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培养学生正确道德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学科,课程设计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通过“体验式”教学来培养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学习道德与法治对我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促进自己道德修养和思想品质的共同提高。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
引言
教师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认知规律,善于通过“体验式”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利用生活化的元素来帮助学生有效地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还要学会通过创设情境来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去主动学习课程知识,在自学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蕴含的深刻含义,提高自己对这门课程的认知,进而在生活中有效地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用于指导自己的生活。
一、“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应用的重要意义
1.体验是解放教学自身的有效途径
“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做出正确的课堂引导,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更加重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情境感悟,增强自身的感官体验,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记忆,并在知识的大量渗透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观、法治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2.构建个体的知识基础
“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落实好教学任务,确保在正确的教学引导下,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添加生活化的实例,确保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在具体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因材施教,结合学生学习实际,通过辩论的方式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学习气氛,保证学生能夠以更加饱满的学习热情投入到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进而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
1.应用环节
(1)资料收集。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前,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堂准备,积极收集与本堂课程相关的教学内容,确保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共同为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夯实基础。通过课前资料收集、整理,学生体验了动手实践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便于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理解当堂课教学内容的核心,并及时在课堂中将收集资料过程中的问题反馈出来,加之教师及时地答疑解惑,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更好地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强化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记忆点。
(2)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下,教师将更多的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微课等手段辅助教学,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道德与法治讲堂短视频进行播放,让学生直观感受视频内容,强化学生记忆,提升学生的分辨能力。同时,教师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智慧。另外,教师在学生观看视频结束后,鼓励和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讲述观后体会。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发现,当一名小学生在发言时,其余小学生认真聆听,教师在学生回答结束后,要给予客观的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及时纠正发言中的不足之处。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视频内容的针对性、教育性。例如,笔者通过视频展示一个残疾的小男孩在没有手的情况下用脚写字,学生在观看后深有感触。教师要教育学生以公平、公正的眼光看待残疾人,更要学习他们身上坚强的意志力。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容易产生情感共鸣,更好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确保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3)课外拓展。教师在教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时,必须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意识,注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拓展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接触大自然环境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情境提问,询问学生身边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可以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整个课外拓展环节,学生更好地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中的一花一草,通过教师正确引导,更好落实“体验式”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应用过程
(1)教学准备。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前,需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深入解读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实质,并提取重点信息,具体根据学生实际、接受程度等,合理选择教学方法,确保通过教学内容的渗透更好掌握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情况,便于加强教师的教学反思,优化和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进而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氛围和情境中,确保最终更好地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文明有序。
(2)课堂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好重难点知识的转化,将抽象的道德理论、法律规范等,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给学生,确保提升学生道德观的同时要求学生遵纪守法,做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好公民。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引导和鼓励小学生回家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向父母勇于表达爱,确保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德育观念,不断完善自我,更好地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在生活中,促进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融合。
三、促进“体验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应用的途径
1.利用生活元素展开体验,做到学以致用
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涉及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有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学,教师就要善于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元素来开展教学,学生通过自己熟悉的生活元素,对于“体验式”教学的兴趣更加浓厚,教学也能有效开展,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在学习“生活离不开规则”时,教师可在上课之前向学生提问:“知道规则是什么意思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自己在生活中都遇到过哪些规则?”在同学们都积极回答问题以后,教师及时给予肯定。教师随后对学生说:“不仅日常生活中需要规则,我们的班级生活也需要规则,接下来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共同为我们的班级制订一张规则表吧。”学生通过参与班级规则的制订,能有效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同时因为班级生活与自己有关,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能有效增强自身的体验感,能够积极踊跃地参与思考和讨论,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创设教学情境进行体验,增强学习趣味
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有效开展“体验式”教学,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利用情境式教学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知识强烈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能够自发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跟随教师一起思考,在积极主动的思考过程中对课本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未来也能更好地将所学知识用于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促使自己内在道德品质的提升,健全自己的人格品质,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例如在学习“我很诚实”时,教师可在上课之前给同学们講《狼来了》的故事,讲完之后请同学们谈谈听完这个故事的体会。让同学们认识到撒谎会失去别人的信任,甚至会让自己因为谎言而付出巨大的代价。讲故事的情境式教学符合中低年级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特征,有效吸引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深刻体会到说谎是不好的行为,诚实是美德,知道什么是诚实,能够分辨是非,知道说谎的后果,能够以诚实的态度去解决问题。教师通过这种情境式的体验教学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树立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
3.开展实践活动丰富体验,巩固教学成果
要有效在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学,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学,还要进行课外延伸。教师应当认识到“体验式”教学的主体应当是学生,传统的说教形式对于“体验式”教学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应当让学生在参与中深刻理解知识内涵。实践活动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开阔学生的视野,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思想道德品质的熏陶,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学会正确处理事情的方式。例如在学习“低碳生活每一天”时,教师可在讲解完碳排放对大气的污染以及全球变暖给全世界带来的危害以后,可以请学生在课后进行观察,看看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碳排放,计算一下自己家每天的碳排放量,思考一下这些情况都应该如何处理,怎样才能有效减少碳排放。然后请学生将观察到的结果整理成资料在第二次上课时在班级进行沟通交流。教师让学生自己去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碳排放,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我们每天生活的环境中有多少大气污染,进而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保护环境的活动中去,意识到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性,学习过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
结语
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我们生活联系紧密,能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体验式”教学来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学生熟悉的各种生活化元素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开展情境式教学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完成自我价值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忠英.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探讨[J].学周刊,2019(35):24.
[2]吕乔露.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J].魅力中国,2019(49):138-139.
作者简介:罗先太(1976— ),男,重庆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道德与法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