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

    王颖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了整体的改革,涉及到新课标全面更新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重大变革。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如何提出问题,针对问题而解决问题就是把学生在日常的所看、所想、所思引入问题教学方式贯穿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变课堂教学内容为问题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预习阶段提出问题;复习阶段将关联知识和问题情境导入。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利用课堂答疑解惑,从而激发兴趣。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 课堂教学结构 注重过程

    最早提出问题教学法的是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来的,在探索中国教育的过程中,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都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在部编教材版本的推行下,思想品德课,道德与法治实践理论课都可以尝试运用提出问题并分析问题达到解决问题为目的。在目前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中,种种原因,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缺乏重视,而低效、没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或者是模棱两可的问题都将影响着道德与法治课程效果。主要表现为:[1]

    1.问题设计结构形式化、简单化。一些课堂采取“大水漫灌”或者天马行空、或者漫无边际,问的多,答的人多,表面轰轰烈烈,实则哄堂大笑,时常会出现“南郭先生”式的场景,很多学生会懒于思考、嘻哈一笑了之,没有真正的对课堂产生兴趣和思考问题分主动性。[2]

    2.设计问题质量不高、意识形态欠缺。一堂高效的课程离不开问题的精心设计,就如同其他课程一样,老师之前要做好做足课程教案的准备,以期达到所有学生融会贯通,这就要求在问题设计上要巧妙立新有创意,通过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而要达到问题的效果性、针对性。道德与法治课程自身与现实社会密切联系,产生问题居多,合理设计问题,剖根溯源让问题在学生面前迎刃而解。

    3.设计问题缺乏现实性、思考性。在问题的设计和引申上缺乏现实性和广泛性,有些问题或高于生活,有些问题或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学生难以深刻理解与消化易懂。

    作为九年制义务阶段从事道德与法治课任课教师,如何把问题式教学思路引入充满探究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产生极其浓厚的兴趣和不断的思考,不断的破解课堂效果对自身带来的针对性、实用性。通过多年的一线带班经验来看,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的课程项目总是积极主动的,善于思考的学生都喜欢带着问题去学、去读、去想。结合自己的一点教学感悟和肤浅经验浅析如下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注重“特点”与“关系”

    事物发展总是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随着教学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同时,更多的“问题教学”应用于多方面实际教学。多年来一直习惯于这些课程是“副课”,而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与发展,“问题教学”就是基于新教学方法论而提出了对一些社会课如何更好的引入课堂,达到有效解决课程设计问题的内在意义和教学价值,从而使学生学以致用。“有的放矢”和“无的放矢”这样的概念随之一目了然。通过道德与法治在学生课堂上的教学运用,把相应的情境以“模式”再现于课堂,犹如“身临其境”当事人一样,把握问题,让问题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情境再现,发现问题,寻找难点,让每一位学生随着问题设计巧妙的还原事实的真相和理论的探索成立。形成思考、互动讨论。一堂深入入心的道德与法治课,要采取适时的教学情境和问题环绕,注重“事物特点”与“内在因果关系”,将发现问题形成于思考,通过思考达到“透视”本来面目。这样激发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富有想象力的形成,通过提问式的答疑,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着不同的课堂收益,从而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的共鸣效果。

    二、教学问题设计,注重“发现型”与“创造型”

    偉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卢梭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道德与法治课程在现阶段义务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这将是我们设计教学问题的主脉,理清教学思路和目标任务后,设计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课程教师要及时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发现型”和“创造性”,每一个孩子的认知都不尽相同,理解力和知识的扩展力都不一定相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同学感兴趣的知识点列为教材问题设计,让不同的孩子发现不同的问题,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从而达到在愉悦的思维过程中熟知道德与法治的理论精髓和现实意义。

    三、设计问题架构,多角度开发“问题源”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马丘什金、马赫穆托夫等提出了“问题式教学”,在问题架构上就提到了关于条理构架上的设计。在实际应用到我们现阶段教育方法方式的过程中,我们不妨在思考问题和思维问题上进行归纳总结。在问题架构上的设计,提前考虑到针对性和多角度性,通过运用发散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方式达到结合运用。一个教学任务的设计,不能离开靶向性,漫无边际或者偏离思想主题都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寻找“问题源”,从身边事、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破解更能让学生理解和弄通弄懂的有效办法。

    四、设计问题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解”与“发现”

    道德与法治课堂问题的设计力求策略。教师在课前做足功课,深入推敲和选取案例,从而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达到设计问题“引蛇出洞”,充分利用45分钟课堂时间,留足“理解问题”和“发现问题”的时间,围绕问题展开研读,在横向和纵向上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我曾听过一位老师的观摩课,印象非常深刻。这位老师利用课外生活中一个涉及权利与义务的真实现象,通过浅显易懂、生动活泼而不失严肃的语言给学生讲授,整个课堂气氛浓厚,学生精力集中,课堂效果一气呵成。

    总之,作为一线从业教师,我们要“工欲善事必先利器”,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把优化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贯穿于新课标全过程,切实打破“副课”在义务教育阶段空洞无味的局面,提高道德与法治概念在义务阶段的普及,使每一位成长的学生都成为一名新时代的好公民。

    参考文献

    [1]马小军.浅谈问题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0):83-83.

    [2]李忠良.浅谈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6):147-148.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