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辅导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周凌云 李杨
摘? 要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提升职业发展核心竞争力,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教学内容比较固定,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很难满足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上的不同需求。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现状进行分析,尝试把团体辅导的理论与技术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过程中,在实践中进行探索。
关键词 团体辅导;职业生涯规划;高职院校;大学生
Abstract At present, most vocational colleges offer career planning courses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guide students to plan their career and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areer development. Although som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the teaching content is relativelyfixed, and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different needs of students in career planning in the face of different teaching objects. This paper intend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course, and try to introduce the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group counseling into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career planning, and explore in practice.
Key words group counseling; career planning; vocational college; college students
1 前言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引导学生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规划职业目标,确定行动路径,提升职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针对性,解决他们在大学生活和择业时所面临的困惑,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欠缺,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不能合理地分析将来的就业环境,不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未来进行合理规划,导致在大学生活过程中没有目标,就业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
2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现状
课程设置呈阶段性? 教育部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规定:高校要对大学生进行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大一阶段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大三阶段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在大二阶段没有开设相关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呈现阶段性,没有贯穿于大学三年的教学体系中。学生在大一学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尝试对自我进行规划,还没有进行调整就投入专业课的学习;渡过一年密集的专业课学习后,开始考虑找工作还是升学,陷入迷茫状态,没有太大的兴趣听教师讲解就业指导。这样缺乏全程性的课程设置既不符合教育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初衷,也没有让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收到应有的效果[1]。
课程内容理论性强?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多采取全校统一教材,统一授课计划。在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较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进行集体授课。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缺乏实践操作性,教师满堂灌的现象较为突出,教学内容枯燥、单调,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使用的教材,案例较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参考范围有限。
课程考评单一?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考核一般采取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包括上课考勤、课堂提问等,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是提交一篇职业生涯规划书或者相关论文,占总成绩的60%。这种考评方式比较单一,学生只要平时按时上课,期末交一篇论文即可通过课程,如纸上谈兵,缺少实践环节。不少学生直接通过网络搜索撰写论文,至于课程内容是否掌握,没有相应的衡量标准和考评工具。
课程师资兼职化?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对授课教师的专业性要求比较高。但是,多数高职院校是由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和辅导员担任该课程的任课教师,而做学生工作的教师平时忙于事务性工作,缺乏系统性、专业性的知识和技能。很多辅导员是从高校毕业的应届大学生,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是很清晰,缺乏社会实践和学生所学专业的背景知识,很难进行专业的指导。
3 团体辅导的内涵和优势
团体辅导的内涵? 團体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心理辅导,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由于团体辅导形式活泼,易于与学生开展沟通,已经被许多领域的人引入各类教育活动中。
团体辅导的优势
1)团体辅导形式活泼,易于与学生开展沟通。相对于传统的授课方式,团体辅导的形式更加活泼。在组建的团体里进行授课,课堂上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更多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教师讲授、布置任务,学生完成后进行反馈。这样一方面增加了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次数,另一方面可以让教师第一时间收集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效果。教师依据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调整授课内容,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2)团体成员互动分享,促使个体潜能的激发。团体辅导需要团体成员先组建团队,再根据团体指导者的安排完成各项学习。这种形式要求每个成员都参与其中,先通过互相交流来认识团队成员,再进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在团体氛围的影响下,每个成员都会积极参与其中,为完成任务出谋划策。在团体活动中,学生之间相互观察和分享感受,经过不断体验和反思总结,有利于激发个人潜力,完善自我,获得共同成长。
4 团体辅导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设计
理论依据? 职业规划领域有很多理论,笔者在团体辅导设计中主要依据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霍兰德的类型理论和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众所周知,职业生涯辅导的先驱者是弗兰克·帕森斯,后人称其为“职业辅导運动之父”。他概括了职业辅导的三个要素,即先了解自己、再了解职业、最后做到人职匹配。
霍兰德是著名的职业心理学家,他认为,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的人格类型和职业类型,就可以预测自己的职业选择、工作变换、职业成就和教育及社会行为。
舒伯提出一个人在一生的职业发展过程中要经历五个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衰退阶段[2]。大学生正处于生涯探索期和建立期之间的转换阶段,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自我探索和环境探索,确立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路径。
团体目标? 本团体的整体目标是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认知,了解职业环境,确定职业生涯目标,制定生涯发展路径。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生涯管理能力。通过团体活动,提高大学生自我探索技能、生涯决策技能和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具体目标分为:
1)引导成员进行自我探索,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价值观和能力等;
2)引导成员进行环境探索,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和了解行业特点;
3)帮助成员理解职业生涯的概念,规划未来生活角色,制订行动计划,主动规划自己的生涯。
团体对象?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在一年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故该团体对象是大学一年级学生。一般课程教学中有两种团体:一种是同一专业学生,一种是不同专业学生。两种团体,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专业所对应的行业分析有所不同。同时,大一学生对大学生活充满向往,对未来蓝图满怀期待。团体领导者需根据这一团体特点唤醒大学生的生涯发展意识,让他们看到自身的生涯发展优势和特点,从而指导其进行长期规划。另外,90后、00后的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方式多样化,生活方式自由化,团体活动设置需要顺应他们个性特点,引导他们走好生涯规划之路。
团体实施
1)团体实施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团体活动可以分为八个单元,每个单元90分钟,一般选择在教室里进行。由于团体辅导需要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比较高,教室需要安排在比较安静的角落,不影响其他班级的教学。教室里的桌椅可以移动,通常以圆圈的形式摆放,方便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如果条件允许,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团体辅导室是最佳的教学场所。
2)团体实施的注意事项。在课程开课之前,任课教师需要了解授课对象的专业和人数,确定小组成员的人数,了解专业所在的行业背景。课程初始时,教师作为团体领导者,向学生介绍该课程教学与传统课程的区别、需要全体学生注意的事项和遵守的基本团体规范。由于团体辅导需要成员间的频繁互动,这就要求团队组建之初营造好温馨和谐的氛围。一般通过破冰暖身活动打破成员的拘束感,帮助成员建立彼此间的信任,为后面团队组建和成员配合打好基础。
3)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安排如表1所示。
5 团体辅导方案实施的效果
课堂气氛活泼,学生积极参与? 相对于单一的课堂讲授形式,团体辅导的课堂需要以团队小组的形式,成员之间进行探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每次团体辅导开始之前,设有破冰和暖身活动,数十人在轻松的氛围中相互交流,组建各具特色的团队。在课堂活动中,许多环节需要学生分组讨论,大组分享,教师总结。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常是走下讲台,参与学生的活动,有助于和学生面对面零距离交流,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教师离开讲台的角色束缚,融入学生团体中,给予每位学生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学生由被动听到自主学习。另外,团队任务通常需要成员一起讨论、共同完成,这就使得每个成员都能投入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能力。
澄清生涯问题,全程动态评价? 将团体辅导的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点进行分解,设置成各个环节,安排学生参与去完成。学生则是通过参与活动达到自我职业唤醒,并且在与他人互动中获得自我行为的反馈,从而全面认识自我。通过家庭职业树和生涯人物访谈等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探索职业兴趣,初步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生涯彩虹图”和“鱼骨图”等体验式学习,直接面对生涯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在团队分享中获得其他成员的反馈,更加理性客观地认识到自己方案中的不足。教师在每次课程中,都会去观察每个成员在每个知识点的反馈,随时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分析、总结、评估和调整方案。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每一次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对每个学生进行动态评价,很好地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不同需求。在下一次课程中及时调整方案,以达到帮助每位学生制订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互助共同成长,提高职业素养? 课程中的团体辅导可以让学生在轻松和愉悦氛围中交流心得体会,分享自己的感悟,共同探讨生涯问题。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之间互相关心、彼此包容,交流更加通畅,团队合作更加愉悦。而且,参加课程的团体成员都是固定不变的,可能是同班同学或者是同年级同学,彼此认识,更容易建立信任感,成员之间的归属感也容易营造。在每个活动中,成员自我觉察,互相寻找差距,相伴成长为更好的自己。通过八个单元的团体辅导,学生在团队组建和完成各项任务过程中加强了合作意识,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很大提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认同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开始主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实践中将规划认知内化为职业行为和习惯。
6 结语
总之,团体辅导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引导大学生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规划职业目标,确定发展方向,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是也有一些需要改进和注意的地方。
1)团体辅导在教学中应用,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随时根据学生的反应进行总结,甚至调整后面活动的方案,这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任课教师不仅需要熟悉团体辅导的技术,具有带领团队活动的能力,还要拥有开放和包容的心理状态。
2)团体辅导的设计方案需要根据团体对象和课程次数进行调整,在实践中检验活动环节是否合理。因此,如何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应用团体辅导,帮助学生进行合理规划,提高就业能力,需要教学工作者不断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张星杰,刘明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实效性初探:基于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规划课教学实践[J].前沿,2012(21):147-150.
[2]樊富珉.结构式团体辅导与咨询应用实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