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思想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影响及其启示
畅东云
摘要: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已经得到了良好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追溯历史,研究传统文化,这也是我国优良文化得到传承的例证。在我国音乐美学发展领域,其整体的思想甚至可以追溯到2800年之前的西周时期,战国时期,我国所呈现出诸子百家争鸣文化繁盛局面,每一个人对于美的认知都是不同的,审美的思想意识也得到了深入地发展。孔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他对音乐美学的思想,也拥有着自己的理解,对于后期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所以,本文也从“中庸”思想在我国古代音乐美学中产生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的启示角度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音乐美学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中庸” 思想 中国 古代 音乐美学
前言:孔子是我国在春秋时代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教育学家,他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不仅如此,孔子在我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就是因为在音乐和文化历史的领域,孔子依然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主要的思想都集中在《论语》之中,他的思想有着“中庸”的智慧,所以也能够看出“中庸”思想就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也是重点分析“中庸”思想,对我国古代音乐美学中所产生的影响,希望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我国的音乐美学,以此促进社会的进步。一、“中庸”思想下的中国古代音乐美学
(一)孔子的音乐精神——“仁”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春秋时期是历史发生巨大变化的一个关键性的时期,其中所具有的突出表现就是,王室走向衰败,诸侯不断崛起,礼崩乐坏,而在当时这个相对比较复杂的环境中,孔子则发现如果仅仅利用礼仪,强行对人们进行规定,很难让人心服口服地遵循周礼,其所具有的礼乐文化在当时动乱的社会中,整体的价值观念已经被人们所忽视和忘记,所以在这样的基础上,孔子才提出了属于自己的思想——“仁”,这也是一种文化的精神。
当时孔子利用“仁”进行统筹管理,并且利用“仁”的思想把音乐美学赋予了最新的精神和意蕴。在《论语》中,“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但是孔子并没有给出实际的定义,而是在不同的情况下,给予了不同的解释。所以能够看出,“仁”这一思想精神,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孔子主要的思想在音乐美学中强调的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这些思想对于当时的社会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孔子同时也说过,人们只有具有“仁”才能够“施礼”,这种思想一直在我国当今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也能够看出,“中庸”之道对于音乐美学的解释,其所具有的精神是——“仁”。
(二)孔子音乐美的评价标准——“尽善尽美”
孔子所提出的“中庸”之道,对于音乐的美学其所具有的评价标准就是——“尽善尽美”,因为孔子认为“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也就是说在孔子的-“中庸”思想中所提出的“德”,指的是一种能够使主体善美的思想精神,达到一个最高层次的境界,也可以说“德”是人们身上必要的一种思想品质,其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水平,这也是“中庸”之道对音乐美学进行评价的一个关键性标准。
孔子在对音乐美学进行认知和划分的时候,用善和美进行音乐艺术的表现,其中主要的观念就是,决定于离开善,只有美的形式是空洞的,也不是真正的美,所以在孔子的眼中,强调艺术的形式。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内涵,是需要平衡的,二者之间需要具有高度的协调和统一,这样才能够达到音乐美学的最高境界,也能够使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尽善尽美”。所以,长久以来“中庸”之道是我国社会发展中最主要的指导思想,孔子也极力地称赞利用歌颂表达其中的德育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把艺术的“尽善尽美”的一面展现给大众,也能够真正地利用艺术熏染人心,使社会整体向着一个积极的角度发展和进步。
(三)孔子的音乐审美态度——“和”
古人一直都认为音乐中所代表的“和”,不仅仅是不同乐器之间的配合以及音调的和谐,更主要的是音乐与自然之间相互和谐的一种验证。音乐的和谐逐渐发展成自然的和谐,也代表了我国古代人们所具有的审美思想和宽阔的视野,更表示了我国人们对于大自然中所具有的水乳交融的情感以及态度。人们都认为自然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场所,更是给予人们生命力的主要根基,如果失去自然,那么人也毫无意义,所以古人在对音乐进行评判时也遵循和谐之美。在孔子的“中庸”思想中也是如此,其认为主體在生存的过程之中,自然才是运行的根本,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也代表着音乐审美整体的和谐性,这就是“中庸”思想对音乐审美评价的一个态度。二、“中庸”思想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影响
(一)“中庸”思想确立了以“和”为审美标准的价值尺度
“中庸”这一思想理念,其主要的界定有着非常多的说法,不同的学者对于其评价也是不相同的,本文在对这一思想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基于自身的立场和视角,重点了解“中庸”所具有的哲学思想,最终得出的结果就是,这一思想不仅仅局限在孔子以及儒家学派所提出的“中庸”思想内涵,更是需要根据这一概念,了解到最早时期孔子提出“中庸”的含义。但是在其发展的根源上进行分析,这一思想缘起主要在儒家的思想形成之前,当时古代帝王尧退位,对于继承者顺曾经就说出“中庸”之道,在政治理论上,要求最新的帝王不走极端,恰到好处地对当时的社会进行治理,这也是一个“中庸”的思想,所以这就是最早时期所提出的“中庸”哲学概念,更是其基本理念的诠释。
“中庸”思想在我国社会流传已久,针对音乐美学的分析,则需要配合“中庸”思想中的核心,利用综合的美感,了解音乐作品中所具有的最高理想。这也能够明确地体现出我国早期“中庸”思想中所具有的哲学雏形,也能够看出孔子及儒家学派在对“中庸”思想阐述之前,其虽然没有完整的形态,但是,对我国社会的文化理想、人们的生活乃至本次研究所分析的音乐美学,都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二)“中庸”思想是协调整合诸音乐要素之间关系的哲学标界
和而不同是对比和分析最主要的关键之处,也能够重点理解孔子“中庸”之道中所提出的音乐美学中的“和”,其关键的前提就是在认同差别的存在基础上,了解矛盾分析矛盾,最终解决矛盾寻找出一个统一的联系,只有在这样思维的背后,才能够突显出“中庸”思想的重要性特色。“中庸”的思想中也认为,矛盾的承认,需要同时找到解决的方法,这才是“和”的体现。
在我国的音乐美学历史中所存在的问题,都是相对比较具有对立的特色的,所以也需要结合使用“中庸”之道,解决其中的矛盾关系,把自然、社会、人文和精神等各个领域,划分成相对的概念,这样就能够为“中庸”哲学在音乐美学中渗透奠定坚实的基础,也能够利用“中庸”的思想,恰到好处地对音乐的美学进行完善,使整个美学的发展都贴合着“和”这一思想观点,这样才能够真正地使我国的古代音乐美学得到协调统一的发展,也能够真正地利用“中庸”的思想,渗透“和”的概念,提高我国音乐美学整体的发展水平和状态。
(三)“中庸”思想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审美理想的哲学基础
在我国的古代音乐美学中,主要的一个思想,也符合“中庸”哲学思想理念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天人合一”,而“天人合一”不仅仅在中国代表着我国音乐美学,更是这一思想理念中最高的一个境界追求,更是传统思想中,人类生存过程中的一个境界,也是在我国古代的美学思想影响下,能够达到的最高的审美境界。所以,在音乐的美学整体思想理念中,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实际上就是我国古代“中庸”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
长久以来,中国人对人和自然都有着极高的重视程度,所有的哲学思想都希望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统一,并且认为这才是世界发展最高的目标,如果深入地对“天人合一”这一思想理念进行分析和理解,甚至可以了解到“中庸”的哲学思想中,实际上也是美学的一种呈现,寻找的就是人道之常、天道之庸,在天道与人道之间寻找对立的统一。所以“中庸”的思想理念中,对于人性的心灵进行了深入的挖掘,进而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一思想在我国古代的音乐美学中的融入,也能够为这一美学奠定坚实的哲学基础,是值得深入分析和研究的重要思想内涵。三、“中庸”思想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启示
“中庸”在哲学思想上所体现出的特点,必然会对我国古代的音乐美学造成一定的影响,早期的繁荣,后期发展的缓慢都是“中庸”哲学思想所体现出的关键性特点,同时也是我国古代社会中,音乐美学发展的一个特点。音乐的美学一旦发展到了一个“天人合一”的层次,就必须触及“中庸”的根本思想,也需要在这一个范畴认知的极限中找到再次发展的最新空间。所以在一般的思想理念上能够看出,美学可以是哲学中所包含的艺术,所以这也意味着美学的背后,拥有强大的哲学基础作为理论支撑,这也是展开理论构建和讨论的基础性内容。所以,作为美学,就需要面对一些原本就超出哲学基础,能够涵盖的范围,更需要了解到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这样才能够使美学自身具有強大的进步动力。音乐美学也是如此,还需要在“中庸”思想的影响下,感受到其中的美感,并且不断地发展、不断地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出我国古代音乐的稳定统一的面貌,也能够让我国音乐在历经千百年发展之后,依然拥有着恒久的风格以及审美的标准,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发挥出美学的优势和特色,也能够在音乐的美学中衍生出“中庸”的思想,从而使哲学与美学相互统一和谐进步。
结论:综上所述,我国古代在音乐美学思想形成的过程之中,其所能够呈现出的特征,归根结底都是哲学的根源,也就是说“中庸”的思想代表着我国古代音乐的美学思想,正是“中庸”思想中所包含的哲学,突显出了一定的包容性,才能够让我国的音乐美学思想,在一个多元化的根基上,找到了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而形成了比较统一的,属于我国古代的音乐美学评价标准。所以在以上内容中,本文也重点分析了“中庸”的思想在我国古代音乐的美学中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并且分析了其未来的发展启示,希望能够为我国音乐美学的良好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