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艾黎教育思想与实践

余临++关仲和++王颖
摘 要:路易·艾黎先生的教育思想由平民教育、国际化教育和全面发展的教育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是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形成的,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符合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我们要学习和践行艾黎的教育思想,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推动和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教育思想;平民教育;国际化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
路易·艾黎先生既是著名的国际友人,也是职业教育的先驱。他于1897年生于新西兰,1927年来到中国,目睹了当时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决心投入劳苦大众要求变革的斗争中。 20世纪40年代,他同乔治·何克一道,创办山丹培黎工艺学校,努力探索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半工半读、手脑并用的新型教育,为中国培养技术人才。艾黎先生1987年在北京逝世,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阶段,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1]他的教育思想更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继承并发扬光大。
艾黎和他的战友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思想由平民教育、国际化教育和全面发展的教育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作为培黎的老校长,他的教育思想所体现的科学的办学宗旨、正确的教育理念、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良好的国际化背景和条件,对于我们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于我们继续办好培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平民教育
平民教育就是爱的教育。
艾黎教育思想是浸透着爱的教育思想。艾黎始终把“以人为本,爱生如子”的教育理念贯穿在他的职业教育实践中。他认为,“学生是学校的主人,要从小给学生委以‘重任。”[2]
艾黎先生在中国的60年中,有十年时间是在甘肃山丹度过的。在这十年中,他为我们国家培养了千余名技术人才。这些学生,绝大部分是贫困子弟和流离失所的孤儿。艾黎和他的同事们把所有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儿女,用慈母般的爱去关心他们。当亲眼看到纱厂、煤矿童工当牛做马式的劳动和农民爷孙在黄土地上辛勤的耕作,艾黎先生不仅心疼这些可怜的孩子,感到他们体力劳动的艰苦,而且体会到必须改善他们的生产条件,感到科学技术对他们的重要。他提出“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农村”,把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作为办学目标和宗旨,包括要培养工业、农业、牧业和医学方面的科学技术人才。
平民教育和爱的教育也充分体现在如何评价学生,如何看待学生,以及如何面对学生的错误。艾黎认为:“评估一个人的价值,特别是评价一个成长中的青年,必须能够评价他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他指出:“一个学生犯了一个明显的或大的错误,或一系列这样的错误,由此就对他盖棺定论,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
平民教育和爱的教育与当代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教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教育思想是完全一致的。2008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给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学生复信时写道:“职业学校是面向人人的”。这与艾黎的教育思想也是不谋而合的。我们应坚持在实践中探索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和现代民办大学制度,实现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继承“爱的教育”的理念,弘扬“学校爱老师,老师爱学生,学生爱学校”(“爱的循环”)的校园文化,坚持办学的社会公益性,不求回报,以自觉回馈社会为己任。
国际化教育
培黎学校本身就是国际化的产物。从诞生到发展,一直带着浓厚的国际化色彩,享有一脉相承的国际化传统与优势。“培黎”这个名称除了含有“为黎明而培训”之意外,也是为了纪念艾黎的先师、美国人约瑟夫·培黎的。
培黎的国际化教育也体现在教师队伍的组成上。艾黎主张,学校要有新型的教师、先进的教材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办学实践中,培黎学校形成了由三部分人组成的教师队伍:除了受过正规教育,具有先进思想的中国知识分子和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老技师和老工人外,还有30多位懂得科学技术,具有献身精神的外籍教师。他们分别来自新西兰、英国、美国、加拿大等8个国家,带来了西方国家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曾任培黎校长且长眠于中国的英国记者乔治·何克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培黎依靠这支国际化的教师队伍创办了自己的实习工厂、实验农场和校办医院等。教师们亲自编写教材,亲自刻蜡板,印讲义,发给学生学习。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们“尽量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法,赋予浓郁的生活气息,把学用结合起来。”[2]
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的北京战略定位。培黎就是要充分利用路易·艾黎与中国工合国际的良好背景,充分发挥对外交流合作的先天优势,沿着国际化发展道路,“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努力培养更多国际化的学生,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为首都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全面发展的教育
艾黎教育思想处处体现着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老校长艾黎根据多年的办学实践与经验体会,在《艾黎自传》《探索创造性教育纪实》中总结和阐述了他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涉及到“学、思、知、行”的关系,涉及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动手与动脑、智商与情商、分析与创造等教育中的基本命题。
“手脑并用、创造分析”集中体现了老校长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他说,“劳动创造了人,人的大脑和手的劳动,创造着世界。因此,教育要按照这个原理,做到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做到手脑并用,协调发展,不可偏废。”[3]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唤醒青少年的创造性,培养他们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4]更重要的是他把“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确定为培黎的校训,一直沿用至今。
艾黎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为了使学生们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检验,真正受到职业技术教育和实际锻炼,那时的培黎学校相继建立了20多个实习工厂。学生们半天时间在课堂里学习理论知识,半天时间在实习工厂进行实际操作,这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条件,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实际工作能力,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创造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老校长敢于对学生委以重任。在办学过程中,培黎不仅让学生在学校里学到文化科学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而且有意识地让学生轮流担任一些行政管理工作,让他们学习管理经验,如管库房、管人事、采购、修建、外事以及实习工厂的生产组长等。通过这些亲身管理,既培养了他们的事业心,也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指示中指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温家宝在《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一文中也明确提出“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温家宝还在2008年给培黎学院学生的亲笔复信中写道:“愿从培黎职业学校走出来的学生,有知识、有技能,会动脑、会动手,善分析、勇创造,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且在他给国际友人伊莎白·柯鲁克女士的信中也认为培黎“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校训“对所有的职业学校都是适用的”。两封亲笔信是对以艾黎为代表的培黎教育思想和优良传统以及所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
路易·艾黎先生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尤其是对现代职业教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对培黎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培黎是一株参天的大树,我们要从大树上汲取艾黎教育思想丰富的水分与营养,在雨露阳光的滋润下不断茁壮成长。我们要继续认真学习和实践艾黎教育思想,努力沿着平民教育的道路,架起国际合作、民间外交的桥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让培黎这株参天大树更加繁茂茁壮。
参考文献:
[1]路易·艾黎研究室. 艾黎自传[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7:前言.
[2]路易·艾黎. 农民的希望—探索创造性教育纪实[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199.
[3]路易·艾黎. 农民的希望—探索创造性教育纪实[M]. 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63.
[4]路易·艾黎. 农民的希望—探索创造性教育纪实[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195.
[5]路易·艾黎. 农民的希望—探索创造性教育纪实[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197.
(作者单位:余临系北京培黎职业学院院长;关仲和系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常务副院长)
[责任编辑:于 洋]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