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循果找因”考点的研究
【摘 要】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的基本题型,但学生往往得分率不高,本文通过对具体散文阅读题目的分析,从中寻找到答题的基本思路,对学生提高散文阅读成绩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语文高考;散文阅读;阅读能力;考点研究
高考阅读题的主观题的解答常常是学生得分的瓶颈,稍一不慎,就会“全军覆没”。这除了主观题的答案本身清晰度不够以外,与学生没有明确解题思路、掌握答题要领有关。这类题目中,“因果”型是常见的命题形式,对于这种题型作一些探索,对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是有一定帮助的。
散文阅读考题最典型的命题方式,就是问“为什么”。2005年全国高考统考语文试卷《一日的春光》就设计了三道题目来考查“循果找因”。要答好这类题目,就要带着问题到文章中去,进行条分缕析的理性判断,筛选出答题要点。
一、类型与思路
1.“果”在原文中直接出现,命题者据“果”设问,要求考生找的“因”或在“果”前,或在“果”后,或前后均有。
2005年全国卷Ⅰ《一日的春光》的15题:
“‘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6分)”
(4)去年冬天是特别地冷,也显得特别地长。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么?”
(5)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地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寒风,忿怒的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黄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
(6)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
(7)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了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8)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找到文章反复出现的“我不信了春天”的句子。这句话在文章出现了两次,在句子下面划上横线。然后会发现作者先说明原因,然后说“我不信了春天”,是“因”在“果”前,确定答案区间就是上述段落。但找不到明显的词语或句子可供摘录,因此只能把握语境,用自己的话加以总结、组织答案。至少要回答出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在第一处“我不信了春天”上面四、五两个段落中可以概括出来,第二个要点在第二处“我不信了春天”上面第七、八段落中可以概括出来。
再细加分析,四、五两个段落中可以分别概括出来一条信息: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却迟迟不来;许多次春天刚一露面,就被寒风冷雨驱散。从第七个段落中可以总结出下面信息:到处寻找春天,却发现春天早已远去。
为此我们可以编出口诀来记忆“循果找因”考点的做题思路和方法:
循果找因有诀窍,题干审清原文标。
因果在前倒装后,问题出处前后找。
搜索答案圈点勾,层次划分不可少。
文中原句来作答,适当转换或微调。
2.“果”在原文中直接出现,命题者据“果”设问,但“因”常不在“果”的附近。
这类题目,命题者会明确提示学生,要“联系全文看”。这种提示,是在“告诉”学生,你在“果”的附近是找不到答案的,或者说是找不到既全面又准确的答案的。
1998年高考试题的现代文阅读选用了宗璞的《报秋》一文,命题者设置了这样一道题目:
(1)作者为什么吃惊?因为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8个字)(2分)
(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因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3分)
(1)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6)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学生答此题,会出现无法回答第(2)小题的情况,有的学生甚至在两个空格中都写上“没几天便是立秋”这个答案。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学生没有掌握“循果找因”题型的答题策略。
解答此种命题,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思路:假设在原文中出现的“果”是A,我们试着在原文中去寻找与这个“果”所表述的语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或句子,我们把找到的“词语或句子”叫作B,这样我们就可以变换命题者所设置的问题,把“为什么A?”这个问题变成“为什么B?”。
如上述第(2)小题“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我们在文中可以找到“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这个句子表示的语意与“怅然”相近,原先的问题就变成了“作者为什么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这个问题。这样我们就很容易根据据转化的“果”寻找到“因”:“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
3.“果”在原文中不直接出现,命题者据“果”设问,往往明确提示学生,要“联系全文看”。
还是2005年全国卷Ⅰ《一日的春光》第17题第(1)小题:
“作者长时间地盼春寻春,为什么最后却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果)在原文中没有出现,但命题者据此设问。
解答此种类型题目,我们同样可以采用对付第2种命题方式的思路,先转换问题。依据“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这一语意,我们可以找到相近的句子:“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对于春天,不再怨恨憎嫌了”。我们可以把命题者的问题,转换成下面的两个小问题:
(1)作者为什么说“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因”在“果”前)
(2)作者为什么说“对于春天,不再怨恨憎嫌了”?(“因”在“果”前)
下面看原文:
(12)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
(13)春在眼前了!
(14)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约五六尺。花后是响晴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梢。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烘烘的在繁枝上挤着开……
(15)看见过幼稚园放学没有?从小小的门里,挤着的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的快乐、活泼、力量、生命;这一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的季候里做成了永远的春天!
(16)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
(17)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树枝头,快意恣情的一放!
(18)看得恰到好处,便辞谢了主人回来。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过了三四天,又有友人来约同去,我却回绝了。今年到处寻春,总是太晚,我知道那时若去,已是“落红万点愁如海”,春来萧索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绪。
(19)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酬报,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撅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依据这两个问题我们很容易找到答案:
(1)作者从“一日的春光”中感受到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
(2)这“一日的春光”酬报了作者九十日的苦苦期待。
二、问题与策略
1.先要转“弯”。学生要建立这样的意识,要将“循果找因”的第2、3种命题方式转换成第1种命题方式来寻找答案。这是最简捷的寻找答案的方式,快速而准确。
2.找到这个“弯”。问题的转换要明确,由题干中出现的“果”或不出现的“果”去寻找一个在原文中出现的新“果”,我们需要依据这个新“果”去寻找命题者设置的问题的答案。
换句话说:“为什么A?”这个问题转换成新问题“为什么B?”。“A(果)”在原文中没有出现,“B(新果,等同或者接近于A)”在原文中出现。我们找到“因为C,所以B”,便可得出“因为C,所以A”,“C”便是我们寻找的答案。
3.要抓住要点。学生将“循果找因”的第2、3种命题方式转换成第1种命题方式来寻找答案,且确定了寻找答案的区域,但是如何将筛选出的原文中的语句作为答案组织起来,往往会舍本逐末。如何避免出现“舍本逐末”的问题,是学生需要明确的问题。
只要学生熟练掌握了这些思路,在应对这种题型的过程中,就能得心应手,要获得理想的成绩就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了。
【作者简介】徐国平,河南省新郑市第三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