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
马珍元 张雅楠
摘 要: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传统的知识和能力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现在要做的是利用某个学科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敏捷程度、创新能力和自身素质。通过深入地学习知识,达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为国家服务。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 教学实践
引言
高中三年是人生中较为关键的三年,而化学又是理科中的重点科目,所以,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储备情况。化学通过宏观现象引起微观理论,引发学生思考,激励学生探索和创新,逐渐形成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进而提高其核心素质。对《化学能与电能》也是如此,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电池中化学能和电能之间转化的关系,对其如何转化也会产生很大的兴趣,与同学探讨能增强其专注力,也能使知识变得更加牢固。例举生活中的例子更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对生活中的化學产生更大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也提高了观察生活中化学现象的热情。
一、提高核心素养的意义
学科的核心素养不仅是为了教会学生知识,更是为了通过这门学科提升学生的内在素养。如果单纯为了提高科目水平,就会把教学局限在只为学会知识的范围中,不能开阔学生视野,也不利于锻炼学生敏捷的思维和内在的素养、气质[1]。每个学科都一样,核心都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良好价值观的形成。知识的第一层意义就是它的理论和含义,而更深一层的意义则是通过所学的知识感受其蕴含的道理、生活价值。所以说,无论哪种学科,核心素养都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热爱生活、品性善良、思维敏捷、学识渊博的有用人才。
二、如何提高核心素养
教师要多观察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并把其应用到教学中。可以经常利用多媒体展示所学课程的视频,并在播放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有助于学生集中精力,加深对内容的认识。对所学人物的探讨与评价也会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对其贡献也能有更好的理解,增强记忆。在课堂上,教师表现出来的专业素养也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教师要注意多对学生进行引导,把学习探索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而不是一味倾灌思想。只有老师使用合理的方法和态度,从根本上分析问题,注重学生的自我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2]。下面就在《化学能与电能》课程中具体说明如何设计课程才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对课程的认识
《化学能与电能》是人教版必修二中的内容,对于这节课,要求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联想电池工作的场景,对电池工作的原理进行探究,并联系以往学过的离子知识,对实验中的现象进行合理分析。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深刻印象,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究和思考,能拓宽其知识面,开阔眼界,更能逐渐形成学生遇到问题自主探究的习惯,让其感受到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的乐趣。
四、教学设计
1.提出问题
教师提出原电池如何工作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并记录下实验现象。
2.讲解原理
教师讲解其中原理,从宏观现象过渡到微观原理,说明电子的转移是原电池工作的根本原因,并举出生活中的例子,鼓励学生继续探索生活中用到的其他电池的工作原理,探索与其是否一致。
3.拓展
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水果电池,感受化学学习的乐趣,也从中巩固了所学知识,使知识得到自由运用,深化学生的学习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
1.使用原始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这样不需要动脑的方法很容易造成学生听课效率低下,对所学知识不理解、不能运用,思维被教师所局限。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探究其中原理,学习所需知识,拓宽眼界,活跃思维,不然会对核心素质的提高产生反作用。
2.不能联系实际
生活是寻找灵感的源泉,一切的现象都是从生活中得来的,学习的知识也都要应用到生活中,不能联系生活而教学就会使学生迷惑而没有收获,不能真正做到灵活应用。这样的学习只注重分数,在能力上还是没有提高,阻碍了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以后的生活非常不利。
结语
课本上的内容大多是概念和公式,但是学生必须要把这些原理进行学习、记忆,这种单纯的记忆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帮助不大。只有把知识进行深刻理解,才能自主运用,在考试中自由运用。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时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得出化学原理,并经常让学生动手操作,这样才能增加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也能使知识记忆的更加牢固。就像本节课中的内容,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电池联系到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动手实验制作水果电池,感受到学习化学的兴趣,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会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胡先锦,胡天保.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04):144-147.
[2]曾晓军.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活化问题教学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09):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