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点带面的小组合作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黄卫玲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小组合作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教学方式,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但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特别是小学数学课堂上,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对于课程内容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因此,教学过程中中下生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而如何转化中下生便成了教学的一个重难点。本文将从现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现状着手,简要谈谈如何通过以点带面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 小组合作 以点带面 小学数学
1小学数学课堂的现状
小学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一个关键期,数学课堂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逐步引导其智力的发展。因此小学的数学课堂要求课堂教学是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教学。尽管在各方面都加以改进,但现状还是反映出了一些问题。
1.1在学生方面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数学思维好的学生学得轻松简单,但数学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学生,学数学是学得很困难的。而对于中下生而言,首先是在课堂上他们经常不集中精神听讲,跟不上老师教学的步伐,更无法很好地全面理解老师所講知识点,课堂练习跟不上。其次,回家后的家庭作业由于缺乏相应的指导和监督,经常无法按时完成作业。同时,在课堂上老师面对好中差各个不同等级的学生,很难把握讲课的深度,讲课时很难做到及时照顾到所有的中下生。所以综合各方面的原因,课堂上的两极分化会随时间的变化而愈演愈烈。
1.2在教师方面
数学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它的逻辑性比较强,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有一定的要求。同时,由于数学在"语言"表达上的特殊性,学习内容和教学形式较语文、英语等学科显得较为枯燥乏味,数学的学习,学生除了要掌握好数学语言,更重要的是对概念的理解、运用和拓展,以及掌握各个知识点的联系及逻辑关系的推理。而教学实践中,在有限的40分钟,有部分孩子思维上是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节奏的。
如何减少中下生?这成了每一位教师经常研讨的话题。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学好、学活是高效课堂的重要标志。那如何让中下生跟得上老师的步伐,而优秀的孩子又可以得到更大的提升?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与实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成了教师们经常运用的教学模式。但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还普遍存在着分组不科学、老师指导不到位、学生参与度不均衡等问题。那么,对于小学数学这一“生硬”的学科,采用怎样的教学形式才能让课堂柔活起来,从而构建一个高效课堂?
2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合作精神,是新时代的人才必须具备的精神。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来说,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确实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但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其特殊性,又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与创新。
由于教学中,中下生的存在是每一个老师都无法避免的,那么如何通过小组合作转化中下生呢?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只考虑中下生的存在,同时还应该考虑优等生的存在。合适、合理的利用优等生,发挥优等生的优势,以优生带动中下生的学习。因此,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即优生带领和监督中下生的课堂学习,才能促进学生可以更专心、更主动、更有兴趣学习数学,提高整个课堂教学质量。以下对几点具体的实施策略做出详细的说明。
2.1科学地构建合作小组,发挥最大效力
如果不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将使得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收效甚微。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利用座位之便对学生进行分组,或是前后,或是左右讨论交流,这会使得学生在自主性与积极性方面受到打击,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在进行小组的构建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全面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将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组合分组,确保每一个小组都有水平不同的学生,这样才能确保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进步。
2.2合理设计小组任务,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合理的小组任务,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一步。小组合作学习因为其优越性而被广泛地采用,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老师不明确小组合作时每个人的任务,只是简单的说“同学们小组合作解答这个问题”,这样学生在合作学习时会无所适从,有的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干嘛或可以干嘛。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只会浪费时间,低效或无效。因此,为了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为小组设计合理的合作任务,为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提供方向,以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老师在设计任何一个合作学习的任务时,要分工明确:1号组员负责什么,2号组员负责什么…,组长负责什么。教师让每个学生能够得到具有差异性的任务,为学生设计一些有效的合作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发展。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动手操作等方式,不仅能够很好的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渴求心理,还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符合学生特征的任务,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合作环境。
2.3找准小组合作的契机,提高课堂效率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是否采用了科学的分组方式与合理的任务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就可以达到最大化,殊不知一个合适的小组合作的契机,更能让"以点带面"的小组合作方式更加高效的运行。通常情况下的契机可以有三种产生方式。
第一,课本上的思考题。课本上的思考题一般比较有深度,它是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性而设计的。这类型题目通过小组内的探究,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帮助能力弱的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巩固知识点,而自身也得到更大的提高。第二,教师提问。因为数学知识点是一个连环扣,一环扣一环的,所以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特别多,当遇到有不同答案的问题时,老师可以马上进行小组讨论:为什么可以这样?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小组讨论后写出结论汇报。如果小组之间有对立答案,再进行小组辩论。第三,学生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经常会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特别是对于优生而言,通过前面的学习,他们提出一些比较有深度或有争议性的话题,这时就可以把这个问题抛给同学们,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探究。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课堂氛围,另一方面也给了老师一个示弱的机会,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向学生示弱,会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觉得他们是在帮老师解决问题,他们会感觉非常愉快。
2.4老师及时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参与小组合作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以点带面的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但是这不代表所有问题可以让他们自己探究解决,以为有优等生在,老师就可以当个甩手掌柜。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个看客,遇到比较难或者有争执的知识点时不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结果是特别差的学生没有参与进去,好的学生可能也是一知半解。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充当的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一角色缺失了,那么"以点带面"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就没有办法发挥其真正的效用。因此,教师在实行"以点带面"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过程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任何没有正确引导的小组合作形式,最终也只能是适得其反,功亏一篑。另外,老师还要培养好每一位小组长,虽然小组长通常是由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但他们在语言表达、算理判断、与同学相处等方面还是需要老师指导培养的。小组长就是老师的左膀右臂,把小组长培养出色,老师就变得三头六臂了,课堂教学就如鱼得水,课堂教学质量也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3结语
合作学习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优越性是高于灌输式教学的,但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我们要根据其特殊性,进行创新型的小组合作教学。优中差各层次的学生在任何一种教学方式下都是存在的,那么我们只能尽力缩小差距,避免两极分化的现象。从各种教学经验来看,以点带面的小组合作是有效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以好带差形成一个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不仅仅是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也使老师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打造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王成.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与策略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8):68.
[2] 王文杰.基于学生自我发展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J].成才之路,2016(07):99.
[3] 王亮.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与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6,5(02):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