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小米生长的相对论
张兴军
对于小米而言,一切都在正轨之上。
最近的一个双十一购物节上,小米一举拿下多项桂冠。各大主流电商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在11天的时间内,小米手机品类获得全平台销量第一,高端旗舰手机的销量达到2020年同期的3.6倍。与此同时,其线下销售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在AIoT品类上,小米获得了包括电视在内的全平台208项第一。
“小米已经将新零售模型跑通”,小米集团合伙人、中国区总裁卢伟冰对这个成绩颇为满意,认为这充分证明了小米模式的独特价值。
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小米连续三次上榜,位列全球第338名。并以其稳健的成长,顺势拿下“全球互联网和零售行业进步最快的500强企业”的桂冠。
小米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很难用一句话就说明小米的模式所在。
从诞生伊始,小米就倍显独特,这也导致解读其模式的困难程度。和互联网巨头相比,小米独具传统制造的基因。而和传统的手机厂商相比它又更具互联网基因。
有分析人士认为,智能手机制造领域最有互联网特征的玩家非小米莫属。这家从MIUI低调起家,在十年时间里成为一家在智能手机及生态链、AIoT、新零售和国际化等方面都引领行业的佼佼者。
“我不厌其烦地讲解小米模式是在促进整个工业界的革命,其实完全可以不说的,相信我这个话今天说出来肯定很多人会骂。我觉得十年后,你会发现小米真的改变了中国,至少是在工业界。”小米成立早期,雷军对于他也没法让更多的人理解小米的做法,颇有些无奈。
但庆幸的是,小米最初确立的方向,让它能够无须转舵便可拥抱一切风口。怀着对中国制造现状的失落感和危机感出发,小米在十一年时间里进入了一个又一个的跨界领域,最终也成就了一个生态自洽、连接一切,又与BAT式互联网生态截然不同的准商业帝国。
小米几乎以每年孵化一个生态的速度在不断繁衍,且速度惊人:以小米手机、电视和路由器为核心的智能生态,小米商城和小米之家所构建的新零售生态,以及投资近百亿美元所布局的百家生态链企业共同体。
事实上,任何单一的产品架构都难以撑起千亿美元以上的估值,即使是被誉为移动互联网入口的手机制造。小米的真正价值,应归功于移动互联时代的无死角布局和生态自洽能力,最终实现了各个子生态之间优势叠加,互为背书。
并且和其他手机厂商相比,小米也是开启国际化进程最快的公司之一。截至2021年三季度,小米已在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市占率排名前五,在11个国家和地区的智能手机市场排名第一。据Canalys数据,小米在西欧地区运营商渠道的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4.6%上升至今年第三季度的13.0%。这也直接带动了境外互联网服务的增长,在第三季度境外互联网服务收入同比翻倍增长,达人民币15亿元。境外市场渠道力的显着增强,让小米的市场潜力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衡量一家公司是否具有巨头级实力的标准之一,是营收千亿元的门槛。以此计算,跨界者小米用了七年时间就达成了这样的成就。能够相互参照的是,在营收过千亿的国际科技巨头中,苹果用了20年,Facebook用了12年,Google用了9年,国内科技公司中,华为用了21年,而阿里巴巴和腾讯都用了整整17年。尽管是一家“新”公司,但将小米置于巨头们的行列中,也丝毫不显逊色。
对于一家仍在不断创造可能性的动态企业而言,无论何时复盘都难以得出一个百分百正确的结论。但小米所走过的探索之路,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和制造业转型的大背景下也具备了样板的意义。
小米的崛起,部分应归功于移动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变革的时代。把时间推移到十几年以前,或多或少能够找到小米后来居上的底层逻辑。
因为iPhone的诞生,苹果迅速成为手机行业领头羊,而曾经的手机行业霸主诺基亚则因战略过于保守和转型过于缓慢而致其迅速步入黄昏。在中(兴)华(为)酷(派)联(想)还未觉醒之时,小米凭借“互联网思维”迅速占领了赛道。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小米凭借“专注、极致、口碑、快”这互联网思维的七字真经,实现了从赶超到引领。
探讨近十年中国的商业史,小米和雷军的名字注定是无法忽略的存在。在吴晓波的《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一书中,雷军的名字出现了41次,而小米出现的频率则达到49次。吴晓波认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与“互联网+”的新潮流催生了一批颇有作为的企业与企业家,他们在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上都开创出了迥异于前代企业家的新“玩法”。而在2016年的另一个重要场合——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吴晓波接受专访时更是直言,小米是此前六年表现最为亮眼的中国公司。
时至今日,虽然很多媒体与行业人士仍习惯于将小米看做是一家“手机公司”,但从小米的核心竞争力层面加以分析,会发现它已经蜕变为依靠创新、技术、人才以及只有在今天才可能出现的迅猛的迭代速度屹立于科技之林的。
传统行业面临新兴互联网冲击的早期之时,他们对像小米这样的潜在竞争对手大都是不屑一顾的。某种程度上,这种不屑又往往埋下了被颠覆与被革命的伏笔。但不是每个曾经批判过小米或雷军的人,都有勇气真实面对这个后起之秀对整个行业以及他们自己所带来的冲击。
如果以十年为节点划一条分割线,那幺小米的前十年可以说是一条“一往无前”的积累时期。小米经过十年有余的长途奔袭,取得了其他同类企业二十年都未能完成的奇迹。从最初的软硬结合,到智能设备制造、投资、新零售,以及生态链的齐头并进,而且每一个细分领域都不存在明显的短板。这也是其他竞争对手鲜有具备的整体优势。
而新一个十年,小米再度回到一个关键的路口。在外界看来,小米已经实现了从0到1的原始积累,但如何让小米保持甚至超越目前的地位,包括雷军在内的一众高管始终处于忐忑与焦灼的危机心态。当智能手机已渐呈红海之势,小米兑现未来的空间也只有不断破局。
摆在小米面前的,无疑是智能汽车这一众望所归的赛道。
对于造车,至少在2021年之前雷军都没有透露出确定要做的决心。一方面是因为,这个行业实在太重了,即使是头部汽车制造商,在转型新能源及智能汽车时都有些力不从心,又遑论那些绝对的跨界者们。作为重资产项目,没有几百上千亿元的持续投入,想要在新能源智能汽车制造领域获得一席之地,几乎就是妄想。
早期的不做不代表对这个行业不认同。恰恰相反,早在2013年雷军就已经对电动车产业有了巨大的兴趣。那一年,雷军还曾两次到硅谷拜会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并且下单了两台特斯拉ModelS,一台用来开,一台用来拆。
2015年和2016年,雷军个人又先后投资了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与此同时,小米和顺为在新能源智能车产业链上投资布局也已开始。不完全统计,过去的七、八年时间里,小米投资的智能电动车供应链领域的公司接近10家。
对于这一行业的认知,小米绝对不是一个小白。纵使如此,到雷军下定决心以余生之力“梭哈”这个行业,还需要更多次的研判。事实上,包括媒体、投资人,甚至造车新势力们,都认为小米造车是迟早的事儿,只有小米对此讳莫如深。
小米公司透露的信息显示,在正式做出造车决定之前,包括雷军在内的小米高管们共进行了75天调研、85场行业间的沟通拜访,以及4次管理层讨论和2次董事会。终于,在2021年3月30日,小米造车的靴子终于落地。小米在公告中宣布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的同时,也确定了首期投资100亿元人民币,未来10年投资100亿美元。由雷军亲自领衔,王翔、卢伟冰、刘德、洪锋、李肖爽等均为核心成员。
“这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我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汽车而战!”从雷军的表态中,不难看出雷军和小米对小米汽车所寄予的厚望和决心。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小米造车不是玩票和跟风,而是真正把它作为引领小米未来十年乃至更久的发展的未雨绸缪之举,而不是一次可有可无的选择。
紧接着,就是为造车而进行的马不停蹄般布局。拜访同行,吸纳人才,调研供应链,和当年造手机时如出一辙,雷军又开始了一次从0到1的创业维艰之路。
雷军亲自带队和投诸几乎全部精力到造车领域,一度引起部分分析人士对小米现状的担忧。而更多的,则是对小米开辟新的赛道投出了信任票。一个比较普遍的证据,是小米在手机及AIoT领域和互联网服务层面所构建的护城河已足够深,这也意味着只要小米自己不出现战略失误,在未来数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有被超越或颠覆的可能。
根据《中国经济评论》研究院分析,小米造车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仍然有着后发赶超的诸多条件和优势。
首先,从历史经验来看,小米过去的十一年所走的路都具有跨界的性质,却给了行业无数个惊喜。手机行业的国内第一和全球前三,以及MIUI逾5亿的活跃用户,都给小米积累了品牌基础和用户基础。
其次,造车对于小米来说并不算是绝对的“跨界”。因为智能制造领域的底层逻辑是一致的,都是软硬结合、智慧互联的全新产业,在资本、技术、人才和渠道方面有着出奇的一致性。小米做手机的所有优势,都能够成为其造车的重要砝码。
第三,小米对于造车的深度思考与底层逻辑。在造车这条路上,包括蔚来这样的新势力在内的先行者,都曾走过不少的弯路。小米既不求快,而是要打造出一条全生态之路。自主研发、自建整车工厂、尽最大可能减少阻抑小米生态破局的一切变量。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小米汽车项目并未单独融资。这也是小米造车路径中与蔚来、小鹏和理想都截然不同的一个。
在经历过小米上市破发、股价长期处于低位和市值攀升至1100亿美元之后,雷军对于融资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正如他在2021年年度演讲上所强调的,“投资自己是最好的投资”。而小米汽车的不对外融资和数十亿元的回购,都能反馈出小米对自身的强大信心。
直到今天,雷军对2014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的场景记忆犹新。当时,小米手机的行业地位已经跻身全球第三、中国第一,而实现这一成绩仅用了三年时间。意气风发的雷军在谈到小米的目标时脱口而出:小米要用五到十年,做到全球第一。
峰会的主持人立刻把问题抛给高级副总裁布鲁斯·塞维尔,询问这位当时智能手机全球第一公司掌舵人的看法。
“It’s easy to say, it’s much more difficult to do.”(说易行难)
顿时,台下数百位观众笑成一片。面对这种当面“拆台”,雷军无比尴尬。因为不管是台上包括布鲁斯·塞维尔在内多半嘉宾,还是台下的多数观众,都能看出他们对小米目标的怀疑,即使没有恶意。
一般而言,人们对愿景式的东西总是习惯于持否定的态度,而不会更多关注你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去怎幺做。跨界者雷军或许更能深刻理解到这一点。
在2021年8月,雷军在年度演讲中回顾小米一路走来所经历的艰难选择时,依然感慨万千。饱受质疑的小米,已经连续三年上榜世界五百强,最新的排名已经提升到第338位。另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小米终于阶段性地超越了苹果,成为了世界第二。
对于小米目前的增长势头和超过16%的全球市场占有率,雷军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但与此同时,雷军更保持着较为清醒的认识,即智能手机制造的丛林之中,阶段性的胜利还难言终局。
“不要低估世界级巨头的实力。我们还是一个年轻的公司,我们需要非常冷静地看到差距,继续夯实基础,稳打稳扎,当前小米的任务是真正站稳全球第二。”雷军这样说道。
作为移动互联网入口的战略高地,智能手机是小米的必争之地。只有继续保持和取得突破,其互联网业务的增长和AIoT战略的推进才能够行稳致远。但对于以跨界着称的小米来说,只围绕手机业务蒙眼狂奔也不是其构建生态的唯一出路。如今,另一条足以决定小米未来价值维度的新赛道,正从设想照进现实。
“造车进展超过了预期,小米汽车预计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雷军在小米投资者日上给出了小米汽车量产的明确时间表。这个目标对于小米人而言要比手机成为世界第一更加令人亢奋。
2024年,对于小米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站在未来的角度,小米的一切宏远的愿景都将在这一年予以兑现。小米的成功与否,在这三年里都将被无限放大与审视。
留给小米兑现承诺的时间,满打满算剩下也还不到三年。这是一场不能缺席的赛事。对于那些已经入局和可能加入进来的强大对手们,后发的小米只有跑出对手们无法媲美的速度和力度,才能拿到最后的船票。
正如2011年小米做手机时人们不愿相信小米用三年时间就能拿下中国第一一样,质疑小米无法在2024年跻身智能汽车第一梯队的声音也不会少。但这已经不是小米当下需要关心的,它的当务之急,是在新的目标背后的环环相扣、行稳致远的长远布局。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在过去十年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便是“企业在变化的环境当中,应该以一种什幺样的方式进行发展?通过大量的跟踪与研究,陈春花得出的结论是,那些能够与社会、人类、商业生活等的进步实现价值共生的优胜者,才是引领未来的“长期主义者”。
在长期主义者眼中,每一次布局都是深思熟虑的考量,都是对其既有生态边界的扩充和拓展。从陈春花对“长期主义者”的定义来看,小米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从“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出发的小米,已经用十一年证明了,它的每一次布局和卡位,都是成就其今天生态格局的必要储备。
事实上,从确定造车伊始小米就在通盘考量,并将其作为全智能生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战略执行上,小米秉承的也是自主拿地、自建工厂自主研发与制造的路径。造车产业所涉及的所有关键环节,小米都在进行着深入的布局。
有媒体统计,截至2021年9月底小米投资布局有关智能汽车领域的企业就达到62家,涵盖了智能驾驶、智能电动、智能座舱等多个产业链层面的布局,其中新增投资的企业就占到近三分之一。
11月27日,小米科技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宣告小米汽车落户北京经开区。这一项目也将建设小米汽车总部基地和销售总部、研发总部,并分两期建设累计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而作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亦庄,欲将小米汽车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民族品牌的决心,也频繁见诸报端。
小米的入局,对于本土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影响无疑是积极的,就在小米公告造车决定的翌日,小鹏汽车创始人在微博上写下了一段话,他说:“人生很短,应多鼓起勇气,追求自己的精彩。我们要为勇敢者鼓掌,无论结果如何,当越来越多人这样之时,世界才会更灿烂!”
在造车行业,包括雷军、李斌和何小鹏们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这个行业最后的赢家不会超过十个。这意味着,每个入局者都有失败的可能。这个意义上,每一个愿意赌上名声与身家的闯入者,都是值得敬佩的。
对于小米和雷军,通往2024年的并不遥远的道路上,其一切的目标和愿景,都将在诸多定量与变量中进行重构。这也是每个新兴行业中最激动人心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