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学科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设计、执行与协调

朱家安+熊孝梅+唐毓首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在德育学科课程中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是当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在德育学科课程中进行适宜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设计、执行与协调显得尤为重要。坚持科学性与应用性相统一,合理性和操作性相统一;让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学科课程中得以较好地体现、渗透和融入,使“两育”在学生成长进步提高上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两者既各自独立又紧密联系,在德育学科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切不要孤立地进行,要将“两育”协调好,自然地将两者融合一起,在充分发挥“两育”各自功效的同时,整合力量,共同育人。
[关键词]德育;学科课程;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03-04
在德育学科课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在现实教育中,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经常交织在一起。从心理结构层面上说,德育主要就是围绕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这四个方面展开的,而这知、情、意、行又是健康心理所必备的因素。然而,如何在德育学科课程中有效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则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进行设计,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环节中加以落实;同时适时协调、促进“两育”融合、发展,最终落实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上,转化为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
一、德育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设计
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效整合在一起,发挥更大的教育功效,需要它们在彼此的课程中进行适当的渗透。
(一)在教学目标上的设计
毋庸置疑,人类的活动总是有一定的目的指向。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性活动,自然也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德育课程既要有总的教学目标,也要有每章、每节的目标。一个个小目标的达成就会促进最终总目标的实现。实际上,“德育”的教学目标和“心育”的教学目标有不少是相通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举措。学生的品德心理结构是由知、情、意、行四部分构成的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既需要道德知识的习得,又需要道德情感的熏陶,道德意志的磨炼,还需要道德行为的改进。[1]
德育课程学生道德意识倾向性和道德心理品质的培养,本身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另外,任何一门学科课程的目标都应同时反映学生的心理层面,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目标体系。[2]德育课程各层级教学目标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德育课程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相应的设计各层级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做到具体化、明细化,以便落到实处。
(二)在学科内容上的设计
学科课程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载体。在德育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既离不开我们一线教师,也离不开与学生教育相关的各方。但不管怎样,要在德育学科中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一定的附着载体,否则就没有着力点。在借助的载体中,学科课程内容是基础。为此,第一步要努力在德育课程内容上设计与德育相匹配的符合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是德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德育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就应该是人的各种心理素质。[3]在学生的各种心理素质方面,最重要的是学习、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几个方面。在德育课程设计与学生学习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有梯度地将学习中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恰当地编排在德育课程中。智力因素方面,侧重于训练学生的思维;非智力因素方面,要将其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调适学生的学习状态。在适应能力方面,重点编排一些内容引导,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客观公正地评价社会现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各种健康良好的习惯。对未成年学生来说,自我以及社会适应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和根本目的,符合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服从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并呈现出一定的梯级性。这样才能逐渐让学生养成自我适应和社会适应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人不仅是以自然人存在的,更是以社会人而立世。社会交往是人生必修之课。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但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缺少与同龄人交往的经验,社会交往技能的训练又相对缺乏。因此,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我们教育面临的课题。为此,在德育课程里要适当安排些人际关系互动的内容,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学生与外界的人际交往内容。教育学生在掌握人际交往知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时不断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达到德育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三)在结构编排上的设计
万事万物都有自身发展的规律。我们无论是在开展德育教学活动还是在德育课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都需遵循教育教学本身的规律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德育课程结构在编排上要科学合理。在德育课程的总体部属下,可以适时渗透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内容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德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的设计既可在德育中渗透进行,也可在德育内容结束后进行相应的心理层面的分析讨论,具体编排可视德育内容而定。德育中可借用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考察学生的情感需要,关心学生的个体意识,这样有助于德育课程深入到个性心理品质发展的微观层面。另外,在编排上可适当地安排一些活动。活动既可以包括学生个人独立操作的活动,如社会调查、搜集素材、孝老敬亲等,也可以包括一些小组活动,如角色扮演、户外拓展训练、演讲辩论等,让学生在生活化教育中得到一定的情境体验,进入到真实的生活世界去学习、去感受、去领悟。总之,要使“德育”和“心育”相互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自然融于一体,成为不可分割的教育整体。
(四)在教学评价上的设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效果需要由学生的成长情况来检验。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成长变化上。因此,在对德育教师的教学评价要多渠道、全方位,既要考查学生道德方面的成长情况,也要观察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情况;既要从授课教师和其他教师处了解情况,也要从学生及其家长处了解情况;既要征询教师对教学的评价,也要汲取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德育课程教学评价的设计应是多元化的,不是单一的;应是发展性的评价,不应是固守的评价模式。而且对德育课程以及其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要保证一定的时间周期。因为在较长期的时间反馈下,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真实稳定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情况。唯有如此,教学评价才更具现实性。
二、德育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执行
三分战略,七分执行。为此,德育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执行尤为重要,事关教育的成效。
(一)搭建情感平台,为德育学科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土壤
人是情感动物。师生之间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情感基础,才易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会更有利于教育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成效也会因此变得更好。正所谓,尊师,重其道;亲师,乐其道。在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主动地学、有个性地学、在参与中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并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将激励贯穿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这样既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获得科学的思想道德,还能促进学生形成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重要的是,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外,德育教师都要心系学生的成长,既要做好学生的教育者,也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多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关爱学生,不让每一位学生掉队,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力争让学生的“德育”和“心育”并进,以达到德育学科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二)保持良好教学情绪和人格魅力,给学生心理以积极正向的影响
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育人是个大学问,不仅需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广泛的阅历,还要以己育人,给学生传递正能量。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保持良好教学情绪,以饱满的热情、阳光的心态投身其中。毕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教师即便遇到不顺心的事,也不要将糟糕的情绪或不好的心情带到课堂上,呈现给学生,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情和活动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保持积极情绪,给学生以正向影响。学生在教师良好的教学情绪下,自己的心理也容易积极、豁达和阳光。
除此之外,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现实中有无数个例子证明,拥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效果会更好,学生从心理较易接受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学生还可能会以教师为榜样,向教师的言行看齐。为此,德育教师在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要展现良好的个人形象。教育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以身示范,给学生树立榜样,积极引导学生掌握道德知识,保持健康心理,以良好的状态投身到学习和生活中去,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德育活动生活化,让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得到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实践证明,没有立足于青少年真实世界出发而设计的德育方式,没有基于心理教育平台基础的德育,导致的结果就是5+2=0(五天学校教育效果被两天真实世界生活所抵消)。[4]
在具体实施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活动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素材,适当将一些当今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如校园暴力案件、社会道德模范评选、志愿服务活动等学生有兴致学、有参与热情的素材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中,这样进行理论教育会更有说服力,心理疏导也会更有针对性,效果自然更明显。在德育课程教学中,要尽力挖掘学生生活素材,从问题入手,从现象入手,从现实入手,教育理论与生活实相联系,与学生一起讨论产生问题或出现现象的根源,分析支配人行为的心理和认识规律,通过比较来判断行为和品质的善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反思,让一切不适宜的思想观念根除,让一切不利于健康成长的不良心理得以纠正。
另外,在德育课程教学活动中,应尽可能地创设情境,利用模拟社会环境、职业环境或开展一些适宜的活动,如社会调查、搜集现实社会素材、社会公益活动等,来培养学生独立、勇敢、坚毅、协作、竞争和抗挫折等心理品质。当然,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德育教学活动的梯级推进;而学生通过“生活化”的德育教学活动,可以从中获得“德育”和“心育”的双重效果,不断成长成才。
(四)运用新媒体资源,为德育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助力
当今,社会已进入移动互联时代,知识更新快,传播速度快。作为德育教师,我们要恰当运用新媒体与学生进行及时的交流和沟通,适时辅导和疏通,为学生解决道德和心理困惑。教师可以通过班级QQ群、电子邮件、微博、微信等现代交流方式开展网上讨论和心灵的沟通。通常,对身边发生的好人好事或不良行为现象,学生会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只要我们德育教师引导得当。德育教师可以先从班级QQ群里抛出某个学生较为熟悉的话题让学生讨论,同时,为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保护学生一定的隐私权,学生可在QQ群里用自己的昵称来参与。言由心生,学生的言语行为一定程度上是其心理状态的反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发表的内容一方面了解其对问题的心理反应,另一方面可以适时与其互动,给予引导、疏通和纠偏,教育便在这有形无形中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必要时可以就网上讨论的情况举行一次专题课,进一步梳理、分析,师生达成一致认识,或者就此话题讨论情况让学生写感想和心得作为作业,从而进一步推动学生的道德进步和心灵成长。
三、德育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协调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在德育学科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虽说主要由德育课程教师来具体实施,但离不开德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或工作人员)、学生和其他相关教育人员与环境。只有各方协调好,相互协助,密切协同,大家拧成一股绳,才能将德育学科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落到实处。
(一)“两育”教师间的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德育教师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常各自为政,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这显然不利于教育的实施效果。为此,有必要将“两育”教师协同起来。
首先,“两育”教师在学科教学备课中要相互交流、沟通,更好地了解彼此教学实施情况,便于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两育”教师通过交流沟通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据此适时调整教学目标。这样在学科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便有了针对性,教育教学效果便在自觉不自觉中呈现。
其次,德育学科教师应科学合理引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可以说,在德育学科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许多先天的优势,但如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采用传统德育教学方式,教育效果会很有限。“德育”重在明理,追求反省;“心育”重疏导和调适。为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尽可能运用“活动”这个载体来实施,如现实热点焦点问题的小组讨论、生活和学习上的困惑交流对话、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时,教师应根据自己掌握的和从他处了解到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如心理疏导、谈心谈话、结对帮扶、角色扮演等,必要时还可采取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验等辅助手段,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成长为本,努力提升教育效果。
(二)在德育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科目
古人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唯有如此,才好保持“师道尊严”。德育教师若要在课程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并期望取得实效,自己不仅要拥有较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还要有较为过硬的心理素质。如何才能做到这点?职前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必修的学习课程中去,职后的培训和考评体系更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培训体系和考评标准里,时刻让“心理健康教育”陪伴教师的成长和教学。这样教师在德育课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才会更有底气,更能到位。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心理健康教育无处不在
德育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以及成效离不开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和感染。可以说,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下,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是教育因素。
为让“德育”和“心育”成效得以巩固和深化,我们要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如公告栏、标语以及校园广播等进行相应的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借助校园文化活动如科技活动、比赛活动等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础。作为育人机构,学校要充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挖掘资源,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四)向他方取经,与学生家长沟通,助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在德育学科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同样关涉多个方面。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德育教师有必要适时地向他方取经,既可向同行包括本校和外校的教师取经,也可向相应的专家学者取经,还可借助远程教育资源和互联网等新媒体资源之力。另外,学生家长也是一个重要的信息资源,德育教师要与学生家长保持一定的联系,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其变化情况;与学生家长达成教育共识,保持教育的一致性,从而更好地对学生实施教育,对出现的问题能及时掌握,及时解决,达到教育预期效果。
可以预见,在德育学科课程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其显现其效果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教育各方共同努力,齐头并进,在德育学科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会得到顺利推进,而且会逐渐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针对德育学科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设计,我们要坚持科学性与应用性相统一,合理性和操作性相统一的原则,既让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学科课程中得以较好地体现、渗透和融入,又使“两育”在学生成长进步提高上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两者既各自独立又紧密联系。在德育学科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切不要孤立地进行,要将“两育”协调好,自然地将两者融合一起,在充分发挥“两育”各自功效的同时,整合力量,共同育人。
[ 参 考 文 献 ]
[1] 程伟,于冬冬.关于学科德育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5(3):100-102.
[2] 方双虎.学科课程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探微[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9):7-9.
[3] 俞国良,邢淑芬.德育课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思路[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1):46.
[4] 罗燕红.试论德育课程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74-75.
[责任编辑:陈 明]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