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新闻评论教学改革方向初探

    方苏

    摘? 要 系统论述全媒体时代传媒行业发展对新闻评论人才素质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分析传统新闻评论教学中存在的重授业而轻学理教育与实践操练、重报纸评论而轻其他媒体评论以及重评论写作能力的培养而轻思维能力的锤炼的三大弊端,进而从实施“3+1”教学模式、加大思维训练的教学比重、加大异质媒体评论的知识讲授和实际应用比重以及加大实践动手环节的考核比重等四个方面,提出全媒体时代新闻评论教学的改革方向及具体举措。

    关键词 全媒体时代;新闻评论;教学改革;新闻评论人才

    1 前言

    1964年,麦克卢汉在他的代表作《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媒介即信息”理论: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信息。这一理论石破天惊,一经提出,世说纷纭,毁誉之声,别若天壤。而伴随最近几十年数字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传媒形态的推陈出新,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预言一再得以验证。在这样一个媒介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无界限传播信息的全媒体时代,人类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媒行业的发展由技术的融合实现了产业的汇流,产业整合重组步伐逐渐加快。全新的传媒发展动向,对于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上至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目标、教学理念,下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求。作为高校新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新闻评论课的教学体系也应与时俱进、调整方向、重新建构,从而培养出适应全媒体时代、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预备型新闻人才,为未来进入传媒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全媒体时代新闻评论人才的能力要求

    具备即时独到评论能力的实时型评论人才? 数字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的瞬息万里,地球上的重大事件借助现代媒体的传播,实现了同步化的节奏,传统意义上的空间距离和时间差异不复存在,整个地球在时空范围内已缩小成一个弹丸之地。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消解了原本存在于不同种类媒介之间泾渭分明的界限,使得各种媒介日益呈现出融合一體化的发展趋势。在这种行业发展变迁的背景之下,信息的传播形态多元无阻,传播效力无远弗届,传播活动对于时空限制的突破更精进了一个层次,所谓“地球村”预言日益成为一种现实。在这样一个“村头狗吠,全村皆知”的“地球村”里,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不再只是停留在客观性信息的表层,而是深入到爆炸性信息的内里,要求从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中获得关于本质层面的解释性信息,帮助人们作出最佳判断,从而采取最有利于自身的决策和行动。而这些大部分都需要依托新闻评论人所提供的新闻评论来实现。因此,当新闻事件发生时,新闻评论人需要在第一时间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尤其是当新闻事件仍处于云山雾罩之时,能够运用自己积累的知识、掌握的信息和超强的思维能力,作出最接近事实本质的解读和判断,以帮助受众认识事实真相。所以,具有即时独到评论能力的实时型评论员才是适应全媒体时代传媒发展需要的人才。

    掌握全媒体业务技能的全能型评论人才? 全媒体时代,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的推动下,各类型媒介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新的媒介发展形态“必将超越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这一界定,不只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而是演变成一种独立运行、流程完整、操作规范的新闻生产模式[1]。全新的新闻生产模式对于媒体人也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这正如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所言:“现在已经进入全媒体时代,综合运用多种媒介和终端,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传播内容,需要媒体人顺势而为,有所创新和转型。”[2]而新闻评论人员的创新和转型则主要体现为熟练掌握平面媒体、电子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以及其他依托数字传播技术的新兴媒体等各种异质传播介质的应用技能,并能实现多种技能自如转换、无缝对接,从专精一种媒介评论的写手顺利转型为全能型的评论人才,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严要求和高标准。

    3 传统新闻评论教学在全媒体时代的局限性

    新闻评论课是我国高校新闻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传统的“采、写、编、评”新闻实务教育体系中居于最高层级,是最为重要亦最具难度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其课程教学对于新闻人才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评论课程的原有教学体系弊端日益凸显,与培养具有即时独到评论能力和掌握全媒体技能的评论员的行业发展需求人才的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重授业而轻学理教育与实践操练? 新闻评论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新闻学专业课程,但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依托课堂传授知识,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使得学生缺乏在实践中操练所学知识的机会;而且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集中于对纯技巧性知识的灌输,缺乏完整的学理讲解和分析,使得学生即便记住了这些纯技巧性的知识,离开了理论的指导,死记硬背记住的技巧也无法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成为无用的技巧。这种重授业而轻学理与实践的传统教学方式完全背离了新闻评论课重实践的本质要求,不利于培养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新闻评论人才。

    重报纸评论而轻其他媒体评论? 随着我国传媒产业竞争的日益激烈,过去的比拼独家新闻的策略已经越来越难以帮助媒体在竞争中取胜,于是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投入到独家观点的竞争中。提升新闻评论的质量,已经成为不同种类的媒体共同选择的发展重心。而传统的新闻评论教学的内容主要集中于讲授报纸新闻评论,对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网络评论以及自媒体评论少有涉足,这显然无法适应全媒体时代媒介融合的大发展趋势。换言之,传播技术层面的融合发展必然会带来产业发展的“汇流”,而这种自上到下、从里到外贯穿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必然要求新闻评论的教学内容变革重报纸评论而轻其他媒体评论的弊端,以立足于培养掌握全媒体业务技能的全能型评论人才为己任,如此才能跟上全媒体时代的行业发展步伐。

    重评论写作能力的培养而轻思维能力的锤炼? 一篇新闻评论的写作,涉及确定选题、拟定标题、谋篇布局、提出论点、运用事实论据、展开论证、结构安排、节奏处理、措辞表达等多个环节。但传统的新闻评论教学只偏重于写作环节的技巧知识传授,而忽视对上述多个环节所需要用到的思维能力进行训练。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将新闻评论课定位为一门写作课程,这从很多高校安排应用文写作教师担当授课教师的普遍事实得以窥见。而这种教学理念显然无法适应培养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评论人才的行业发展要求。当前迫切需要转变重评论写作能力的培养而轻思维能力的锤炼的传统教学思路,将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到教学日程中来,围绕这一新增教学目标,开创性地提出可行措施。

    4 全媒体时代新闻评论教学的改革方向初探

    传统新闻评论教学中存在的上述弊端,制约了新闻评论人才的素质提高和能力发挥,难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行业发展需求,亟待改革重建。近年来,围绕这一问题,理论界进行了积极探索,主要从全媒体传播环境变迁对传媒行业、新闻教育以及新闻评论课程的影响、新闻传播专业人才需求转变等多个方向展开相关研究。作为一名从事新闻评论教学的教师,笔者在七个轮次的新闻评论教学过程中,亲身体会到要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现有的新闻评论教学体系面临迫在眉睫的转型,概括来说,即要变单纯课堂灌输为课堂内外并进,变偏报纸评论教学为全媒体评论教学,以及变重评论写作能力为以思维训练统领读、赏、写能力的塑造,如此才能培养出全媒体时代所需要的实时型、全能型和专家型的新闻评论人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实施。

    以“3+1”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四项能力(包括评论阅读、鉴赏、写作和思维能力)? 以案例教学法指导学生选取评论文章,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论点、论证思路和方法,抓住文章主线,培养阅读能力;以交互式教学法组建“焦点小组”,引导学生围绕某一具体评论文本的选题、标题、结构、论证等给出自己的评价,教师针对其中有争议性的问题组织讨论,最后针对前两轮的表现进行总结,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以虚拟情景评论的方式,让各小组学生根据指定的某一具体新闻事件或情景,先以口头的形式完成评论工作,相互进行讨论和鉴赏,再以书面的形式完成文本写作,相互点评,选出小组写作最好的一篇进行全班集中提报,以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理论授课中,以问题意识为主导,引领学生学习时评史知识、选题思维过程、推理方法应用知识,并布置题目,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相关研究,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加大思维训练的教学比重,以思维训练为主线,拓展学生的评论阅读、鉴赏、写作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在“新闻评论的论证”章节的课堂讲授中,应引入逻辑学的相关内容,深入讲解演绎推理(重点讲解直言三段论)、归纳推理、类比推理以及归谬法的理论知识以及具体应用,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理性色彩及严谨程度。除此之外,在运用案例教学法和交互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新闻评论阅读和鉴赏能力时,应从论点、事实、论证、选题、结构、节奏、标题等各个环节,逐一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细致分析,提出自己的解读。例如:在论证环节,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逻辑学知识,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以及论证思路,找出论证的严丝合缝与逻辑错漏之处,在解读剖析他人文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在选题环节,启发学生打开眼界,对于具体文章的选题分析,不囿于一时一事,而是要运用联系与综合的思维方式,从宏观层面和社会语境中寻求剖析坐标,做出自己的判断,通过此种分析方式,帮助学生在阅读鉴赏他人作品的过程中主动地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分析实际问题,砥砺思维武器,渐进式地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

    在此基础上,通过虚拟情景评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在真实的评论写作实践中自觉地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展开深入思考,相继完成选题、标题制作、论点陈述、事实铺陈、论证支撑、结构布局以及语言表达等操作环节,写作若干篇新闻评论,以提高学生的新闻评论写作能力,实现以思维训练为主线,拓展对学生的评论阅读、鉴赏、写作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提高四大基本能力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内容中加大异质媒体评论的知识讲授和实际应用比重? 如在实施案例教学法时,可以选取针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种类媒体评论进行阅读分析讲解和训练,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媒体评论的特点;在虚拟情景评论法的应用过程中,可以针对同一事件设置情景,要求小组学生分别扮演报纸、周刊、广播、电视、网络、微博和微信的评论员,发表口头和书面的新闻评论。其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媒体评论的写作特点和传播规律,掌握娴熟运用印刷、音频、视频、互动性数字媒体技术等多种手段生产适合某一媒体刊登、发布、播出的评论内容的业务技能,以成长为适应全媒体的行业发展需求的全能型新闻评论人才。

    加大实践动手环节的考核比重? 对于《新闻评论》课这样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目,传统的以闭卷考试为主的考核形式并不是最合理的模式,可以将小组鉴赏和虚拟情景评论的表现计入总成绩,二者分别占总成绩的20%;课程期末的闭卷考试加大推理题、鉴赏题和写作题的比重,分别占卷面成绩的20%、30%、40%,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50%;引入发表评论的奖励机制,只要是在媒体发表的习作,都给予相应的成绩,这一项表现占总成绩的10%。其中在校内媒体发表的评论文章,每篇以20分计;在校外媒体上公开发表的评论文章,每篇以40分计。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扭转只重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操练的陋习,以实现课堂内外教学齐进、“理”“术”并举的教学改革目标。

    5 结语

    以上即是笔者根据七个轮次的新闻评论课教学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学生的媒介需求和新闻评论素养调查现状,进行的全媒体时代新闻评论教学改革方向的初步探寻,还缺乏成熟的思考和实践的检验,其完善有赖于未来的进一步反思和修正,更期待能受教于诸位方家。

    參考文献

    [1]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革[J].今传媒,2009(1):21-24.

    [2]陈海波.全媒体时代新闻评论写作教学的走向[J].新闻窗,2012(1):83-84.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