文导入语的学问,不断探索导课的各方面技巧,以便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瞿建慧.借题发挥:中学语文课堂导入语设计[J].铜仁学院学报,2015(17).
[2]刘慧玉.未成曲调先有情——浅谈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J].中国科技信息,2007(20).
[3]张喜鸽.中学语文课堂导入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