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赵汝海 朱广 汪方斌

    

    摘? 要 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新工科人才。对于高等学校,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科竞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探索在新工科背景下,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科学实施,并注重先进性、开放性,形成适应学科特点及自身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工程教育;新工科;学科竞赛;创新实验室

    Abstract New industries and new economy need new engineering talents with practical ability,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 to better serve the society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rain more applied, compound and innovative talents have always been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Discipline contest can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to lear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cultivate students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ccording to the need of training New Engineering talents, taking discipline contest as the carrier, combining closely with theoretical teaching, carrying out scientifically,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advancement and openness, a new mode of training talents adapt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ject and its own systematicness, scientificity and integrity is formed.

    Key words engineering education; new engineering; discipline com-petition; innovation lab

    1 引言

    工程教育在我國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工程教育的改革创新对支撑和服务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2017年2月18日,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会上讨论了新工科的内涵特征、新工科如何建设与发展的问题[1];4月8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新工科建设研讨会;6月9日,教育部又在北京召开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成立会议,这标志着新工科建设的全面启动与系统部署。各地高校纷纷行动起来,积极响应教育部倡议,开展新工科研究活动,推进新工科建设与发展[2]。

    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未来新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应以多元化、创新型为方向,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为驱动力[3]。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无论是工程教育的新理念,还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都要放到这个主体上来。各类学科竞赛又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它能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4]。

    本文聚焦于在高等学校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以大学生学科竞赛作为培养新工科人才的载体,探索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新模式。

    2 机电学院学科竞赛现状

    安徽建筑大学机电学院自成立以来,历届学院领导一直重视大学生学科竞赛。以机电学院主导和主要参与的比赛有10多项,包括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工业设计大赛、Robcup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光电设计竞赛等。这些比赛项目涵盖机电学院所有的学科专业的范围。2017年,学院先后举办两项校级赛事,分别是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和工程制图大赛,均取得较好的反响。学院成立两个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即西门子创新实验室和机械创新实验室,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推动学科竞赛良性发展。到目前为止,学院取得国家级竞赛一等奖两项、二等奖八项、三等奖10项的好成绩。学院还组建了六个学科竞赛指导团队,组织了一批有经验的教师带队指导学生比赛,在资金和场地上给予大力支持。

    3 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机制

    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建立空间感,构建协同育人大环境,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建立空间感? 现代专业人员的视野主要不体现在知识上,而是体现在“问题”上。凯文·凯利曾经说过:“提问比答案更有价值。”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在《工科何以而新》中说过:“传统的工程教育,尤其是中国的工程教育,过分拘泥于专业的细节,学生的思维容易蜷缩在狭小的空间。”因此,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将不同专业节点或信息源连接起来,建立空间感,促进持续学习,保持各种连接,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