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思考
吕晓敏 张野 张珊珊 张瑜
〔关键词〕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现状;原因
一、引言
近年来,由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引发的暴力袭击事件日益增加,诸如“某某中学两学生冲突致一人死亡”“某某学校学生被群殴,学生害怕,集体退学”……这样的新闻在中国已经屡见不鲜。随着事态的升级,人们也越来越关注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有研究表明,青少年经常受到他人的攻击会导致情绪抑郁、焦虑、紧张、厌学、自卑、孤僻、注意力分散、学习成绩下降和失眠,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自杀(罗贵明,2011);而攻击他人会造成攻击者本人产生暴力行为,在成人后也容易出现犯罪行为(Moffitt et al.,2001)。此外,攻击性行为是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其发展状况影响青少年人格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指标,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陈海英,等,2012)。因此,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思考势在必行。
二、概念界定
攻击性行为,也称攻击或侵犯行为。Aeke 和Slaby 在1983 年第四版的《儿童心理手册》中将其定义为旨在伤害或损害他人( 包括个体,也可能是群体) 的行为。从攻击性行为的核心特征出发,纪林芹等(2007)认为攻击性行为具有“有意伤害性”,通常还涉及愤恨或想要伤害他人的情绪或内部心理状态。邱寿办(2011)从攻击性行为需要满足的条件角度分析,认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经常性以及伤害性的行为。以上三种定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攻击性行为进行分析,总结来说,攻击性行为就是攻击者有意实施并经常性实施伤害,旨在攻击他人身心的行为。
攻击性行为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外部攻击和关系攻击。外部攻击是指采用面对面的直接攻击形式,如挑剔、辱骂、打架及其他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等; 关系攻击是指采用人际关系取向的攻击形式,如破坏他人的同伴关系,散布谣言,不让其加入自己的朋友圈,威胁与其终止同伴关系等( Crick & Grotpeter,1995; Little,Jones,Henrich,& Hawley,2003; Li,Putallaz,& Su,2011; 方小平,何华,2012) 。以上两种攻击形式在青少年中都有所体现,但外部攻击行为更为多见。
青少年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儿就和身边的人发生冲突,小则只是打闹,严重则造成极端的暴力行为(Anderson,2002)。本文重点讨论青少年外部攻击行为,并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其产生原因。
三、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现状
2004年云南大学发生的“马加爵事件” 震惊全国,人们都在思考到底是什么让一个花季少年做出如此残忍的事情。而如今,各种暴力新闻在中国已经屡见不鲜。由青少年攻击行为所引起的暴力事件逐渐升级,酿成了越来越多的悲剧。
(一)国外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现状
美国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现象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校园暴力和枪击事件。从1997年至今,美国不断发生骇人听闻的校园枪击事件,手段日益残忍,受害人群逐渐增多。据统计,在2008~2009学年度,5~18岁的在校学生中共发生了38起暴力致死案件(Indicators School Crime and Safety ,2010),约有120万名学生在校期间遭受到暴力袭击(Debra,2008)。
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引发的暴力行为不仅存在于美国,它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存在于世界各地,并且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在日本,根据一项2012年的调查显示,16%的日本学生做过欺负别人的事情,35%的人被欺负过,既欺负过别人又被别人欺负的占38%,两者都没有的仅占12%。许多被欺负的学生身心受到极大伤害,变得自闭、厌学、孤僻,严重者甚至走上自杀之路。Olweus (2009)对挪威和瑞典6年级到9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60%的人曾经攻击过别人。在英国,警方的统计数字显示,2013年全英共有550名学生因为攻击教职员工而被开除,1.7万名学生被短期停学。韩国延世大学社会福利研究所2012年的调查显示,有48%的青少年曾遭遇校园暴力,有42.3%的学生最近一周曾想过自杀。
(二)国内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现状
Marie-Claude等(2014)发现攻击性行为可以概括为一种行为模式,通常只在青少年和其同龄人、同学或者周边的成人之间发生。在中国,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在同龄人和同学间发生的频率较大,并且其主要发生地在校园及周边。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故意伤害他人,如有意打人、抓人、咬人、踢人;言语攻击、恐吓他人,如有意出口伤人、威胁、他人,利用网络散布不实消息等。
国内校园中的“欺负”行为,虽然没有美国的恶性事件严重、受害面积广泛,但在数量上也逐渐呈现上升趋势。覃思(2006)对珠海市3001名中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53.42%的学生遭受过校园暴力,恩施市1933名中学生中有39.68%的学生遭受过校园暴力。刘霞(2009)调查发现,中学生精神暴力的检出率为59%,躯体暴力的检出率为35.7%。 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知道,青少年攻击行为已经非常普遍,亟需去解决。
典型的中国式校园“欺负”便是恐吓、勒索钱财。高年级的学生仗着自己人高马大便欺负低年级的学生,威胁其交出零用钱,有甚者更是要求其回家偷父母的钱。受到伤害后,不少学生不敢告诉家长、老师,默默地将屈辱、愤恨发酵,将自身遭遇与影视情节相对照以寻找出路。当再次面对“淫威”时,有的继续选择做“沉默的羔羊”,有的头脑一热,不惜“以暴抗暴”……当学生们发现“暴力决定一切”的原则可以解决矛盾和冲突后,哥儿们义气、“拜把子”等便顺势滋生,原来的“弱势人群”很容易变成“高危人群”。这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巨大负面影响,同时影响学校的正常秩序。
四、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原因分析
青少年期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结束,是个体一生中少有的特殊阶段。作为童年和成年的衔接阶段,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在生理、认知和社会性方面均会产生巨大变化;同时,其心理发展同其他阶段相比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总之,此阶段的特殊性使青少年面临种种心理危机,并出现一些行为问题,攻击性行为就是其中之一。
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中学生暴力的产生是青少年本身因素以及外界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Powers,2013; Dilalla,2002;王超,2005)。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攻击性行为的原因进行探究,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心理发育不成熟
个体的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心理和生理的协调发展是个体保持身心平衡、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青少年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这一阶段青少年身体发育迅速,基本可以达到成人水平,但其心理发育则相对缓慢,处于从幼稚向成熟过渡的阶段,基本呈现为半成熟、半幼稚型。这就造成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一致,也正是这种不平衡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随着身体逐渐强壮、成人化,青少年会认为自己已经长大,进而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面对一切,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听从其他人的意见,这就使得他们常处于和成人对峙的状态。但是他们又很依赖父母,希望父母能够理解自己,并给予支持。然而许多父母不能正确处理这一时期和孩子的关系,直接导致了青少年的情绪无处宣泄。他们通过破坏公物,辱骂他人,伤害他人的方式发泄情绪,最终产生攻击性行为。
处于青春期的少年,特别是男生,在某些情况下,他们会展现出非比寻常的勇敢,但这其中往往伴有莽撞和冒失的成分。在遇到事情时他们会很冲动地上前,只为了表现自己的“勇敢”,而不顾及后果。许多攻击性行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实施冲动性攻击行为后,青少年又常常感到后悔,他们发誓不会再有类似的行为发生,但事实上却又经常犯错(刘彩萍,2008)。因此,青少年的勇敢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攻击性行为发生的机率。
(二)自我同一性发展紊乱
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与适应之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是个体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期,经历着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这一心理冲突。如果青少年不能正确对待这种心理冲突,便会造成自我同一性发展紊乱,最终导致消极自我同一性。
消极自我同一性是指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同一性,个体形成了社会不认可的,反社会或社会不能接受的角色。具有消极自我同一性的少年,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对未来充满迷茫;在面对问题时,不会过多考虑道德法纪,只是按照自己的本能行事,具有高度的攻击性,如不加以控制,很容易造成暴力犯罪。因此,消极的自我同一性也是造成青少年攻击性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情绪两极化,易冲动
青少年都会遇到共同的问题——青春期的到来。青春期不仅给青少年带来成长的乐趣,同时也带来相应的烦恼,各种问题的接踵而来,使青少年难以应对。其中比较典型的问题有:由于外形的转变,青少年困惑于如何在大家面前展现全新的自己,并获得大家的喜爱;觉得父母不能够理解自己,常与父母处于对峙状态;不知如何面对在同伴之中地位的改变。这些问题的积累便造成了青少年情绪的两极化、易冲动。
Larson等(2002)对青春期学生的研究表明,青春期早期青少年情绪状态的积极性方面较少,到了青春期后期稳定性增加,起伏变化逐渐趋缓。压抑,就是青少年普遍存在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产生多方面的愿望和需求,但由于主、客观原因的限制,很多需求是得不到满足的,这使得青少年常常处于压抑状态。长时间的压抑使他们急于寻找发泄的途径,很多青少年会选择攻击自己身边的人和物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反抗心理在青少年中也很常见,其中一种表现形式是强硬、粗暴。在面对某些外在力量时,大部分的青少年会选择以暴力的方式去对待,并且这种反抗发生迅速,常令对手反应不及,无法应对。这时候的青少年听不进任何劝导,并且认为自己的行为很正确,十分英勇,值得夸赞,这大大增加了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发生的频率。
(四)道德判断发展不完善
道德判断能力是个人运用已有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认识,对某种道德现象进行分析、鉴别、评价和选择的心理过程(王芳,等,2008)。Murray等(2006)发现,道德判断会对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
依据科尔伯格(1984)的道德发展理论,青少年期的道德判断主要以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为主,即天真的利己主义和“好孩子”定向。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在处理问题时较重视同伴关系,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因此,其在处理道德规范方面的重大问题上会有所欠缺。青春期的少年较敏感,常会和身边的同学发生冲突,而这些冲突往往是以暴力的方式结束。其原因在于:首先,青少年发生冲突时会向身边的朋友求助,但由于其对道德规范方面的认识较少,因此,最终的建议往往是用武力解决;其次,青少年身边还会存在许多“看客”,他们对使用暴力解决冲突抱着支持的心态。这也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越来越频繁。
(五)人际交往侧重心灵沟通
青春期的少年在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时,会表现出焦躁不安。他们内心极度需要倾诉,但父母往往理解不了这种感受。因此,他们急切希望能找到和自己相近并能够互相理解的同龄伙伴。青少年非常注重朋友的质量,他们认为朋友间一定要同甘苦、共患难,并且希望朋友间能够用心交往、坦诚相待、保守秘密。
近年来,青少年的同伴关系对其身体攻击的影响已引起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高品质的朋友关系(如朋友间相互支持、信赖及关心)可以减少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和很多社会关系一样,同伴关系不仅有其积极的一面,也具有消极的一面,如发生冲突。冲突往往出现在同伴之间意见出现分歧时,这种意见不合会从刚开始的和平争论发展到后来的强烈争吵。对于青少年来说,这种冲突常常伴有敌意和愤怒,也包含攻击性行为。因此,人际交往侧重点的改变也是攻击性行为发生的重要原因。
五、结语
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掌舵者,其身上发生的任何细微问题都需格外注意,并给予足够关注。家长和学校作为青少年的榜样和管理者,在青少年出现攻击性行为时,一定要尽到相应责任,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教育。学校方面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制定相关管理规定,从根本上遏制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社会大众需要集体行动,遏制不良风气,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沈阳,110034)
编辑/丁尧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