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高段学习动力不足型学困生转化探析
罗芬华
【摘? 要】 小学高年段,英语学困生对学习没兴趣,无动力,学习吃力,效果低下,学困生的转化迫切且必要。其中动力不足型学困生较其他类型学困生容易转化,因此,实现小学英语高段动力不足型学困生的转化,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查找其原因,端正学困生的学习动机与态度,促进家校形成合力的同时,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从而帮助学困生增强学习动力,转化学困生的身份。
【关键词】 小学英语高段;动力不足;转化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意见》中明确提出:学生通过不同学段具体学科的学习,实现自我提升并具备未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就要求老师重视关注每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英语学困生是英语课堂上的弱势群体。英语学困生的出现,是因为学生受不同的个性特征、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学习上呈现不同的学习水平。小学英语学习是日后英语学习的重要基础,若不幫助学困生转化面貌,对其今后的英语学习乃至人生将会造成不良影响。
一、动力不足型学困生的定义
英语学困生是指学生在智力正常的情况下,在英语学科,学习效果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水平,无法达到预期学习结果的学生。小学高段动力不足型学困生指在小学五六年级,在英语学习中,在学习态度、动机、意志及自我意识方面存在较多障碍而导致英语学习水平明显低于班级平均水平的学生。这类学生需要教师重点关注,并想方设法来转化他们。
二、动力不足型学困生的成因
(一)学生自身因素
第一,英语学习自信心不足,畏难情绪高。到高年段,随着英语学习的深入,知识难度增加,部分学生学习成绩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预期,出现英语学习自信心不够的现象。
第二,陷入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互联网在丰富开拓学生知识与眼界的同时,也将学生引诱进各种繁杂的信息当中。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学习动力严重不足。
第三,偏科现象严重。动力不足型学困生,他们有相当的学习能力。由于个人学习经历以及家庭环境的差异,出现偏科现象。
(二)家庭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凯尔(Kahl,1953)等的研究证明,孩子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父母的态度和要求,而父母的要求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起很大作用。目前任教班级,大部分学生家长长期在外务工,父母对孩子英语学习的关心与督促仅限于电话。父母的态度和要求不能及时影响到学生,学生经常不听课,不写作业。
(三)学校因素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难以抉择。国家政策层面,素质教育以及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全人教育是主流,现实中,升学和择校,依旧以应试的方式来选拔学生,家长和社会仍然以分数为重。如此,学校要绩效,老师要分数,题海战术的存在是必然,学习枯燥亦是必然。
三、动力不足型学困生转化策略
小学高年段动力不足型学困生有其学习能力,实现这一部分学生的转化既有意义也有可能。在找出其成因之后,通过在教育教学中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寻找到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从而使他们摆脱“学困生”的身份。
(一)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增强英语学习自信心
积极的学习态度会激活学习动机和学习需求,能够帮助学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形成正确的认识。学困生普遍认为学习是家长要他学,是为家长学。没有真正了解并懂得学习目的。这部分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亟待端正,因此教师要分步骤,有目标地跟学生做思想工作,让明白和认可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二)促进家校形成合力,提供关心暖人教育
家庭是每个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在孩子学习习惯培养方面极具优势。父母的言传身教胜过万千教育。动力不足型学困生是因为家长关爱过少,学习习惯疏于培养等。在学困生转化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家长要配合学校的教育管理。教师和家长与学生多交流沟通,从师、友、长辈的角度给予关心,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便形成学生、家长和老师三个方向的力量,让学困生真切感受到来自教师和家长的温暖与关爱,为学困生英语学习注入动力。多次跟学生C及其家长交流后,学生C跟家长都更新了观念,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而学生C也纠正了自己的偏见,相信自己能学好语文和数学,英语同样能学好。这学期,课堂上学生C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他的成绩也有所提升。
(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激发英语学习兴趣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学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是转化动力不足型学困生的关键因素。
动力不足型学困生的转化是一线英语教师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结合学生自身,联合家长,提升自我专业素养,以此给他们更多的关爱与教育,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与学习自信心,进而激发他们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学习效果,转学困生为学优生。
【参考文献】
[1] 赵钰滢. 基于情感策略的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探析[J]. 英语教师,2019(16):70-72.
[2] 孙洁琼. 基于情感态度的高中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探析[J]. 考试周刊,2017(4):99-100.
(责任编辑:王?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