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情感体验

    彭光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落实。

    一、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助力情感体验

    1.利用开课导语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导语是将学生引入课堂心理场的第一步,适当的导语可快速营造恰当的教学氛围。教师应根据授课内容精心设计导语内容使其与授课内容紧密相关又不失生动。教师在陈述导语时应采用与文本一致的感情基调,或高昂或低沉、或喜悦或悲戚……以便形成与教材相适应的情绪氛围,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进入学习的初始情感状态。

    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现代多媒体技术已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这些技术在将文字内容直观化、形象化的同时,也使得一些场景可以生动再现,形成所需意境。比如教学高尔基的《海燕》,就可利用flash动画制作出文中所描写的三个暴风雨来临时的场景,配以音乐和绘声绘色地朗读,使学生快速进入到文本描述的氛围中,调动起积极的情感体验来。

    3.以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教师以平等关爱之心对待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认知规律和感受,多与学生沟通增进了解,就可以构建起相互尊重、信赖的朋友型师生关系。便于营造出轻松又充满活力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增强情感体验

    选入教材的文章均饱含着作者的无限真情,一本语文书就是一个璀璨夺目的情感世界。阅读教学就要善于把握并运用隐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有目的地去引发学生情思,使之与作品与作家共鸣,从而发现并体验到美好的情感。教材中的有利因素主要是优美的语言、动人的情景和各种生动的形象。

    1.通过阅读文本增强情感体验。

    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读法获取的情感体验也各不相同。朗读可以使口、耳、脑多个感官参与活动,模拟作品中人物的语气、情感、态度及文中人物活动的情景,从而产生深切的情感体验;默读没有口、耳的参与,更有利于集中精力思索,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等使情感体验由感性向理性阶段发展;听读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学生既可感受到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氛围又可进行理性思考。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示范和指导,默读和听读中应提出一些便于情感体验的问题将学生体验引向深入,使学生在听和读的过程中产生越来越深切的情感体验。

    2.通过把握“形象”,增强情感体验。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中最主要的艺术形象,许多文章之所以感人,主要在于它成功地塑造了生动具体的典型人物形象,这些形象再现了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承载着感情力量。在教学中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赏析,就可以使学生被形象的感情力量感染、打动。赏析人物形象最重要的方法是品味细节。细节描写往往正是作者匠心的体现、思想感情的蕴藏。品味细节就要抓住凸显人物特征、思想性格的关键语段、词语、修辞格、景物描写和关于人物的各种描写进行分析,让学生体会作品中人物乃至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审美情趣,修正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比如教学《变色龙》就可以通过赏析警官在几次变化前,穿大衣、脱大衣的细节来深入分析他的内心活动,体察他那专横跋扈、欺下媚上、看风使舵的沙皇专制制度走狗的典型形象,从而理解作品的主题、获得情感体验。

    三、注重态度、价值观,引导升华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重要环节是将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上升为高尚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这就要求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将学生带入一个理性的高度,使其与作品所反映的主题产生共鸣和移情,使其性情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获得理性的情感体验。比如教学《背影》,在体验到文中父亲的爱子之情后便应引导学生移情体会自己父母的爱子之情,还应进一步拓展让学生体会人间这种平凡而又伟大的“常情”;在教学《变色龙》时就要注意分析警官善变的社会基础,进而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今天社会中的一些“变”数,让学生的感性体验得到理性升华,逐渐建立起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课堂阅读教学论》程翔,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单位:延安市宝塔区川口乡初级中学)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