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智慧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童芳

    【摘? 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又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从理论到实践都十分复杂,参与其中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也是越来越多了,本文从课题研究的背景出发,详细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与创新意识培养的关系、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意义,介绍了影响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

    教育要“三个面向”,培养学生做“四个”新人,使他们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科学精神”,成为有鲜明的人格,各有自己特征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学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在我看来,数学课堂应该是学生积极探索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通过教学过程,可以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和个性素质,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与创新意识培养的关系

    (一)重视被教育者身心和谐的发展

    身心的和谐发展是学生完美人格形成的条件。具有完美的个性,学生很可能形成一种创新意识,人们的思想有可能在更大的空间思考,会有独立的观点。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适应性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教师应注意不同发展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并根据自己的规律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

    (二)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认知是基于原始知识储备的主动再学习过程。数学主要由数字和符号表示,但模型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虽然学生年龄小,但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作为教育工作者,他们不能将学生视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就任意输入。在研究中,学生将在他们的脑海中使用知识储备来整理收到的信息并形成他们自己的知识网络。在这个过程中,原始知识网络不断被新知识网络所取代,从而使知识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必须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否则就会成为空中的城堡。因此,必须增加学生的知识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数学是人们定性和定量地理解和描述现实世界,然后抽象方法和结论,然后进行实践的过程。数学是思考的艺术。小学1-3年级以图像为基础的思维占主导地位,而4-6年级逐渐转向抽象思维,这是能力发展和模式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教学中要以直观的教学方式,尽可能的生活实例,并将学生的实际经验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比较,归纳,推测,证明,回答问题,使学生养成用数学思考的习惯。

    二、影响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的主要因素

    (一)教师与分数的权威性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应首先养成怀疑和批评的习惯和技巧。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受到两种力量的影响:教师的权威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评估者。在双边互动过程中,教師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的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二)高密度大容量的课堂教学方式

    目前,在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追求高等教育,学校相应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强度。说一类数学几何课,45分钟内,老师总共给出了6个练习,每个大问题都有两个小问题,而每个问题都有2种解决方案,老师讲得很努力,学生很累。

    (三)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

    如果学习时间反映了学习者的参与程度,那么情绪和认知参与反映了学习者参与的质量。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风格是记忆模仿和解释理解,他们在重复的细节学习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没有发展实质性的理解或高层次的思维活动。

    (四)对瞬间灵感的记录

    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创新也是往往产生于一瞬间的灵感但是我们往往会忽视这瞬间的灵感,所以当学生发现敏感的过程中,一定要记录下来,从而有助于他们后期的思考和研究。

    (五)表达的勇气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往往存在一些缺乏自信的学生,害怕自己出错,虽然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没有表达出来的勇气,从而造成了对问题研究不深入,创新的意识被埋没,扼杀在萌芽中。

    (六)教学方法的因地制宜性

    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时,不断地强调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但是没有具体提出具体的方法和创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的研究,怎样去深入的研究。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该注意因地制宜的结合学生个人的特点和思维方法去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单纯地喊口号而是扮演行动的践行者。

    三、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思想

    要实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必须不断创新。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创新是我们必须首先在思想和意识方面进行创新。许多例子表明,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创新意识,但在形式和时间上并不相同。基于此,作为一名教师将要从一个新的高级教学中理解,不仅要解释一个知识书籍的概念,更希望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使学生真实地进行交流和独立探索,建立真正有利于学生创新素质发展,合理的新制度。

    (二)课堂教学方法要创新

    课堂教学不是教科书和参考书的简单副本,而是教师与学生思想和思想的融合与碰撞。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巧妙地设计问题,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思考问题,同时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形成基本的学习技巧。

    (三)革新教学组织形式,为创新提供保证

    1.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新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和平等的。教师不是权威,学生不是奴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组织,指导和参与的作用。让学生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学习中,与老师一起探索和发现。

    2. 鼓励一题多解。解决问题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思考火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尽力做出心理联想,动员他们的大脑来存储和处理知识。他们不应该首先过分强调是非。热心课程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一题有多种解决方案。

    3. 强调知识系统化与结构化。学生在学校的知识是不完整的,但他们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连接和整合知识。一旦这种能力得到发展,学生就有能力继续学习。知识应该被用作一个平台和工具,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有利于主体性发展的良好校园环境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是学生创新的保障。大多数创新必须承担一定的风险并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主要是平等,互助,互动的合作关系。在建构主义模式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给予学生心理自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善待学生的思维成就。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思维成就的态度对学生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抑制学生的创新意识。当教师对待学生的学习错误时,他们应该探索自己固有的理性,不应该不客气地否认,责备甚至惩罚他们。如果教师愿意听取不同意见,鼓励创新,反对顺从,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

    [1] 王菲,王梦瑶. 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实践分析[J]. 考试周刊,2020(11).

    (责任编辑:彭一皓)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